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实践的研究综述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earch on Cas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DOI: 10.12677/AE.2021.112064, PDF,  被引量 下载: 484  浏览: 74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郭星瑶, 陈忻妮: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高校英语课堂计量可视化分析Case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Measurement Visualization Analysis
摘要: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在高校的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概述了案例教学的历史背景、界定方法及其教学特点,其次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进行案例教学与高校英语课堂的主题搜索,对相关文献的发表量、作者、研究机构、知识背景与研究热点等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以探察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从研究基础、研究热点演进规律、内容体系三个角度出发对以上分析进行了成果评述,归纳出当前高校英语课堂对案例教学实践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之后案例教学在高校的研究和实践做出帮助。
Abstract: As a unique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has mad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t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nd has already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Firstl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defin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se teaching. Secondl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as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it adopts quantitative and visual analysis of the publication volume of related literature,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knowledg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hotspots, etc. by searching case teaching and College English Class topics in the CNKI Chinese Journal database. Finally, it reviews the results of the abov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ase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foundation, research hotspot evolution law and content system,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case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郭星瑶, 陈忻妮.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实践的研究综述[J]. 教育进展, 2021, 11(2): 408-41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2064

1. 案例教学法的历史背景

案例教学的历史渊源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寓理于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尝试案例传播的国家之一;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的“问答法”开创了案例教学之先河。但现代案例法的正式提出源自哈佛大学的Case Method Teaching,它于1870年先后被应用于法学院和医学院,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同时在哈佛大学的不断完善和推广中,案例教学法逐渐从校园走向社会,吸引了不少国外学者Herman Siebens (1997)、Kenji Nakano和Takao Terano (2004)、Kavous Ardalan (2015)等参与研究,使得案例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丰富和完善,并从美国传播到了世界许多地方,1980年我国引入该教学法。迄今为止,全球案例教学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笔者认为期间无数成功的案例和经验足以佐证该法是一种“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 [1]。

2. 案例教学法的界定方法

本案例教学法自古有之,但对于其概念的定义,教育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目前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是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模式,其定义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它强调案例教学法同时包含案例这一特殊教学资料和运用该资料的相关技巧。

此外,在教育界中还存在另外一些看法,一是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学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通过该法,在课堂上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二是将其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侧重利用选择和处理好的典型性案例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3]。

3.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特点

通过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多数学者对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刘建新(2011)认为案例应经过众多大师认真筛选、反复论证并进行及时、准确的更新以保证其典型性和鲜活性;郭忠兴(2010)认为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在充分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且知识的传递由老师单向传输变为师生间多点多向的网状传输,从而互相启发 [4];熊程(2009)认为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举例内涵丰富,案例分析、解决过程复杂) [5];张家军(2004)则综合多因素提出案例教学法具有教学目的明确、案例客观真实、内容综合发散、实践性强和启示意义深远等特点 [6]。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虽说法有所不同,但特点描述大体围绕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材料(案例)、课程设置、教学目的三部分展开。案例教学在保证案例的典型性、综合性、鲜活性、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开设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针对案例进行讨论,以求在实践中达到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

4. 国内案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为信息源,主要采用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发表年份、作者、机构、高被引文献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探察我国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大学英语案例教学”研究发端于2004年1月30日《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第6期刊登的尹小芳撰写的文章《大学英语案例教学与能力培养》。截至2021年2月4日,笔者从CNKI检索到“大学英语案例教学”期刊论文48篇(核心期刊8篇),在阅读摘要与关键词后,剔除明显与主题无关的篇章,获得有效文献共44篇。

4.1. 基础概述

4.1.1. 文献数量

根据期刊总体发文数量分布图(见图1),笔者发现我国有关大学英语案例教学的研究较少,年均维持在4篇左右,与案例教学法在其他学科上(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法学等)应用的同类研究相比,可待讨论内容多,发展空间大。该研究发端于2004年1月30日《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刊登的尹小芳撰写的文章《大学英语案例教学与能力培养》,该文首次明确提出了将案例教学引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并对此观点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意义深远。此后17年间,相关期刊发文数量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在2008年与2014年出现产出小高峰。该研究发展趋势仍旧向好,预计2021年之后相关期刊发文数量会有小幅度增长,从引证文献短时间剧增,关注度大幅提升,讨论内容趋于丰富多样可以窥得。

