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社会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
Though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Accelerated Society
DOI: 10.12677/ACPP.2021.101005, PDF, HTML, XML, 下载: 682  浏览: 946 
作者: 戴诗雨: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加速社会高校思政教育偶像崇拜Accelerate Society Colleg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dol Worship
摘要: 加速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时间和空间不断被压缩,现代社会不断的向前加速推进。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也正面临着加速社会所带来的精神问题和情感问题。为了逃避扑面而来的现实压力,大学生浸润在自我幻想之中,试图从偶像身上寻求情感寄托和情感共鸣以期实现自我重塑。因此,引导大学生找到立足于当下的、平衡的生活态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始终关注的话题。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society, people’s living time and space are constantly being compressed, and modern society is constantly advancing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are also facing ment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accelerated society. In order to escape the pressure of reality, college students are immersed in self-imagination, trying to find emotional sustenance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from idols in order to achieve self-remodeling. Therefore,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to find a balanced life attitude based on the present is a topic tha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need to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文章引用:戴诗雨. 加速社会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 哲学进展, 2021, 10(1): 24-2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1.101005

1. 引言

在加速社会的语境下,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加速的工业化进程给现代化城市带来了日新月异的面貌,交通工具的提速升级加速了空间的流动,媒介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瞬息万变的时代,现代人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在不断被重塑。人们对于时间的耐受正在逐步缩短,如同一台加速运转的机器,被推着停不下脚步,地球俨然成为麦克卢汉所言的地球村。

2. 加速社会下“偶像崇拜”现象的背景及原因

2.1. 偶像崇拜现象的形成背景

当今的后现代文化反抗整体合一,反对知识权威、解构崇高、追求平面化、碎片化、多元化的精神状态。“人们再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普遍性和真理,而是更多地去张扬个体、差异、局部性和多元主义的价值观 [1]。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韩国流行文化浪潮席卷了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文化产业,掀起了韩流文化现象的热潮,形成了由消费者和崇拜团体共同构成的亚洲文化社区 [2]。在新媒体和市场运作下,形形色色的新型偶像加速迭代,掀起了一场以大学生为主体偶像崇拜的盛世狂欢。比如,粉墨登场的“流量明星、偶像天团,虚拟偶像”,如火如荼的做宣传、刷数据和应援偶像的线下活动,以及“超级话题”线上微博议题的高频出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追逐时尚、讲求格调,勇于以形形色色的符号元素来彰显自我,一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审美情趣、多元价值取向和多重心理需求,折射了偶像崇拜的时代特点以及发展趋向;但另一方面,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粉丝”易沉浸于“物恋”式的集体狂欢中无法自拔,随性而动。他们对偶像的选择没有原则,自愿将自己代入为偶像,因为没有那个时代像现在这样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欲望。这一现象可以用尼尔·波滋曼在《娱乐至死》中的观点来解释,随着“娱乐业时代”的到来,娱乐变成了一切,一切都只是娱乐 [3],“偶像崇拜”也是娱乐的一部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相继出现的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就是突出的例子。

2.2. 偶像崇拜现象的原因分析

生活步调的加速。德国学者罗萨将加速社会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区分:科技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和生活步调的加速 [4]。从个体层面来看,生活步调的加速,生活速度的加快会让人们觉着时间很匮乏,觉着很忙碌,感受到紧张与压力,人们会担心无法跟上社会生活的步调。用布鲁门贝尔格的话来说,所知觉到的世界时间,与个人的生命时间,在现代社会当中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张力,在个人的一生当中可以实现的事物,总是比不上这个世界所提供的选项数量的增长速度。生活步调加速现况下,社会普遍产生了浮躁心理,渴望成名和暴富的心态在社会盛行,这一心理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急功近利,渴望不做努力也可以一夜成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阶层的趋于固化,社会竞争压力大,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生存空间被挤压,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恐惧感和现实的无力感。与此同时,一方面,生活步调的加速促进了零散、碎片化和不具有系统性的信息传播,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思维趋向于形成表面式、被动式的学习模式,缺乏对事物的批判性精神,对于所见事物和观点没有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和深刻理解,缺乏对待事物产生过程的思考和问题出现的有效甄别。另一方面,随着多元价值观的涌入发展,高校大学生逐渐形成的表层化的学习认知模式对于传统的思想思政教育模式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对思维越来越具有的独立精神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僵化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偶像崇拜作为当今时代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我认同、自我表达的一种独特行为方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传达属于他们的价值观念,表达自身对时代、对社会的一种认知、理解和价值认同。一方面,偶像崇拜是大学生进行“投射”的对象,将个人不具备的这些品质寄托在偶像身上,是将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具象化并放大的过程,他们在偶像身上看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是自身缺乏的,从而完成对理想自我的塑造。偶像作为“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建构了生活的幻象” [5] 的价值实体,鼓舞大学生的奋斗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鼓励的正面意义。但另一方面,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海量的热点事件、多维立体的视角,使得思想教育者与大学生的之间的信息级差逐步缩减,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关于平等观念、民主观念的形成和强化。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在信息获取的速度、数量等方面,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现实挑战。

社会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交通和通讯设备大大减少人际关系的时间成本,也无形之中导致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崩溃。木心在他的《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碎片化时代下,细碎情感的元素最易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比如个体缺少陪伴、社交网络式人际交往以及自我价值认同感缺失不足等。这些社会因素使得大学生的理想、需要、情感和价值逐渐化为一种精神幻象,大学生团体将希望寄于偶像以获得力量的感召,从而在偶像身上找寻自身渴望、期待而又缺失的才能与品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理性透视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双重意蕴,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并重,既给予理解尊重,又适时干预引导,引导大学生从表层的物质消费转向深层的精神升华;此外,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表达的需求,易于受到偶像崇拜多元、多面、多维的影响,要积极引导偶像崇拜的良性健康发展,适时转化并有效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长需求,这既是社会发展趋势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始终关注的话题。

