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Cultiv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PBL Model
DOI: 10.12677/CES.2020.84093, PDF, HTML, XML, 下载: 550  浏览: 82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肖峥辉: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PBL模式大学英语创新能力PB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摘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PBL,Project-based Learning)能帮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积极解决一个个项目问题的过程中去独立思考、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文通过PBL模式教学实践发现,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创新意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及师生传统教学角色的转变。
Abstract: One of the goal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can help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construct their cognitive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actively solving problem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basing on PBL model,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proces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PBL model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mprove students’ metacognitive level, as well a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文章引用:肖峥辉. 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创新能力培养[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4): 575-579.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4093

1. 引言

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思路和实践转变 [1]。”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大学英语教师及研究者必须正视目前大学本科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即:学生依赖教师课堂语法、词汇讲解的现象普遍,主动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意识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反映他们在已经学习了很多英语词汇、语法及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仍不会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学生在工作后,面临需要外语支持工作的情况时,普遍反映由于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缺乏而感觉自身发展后劲不足。

因此,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创造力,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师及研究者积极探索的方向。而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优势显著,因此笔者进行了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试图通过PBL模式的尝试,来帮助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探讨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的效果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2. 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

“PBL”的全称为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依托于具体项目,以展示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一些具有主题和实践内容的项目进行教学和学习,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使得学生们的相关课程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锻炼 [2]。

项目教学法将项目作为学习的载体,主张教师从现实社会生活、工作实践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学生们在解决一个个项目的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和巩固学生们独立靠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现在的学生学习,大部分还是以接受老师课堂所讲为主,但知识学习并不只是搬运的过程,搬运的效率极低,以完成任务的目的去学习也无法有效获取新知识。知识来自于实践,所以知识是随着现实实践生活的改变而相应地做出改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来完成转化和再创造。

正是因为PBL模式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笔者才设计了下面的PBL模式的具体实践,试图通过PBL模式的尝试,来帮助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面临的具体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结合学习材料,以及自身已经拥有的经验,进行团队合作,在解决一个个具体、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自身独立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 PBL模式的具体实践

笔者在本校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8级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引入PBL教学模式,针对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一次跨学科的教学试验。

1) 试验教材:《新核心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4》

2) 试验单元:第五单元The world Wide Web万维网

3) 试验单元内容简介:本单元的话题是万维网及各大知名网站,尤其是谷歌的发展过程及理念等内容。精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谷歌的发展历史、辉煌成就、支柱产品及未来发展等。

3.1. 项目任务的设计及教学目的

项目任务的第一步:请学生假设自己及小组组员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大学英语老师导读下,精读课本main reading及related reading两篇文章的内容,梳理出文章论述谷歌发展的行文结构、主题句及有用短语。此环节的教学目的:通过此环节的语言输入,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课文重点句型、短语、词汇及文章结构,同时也为他们完成接下来的项目环节打下语言基础。

项目任务的第二步: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在笔者本校公共课部《创新思维训练体系》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将自己与小组组员作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想要创业的公司产品、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整理、修改后,写成英文版创业方案。此环节的教学目的:此环节通过跨学科合作,将大学英语课文里的内容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完成此环节任务的过程中,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思维,以互联网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和合作伙伴一起创业公司的产品、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过程。

创新能力本就是在创新过程、创新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自创新能力的合成。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需要一个人具备自我创新、预测角色、应变、处理信息、组织协调和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相关创业经验,所以他们首先需要通过网络大量查阅信息以了解相关公司的发展之路和创业理念,这恰好锻炼了学生的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一环节,笔者本校公共课部《创新思维训练体系》老师为大家深入讲解了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以小组的形式,无限制地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的“头脑风暴法”及其操作方法、必须遵守的原则等。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同组成员的分工协作、积极讨论、头脑风暴、思维碰撞来得到本组最优方案,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启迪,组织协调及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而在创业方案的制定及撰写过程中,学生们从设想、构思、证明到具体的设计、修改、完善,需要做大量的创造性工作,这也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开发。

项目任务的第三步:在大学英语老师的帮助下反复修改、浓缩英文版创业方案,提纲挈领制作成面对天使投资人的英文宣传PPT。此环节的教学目的: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将前期创新思考的内容落实到英语写作上来,帮助学生完成由语言和思想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创新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剔除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因此,老师通过帮助学生修改、打磨小组合作完成的创新创业方案,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复盘。

项目任务的第四步:在课堂上,由大学英语老师、《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指导老师、每个小组选出的一位评委组成天使投资人团队成员,他们将在听完各小组的英文presentation后,综合各小组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英语语言规范性等标准,选出最愿意投资的项目予以奖励。此环节的教学目的: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标准,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因此,项目的考察环节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老师点评,以帮助学生们在创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项目的最终产品

1) 学生创业团队给投资人的一封信:他们正在创业的公司介绍、产品介绍及发展理念英文稿;

2) 学生创业团队融资英文演讲PPT;

3) 课堂上面向“天使投资人”的现场英语presentation表演。

4) 项目考核方式:大学英语老师与创新思维指导老师将结合学生提前交上来的给投资人的信、PPT及现场表现打分,最后综合老师打分和现场“天使投资人”的打分来评定小组成绩。

4. PBL模式教学的效果

首先,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创新意识。由于PBL教学内容多以现实中的问题为导向,考核方式强调学习过程及创新思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被充分激发。

其次,PBL模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在笔者的教学实验中,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使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积极提前通读单元文章内容作为演讲稿的内容参考。同时,在完成这一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同学们也积极地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主动寻求老师帮助,进行了大量英文写作练习及修改,较好地实现了英语语言教学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的融合。

再次,PBL模式教学有助于师生传统角色的转变。在PBL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真正从“授课者”的身份,转化成了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合作者”,以及项目实施、推进过程的“协助者”。这对转变教师教学思路,促进学生角色转变,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及自我创新意识有重要意义。

5. PBL模式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分组的科学合理性对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非常熟悉本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差异等。同时,在小组组队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民主、开放的方式进行,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可以通过老师提出建议、同小组成员推选或者个人自荐的方式,在各小组中推选出一位责任心、组织能力都比较强的同学作为小组长,帮助推进本组项目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注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应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具体情况,注意项目设计应贴近现实社会的需求,合理把控项目的难度。同时,在备课环节,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及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提前预算好项目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在布置项目的环节,确保学生及各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应承担的学习任务。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扮演学生的“指导员”和“协助者”的角色,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得,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评价考核机制应科学、合理、民主、公开。为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同时加强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在评价机制建立中,可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积极运用形成性评价体系,以及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

6. 结语

PBL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创造了积极合作、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在合作、创新、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PBL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机会。在学生开展分工协作、老师积极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PBL模式的运用中应注重学生分组的科学、合理性;同时注意提高自身教学管理水平,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得;在评价考核过程中,可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以保证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

基金项目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8年教改项目“基于大学英语项目型教学的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X2018015)。

参考文献

[1] 邓丽青. 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2): 245-246.
[2] 姜媛. 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模式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1): 27-30.
[3] 吴旭. 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