Figure 1. Periodicals-Analysis of the overall publishing trend

图1. 期刊–总体发文趋势分析图

4.1.2. 研究队伍

利用CNKI以“作者”为对象绘制合作网络。在网络图中,因文献数量受限设置过滤频次为1,圆点大小表示作者影响,共现情况以连线表示,未标示连线则表明不共现(见图2)。根据圆点大小,笔者得出在大学英语案例教学研究中作者影响力排名前三的为马瑞贤(《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评<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英语案例教学研究>》)、刘国生(《法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和陈东纯(《“商务”依托式大学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此外,共现比例低,共线频次有且仅为1,说明学者间合作关系弱,各个研究团队成为信息孤岛,成果共享化低,该研究方向还有待后续发展。

进一步分析研究机构可知,主要研究机构背景相似且相互亦未形成高效联系。高校在机构中占据多数,是研究的绝对主力。其中,最高的是嘉兴学院,其他学院皆以发文数1篇次之。研究层次上,期刊主要涉及领域为外国语言文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以及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

综合作者、研究机构和层次的分析可发现该领域研究的合作特征:1) 学者间合作少,缺乏广泛的学术共识。研究多在固定团队间平行展开,缺乏观点碰撞和知识共享。2) 未形成公认的学术权威。因学界对相关研究兴趣普遍不高、主题较为分散、持续性研究少,未有实质上中心性突出的学者与机构。3) 研究参与者构成结构简单,多为高校,未见专门研究机构或协会及其成果,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则更为少见 [7]。

Figure 2. Periodicals-Author cooperation network

图2. 期刊–作者合作网络

4.1.3. 知识背景

借助CNKI文献计量工具可分别整理出领域内的高影响力期刊论文(见表1)。可见,领域研究基础多由20余年前的成果建构,缺乏持续深入的研究且视角较为固定。在5篇高共引期刊文章中,针对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研究、外语翻译理论研究占据多数,文章的引用频次与时间序列成负相关变化。不同的是,高共引文献的关注集中在跨文化交际与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上,而高被引文献则更关注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Table 1. High-impact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field

表1. 领域内高影响力期刊文章

4.2. 综合分析

4.2.1.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研究中可高度概括主题内容的核心词汇。因而,出现频次高和中心性强的关键词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8]。利用CNKI以“关键词”为对象绘制共现网络(见图3)。在网络图中,圆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连线说明共现关系,连线粗细多少与共现频次成正相关。由于研究时以“大学英语案例教学”为主题检索,故将其排除后得出频次最高的5个关键词为:教学效果(15次)、学习过程(8次)、自主学习(7次)、课堂模式(7次)、教学研究(7次)。而案例分析、案例教学等中心性较强的关键词则是上述研究依托的核心载体。故研究热点以探析大学英语课堂如何适应案例教学方法的模式改革方法以及此举重要作用为主。

4.2.2. 发展趋势

结合研究演进时间域图(见图4)可知,其研究内容在2004~2020年有着明显的转变,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04~2008年的探索期,年均发文量不超过4篇,研究主题较单一,其中近90%的文献是针对大学英语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定性描述、探索性讨论和尝试性规划;2008~2014年的试验期,发文数量在短暂性低谷后实现回暖,研究主题向课堂应用和实践进行转移,以2008年《大学英语案例教学探析》为代表,该文章基于英语案例教学的实践,对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作用、实施环节以及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必要性说明;2014~2020年的发展期,基于2013年案例教学法在中国各行各业发展到一个顶峰以及翻转课堂经过实践后开始真正进入热潮的两大现实推力,该阶段真正实现了大学课堂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更多真实问题开始得到反馈并用于优化课程设置、责任分担等。同时,研究内容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多思考模式创新和改革,将案例教学方法与翻转课堂形式结合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预计未来发展趋势向好,在2021年之后相关期刊发文数量会有小幅度增长。此外,从2020年文献中新增多元化、移动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合教学等关键词来看,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内容将趋向多样化,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Figure 3. Periodicals-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图3. 期刊–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图

<img src=//html.hanspub.org/file/15-1161512x12_hanspub.png width=1062.24998474121 height=690 class=100 />

图4. 期刊–研究演进时间域图

5. 评述与拓展

5.1. 成果评述

上文对2004以来有关大学英语案例教学的文章进行了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从文献数量、研究队伍、知识背景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状的基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当前高校英语课堂对案例教学实践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研究基础上来看,具深度、跨专业、持续性的合作研究仍较为缺乏。文献数量、作者与机构的合作频率都表现为量少、分散且不深入研究的初级状态。