3. 高校思政教育与偶像崇拜现象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偶像崇拜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追求的虚拟偶像不断引导青年人远离社会真实,置身于浅表性、暂时性的虚拟文化空间。人是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是要做好人的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就是人。因此,偶像崇拜离不开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而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寻找到人生目标并努力为之去奋斗,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人生。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对于崇拜偶像的大学生而言,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像是拥有了一座海上的灯塔,为沉迷于表层娱乐和感性狂欢逐渐剥离道德性、崇高性,浸润在自我幻想中的大学生在其发展成才的道路上指明前进的方向,并引导其保持适当的批判精神,避免在追求偶像中迷失自我,否定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研究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大学生偶像崇拜要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面对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立足高校大学生的客观实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找寻其所在的客观联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作用影响,指导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崇拜偶像,摆脱偶像崇拜的束缚,学会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保持自我。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也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群众,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大学生在追求偶像的过程中逐渐模糊了事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跌入空洞、碎片化和无意义的精神世界。为大学生构筑了一条从现实世界暂时逃逸的通道,却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需要。因此,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大学生应有的内在精神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帮助大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使其向着理想目标不断前进,努力追求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使得大学生在崇拜偶像中依然能够保持正确的人生观和规律的生活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基于“偶像崇拜”现象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导策略

4.1. 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政教育方法社会化

在我国,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人们的观念、生活都产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政治上的平等关系,增强了高校大学生的自主性,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育。特别是网络的兴起,受教育者在信息搜集和掌握方面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教育者,很容易表现出,对来自教育者的灌输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和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选择性,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教育内容远离生活,教育效果便会大大的降低。现代化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社会化创造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为适应现代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教育对象,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必须要提高社会化程度,发挥自身的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罗萨在2016年出版《共鸣:世界关系社会学》的一书中提出了“共鸣理论”所谓共鸣,顾名思义,就是两种声音彼此相互呼应 [8]。罗萨的“共鸣关系”意指一种主体和世界彼此会相互回应的关系。共鸣关系让主体有身处世界、不被世界抛弃的经验,并且在共鸣的过程当中主体有机会吸取世界的支持来为自己所用、或是知道世界不动如山,因此需要调整自己。罗萨将不同的共鸣空间形成不同的共鸣形式,即“共鸣轴”,其中第三种共鸣形式是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共鸣,即“对角共鸣轴”。比如学校教育就是典型的对角共鸣轴,因为正是通过学校教育,传递了如物理学等真理知识,建立起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并让人能够运用所习得的知识,进一步将人际世界与永恒世界联系起来。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这就表明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说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 [9]。这也正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着力强调和确认的。

由此得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增强平等性,改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追求充满共鸣的社会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探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方法,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双向的互动,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能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和谐的共鸣,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中得到更多支持自我实现的条件和环境,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减少对教育者的依赖,帮助受教育者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认知,让自我教育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4.2. 多学科研究交叉共存实现思政话语转变

哈贝马斯提出的“双主体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通常忽视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双方的关系上,而对教育过程中的中介性因素,比如教育资料或内容等研究不够。在这一问题基础上来看,随着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发展,也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提出要求,刘建军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10] 一书中提出,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多学科聚焦和多学科方法交融。一方面,应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也需要树立自主的学科意识和学科自觉,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吸纳与运用的基础之上,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的方法套用或者体系嫁接。

4.3. 偶像转向榜样示范,重塑榜样教育

社会学习方法论是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体系。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米切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社会学习理论也叫观察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认为学习既是反映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是自我调节过程,人的复杂行为就是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而不断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可利用外部直接强化从环境中学习,观察他人行为进行学习,并提出榜样示范方法 [11]。心理学家岳晓东曾用“纯偶像”“榜样型偶像”“偶像型榜样”“纯榜样”来表现两者的关系,并提出“偶像-榜样教育”的理念,力图化偶像为榜样,协调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调动学生参与榜样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开拓榜样学习的新方向、新资源与新模式 [12]。

将偶像崇拜转向榜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一种有效路径,即在接受大学生偶像崇拜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认知疏导,培养大学生对偶像的理性批判意识,挖掘偶像身上蕴涵的伦理道德因素,化偶像为榜样,从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榜样教育模式。由于榜样和偶像之间有一定的重叠区域,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都是利用大学生对杰出人物的模仿来实现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这对在高校大学生崇拜的偶像中选取榜样人物开展榜样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示范榜样的作用是多向的,有的会产生正面的作用,有的会产生反面的作用,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示范榜样,应注意对偶像崇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疏导和干预,利用好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投射,增强榜样的真实性和亲和力,以强化受教育者对偶像的理性认知和心理认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自我认知,帮助其塑造健康人格,引导受教育者模仿、认同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辛斌. 后现代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批评[J]. 外语研究, 2016, 33(3): 1-6.
[2] 罗坤瑾. 新媒介使用中的偶像崇拜研究——以人气组合TFBOYS崇拜群体为研究样本的考察[J]. 新闻与传播, 2020, 41(2): 188-192.
[3] 尼尔·波滋曼. 娱乐至死[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
[4] 哈特穆特·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13-28.
[5] 凯尔纳. 媒体奇观: 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5.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0.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1.
[8] 哈特穆特·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13-16.
[9] 刘建军.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136.
[10] 刘建军.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235.
[11]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9.
[12] 岳晓东. 论偶像-榜样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 9(9):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