从大学英语案例教学研究热点随时间的演进和转移规律上看,2004年以来受到关注的相关话题包括: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转课堂、新媒体视域等。首先,就研究主题来看,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细化,从最初案例教学与大英课堂两个概念结合的提出,到2009年起陆续的对将各类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可行性的分析,这个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应用的研究体系已初步成熟。其次,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自2013年起,随着翻转课堂模式的被认可,开始有学者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本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与本文探讨的“案例教学法”之间存在歧义。

但从内容体系上看,大量研究仍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案例教学方法确立阶段,少数研究虽已进行了实际的课堂实践,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却由于探究主题的分散、教学内容的区别、案例教学方法选取的差异,成果教学反馈的缺乏,未能形成一套成熟的应用体系。相关文章数量的稀缺,也证明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也就是高校英语案例教学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5.2. 研究展望

5.2.1. 研究前沿

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先进、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代表了科学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发展趋势 [9]。笔者利用citespace突现词探测功能,挖掘大学英语案例教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并得到了突现率最高的十个词,见图5

突现词表主要展示了突现词的时间跨度及其突现率。该领域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时间跨度为五年,“翻转课堂模式”及“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英语案例教学研究”时间跨度为四年,表明这些研究反向曾经或正在受到学者的持续关注。同时,后者也是该领域最新研究前沿。最新研究前沿指的是近三年出现在文献中的高突现性关键词所表现出的一种演进趋势。此类突现词主要围绕翻转课堂。这是由于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依托多媒体教学资源与学生不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在多个领域教学中得到运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果。其中,由段忠玉、林静与吴德主编的《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英语案例教学研究》一书在近年来被多篇论文讨论与评述。但该书包括评述该书的文章重点皆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将国外翻转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引入,帮助教师们理解并学习,而非教师的授课方式,即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法”。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实践研究成果近年来产出甚少,缺少明确的研究方向,研究前沿有待进一步探索。

5.2.2. 研究拓展

结合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未来大学英语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创新贡献:

1) 不同案例教学形式适用性探究。已知案例教学课堂的常见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讲授式案例教学。该方法较为简单,但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程度较低。讨论式案例教学,这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Figure 5. Periodicals-Emerging keywords

图5. 期刊–突现关键词

形式机动,内容饱满。辩论式案例教学,即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案例相关问题进行辩论。这种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对课前准备要求较高。模拟式案例教学,即按照课前准备的剧本,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景,重现案例的情节和内容。这种方法需要较大的工作量,有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划分在不同种类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如听、说、读、写等,并将上述几种案例教学形式应用于这几类课堂,以探讨不同案例教学形式对不同种类英语教学的适用性。这有助于案例教学更高效地开展,取得更丰满的教学成果,避免无用功的形成。

2) 多元主体的参与研究。案例教学课堂两大主体为学生和教师。已有文献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老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且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要好。但目前面临的普遍现状是能在课前准备的学生较少,导致其课堂讨论参与度不高。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存在难度,主要体现在对案例概念、案例呈现信息和案例解决方法的信息的理解。从教师教学情况来看,案例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善于调节讨论气氛,遇到难点时教师能够较好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但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好这一点。同时,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需要对授课内容、案例材料的整理,因此部分教师感到难以适应。因此,教师的教师案例教学技能和经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和适应性需要进一步优化。未来研究可以基于这两点探讨如何使教师与学生更有效的参与案例教学课堂,例如进行案例库建设来减少教师工作量,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案例库的全面建设。目前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材料没有明确的规范,导致教学案例质量良莠不齐,形式单一,时效性、真实性、启发力不足,故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收集具有经典性、针对性、启发性的案例素材,建立共享的案例库,形成一项统一而具有普适性的案例教学工具,对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研究并未涉及案例库建设方面,预计未来可以发展成为研究前沿。

基金项目

本论文系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创新创业示范课程项目(X20301)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郑锋.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研究[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 21(z1): 282-284.
[2] 刘建新, 卢厚清.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1): 60-64.
[3] 王青梅, 赵革.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31(3): 7-11.
[4] 郭忠兴.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1): 59-61.
[5] 熊程. 案例教学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9(11): 176-177.
[6] 张家军, 靳玉乐. 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1): 51-53+65.
[7] 彭军, 刘泳杏, 魏春雨, 杨涛. 国内学前教育建筑研究历程分析——基于知网中文期刊数据[J]. 建筑学报, 2020(S2): 202-208.
[8] 赵虎, 李志民. 空间环境演变历程下我国幼儿园建筑研究综述——以1957年-2017年的探索与实践为例[J]. 华中建筑, 2018, 36(12): 9-14.
[9] 张丽华, 张志强. 科学前沿迁移的研究进展[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3): 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