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调整产业结构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A Research on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Adjusting Investment Structure in China—Take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M.2020.104078, PDF, HTML, XML, 下载: 535  浏览: 863 
作者: 魏婧雯: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政策Industrial Structure Investment Structur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Policy
摘要: 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由投资结构决定的,而投资结构同时又受限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本文试通过河南省历年来相关数据,对产业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的变迁进行分析。从而总结投资结构对于产业结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调整产业结构。
Abstract: The adjustment direc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and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is also limited by change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structure through relevant data from Henan Province over the years. Thus, 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impact of invest-ment structure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how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adjusting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文章引用:魏婧雯. 新时期我国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调整产业结构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现代管理, 2020, 10(4): 643-649. https://doi.org/10.12677/MM.2020.104078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力,一直是我国各地发展经济的有力工具。1996年,我国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完善宏观调控、调节资本投量,调整投资结构等。2004年,因为经济过热,为了应对该现象适当地提高了投资比例。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适当地降低了相关的投资比例。2015年,对2009年确定的相关投资比例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二、三产业GDP的占比逐渐提高而第一产业的占比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即我国经济发展有了从“快”到“质”的需求,这一需求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产生的弊端的思考。我国经济经历了四十多年高速发展已经完成了量的转化,但现存的结构失衡制约着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想实现质的转变首先就要从产业结构的转变入手。

最早提出产业变迁理论的是威廉·配第,配第在《政治算数》中提出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人数是财富能否增长的主要因素 [1];克拉克随后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之后库兹涅茨在该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一、二、三”、“二、三、一”和“三、二、一”的过渡。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通过1978~2018年数据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变迁进行分析。

2. 河南省投资现状分析

2.1. 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18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8,055.86亿元,约是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的295倍,其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五。另外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4289.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9%,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22,034.8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5.9%,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21,731.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5.2%。

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在稳步提升,在此之前的1978~1993年,生产总值增长缓慢,这是因为该时间段河南省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缓慢。1992年以后,河南省的总体状况稳定且初步的改革颇有成效,所以生产总值快速提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052.9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9,935.9亿元。另外,三次产业的集中发展也在21世纪以后,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并在2018年达到22,034.83亿元和21,731.63亿元。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增值较为平稳,第三产业增值较快呈现反超第二产业的态势,而第二产业增值便有所放缓整体虽然仍呈现上升态势但增加份额有所减少。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18)》

Figure 1. Changes in various indexes in Henan Province

图1. 河南省各指数变化

图2看到全国和河南省改革开放40年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1978~1993年河南省GDP的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这与河南省实行的政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有关。1981~1985年,河南省通过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所以这一短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1];八十年代末,由于政治体系变化和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河南省总体经济发展呈现下滑趋势。在此之后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河南经济的发展快速提升。1997年之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速度略有波动但整体平稳。与全国GDP增长率做对比可以看到河南省GDP增长的变化趋势与全国GD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大多时期增长率均高于同时期全国GDP增长水平,整体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18)》

Figure 2. Changes in GDP growth rate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Henan Province

图2. 全国与河南省GDP增长率变化

2.2. 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迁

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是指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全国GDP的比值 [2]。从图3可知,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在现阶段呈现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过渡结构。可以大体将河南省的产业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78~1985年、1985~1992年和1992~2018年。

1978~1985年,在这期间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产业的占比逐渐升高而第二产业的占比逐渐下降,第三产业保持缓慢上升。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一、二、三”结构,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第一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985~1992年,在此阶段国家实行的农村经济改革体制效应逐渐削弱,而城乡企业的发展使得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在此阶段,第二产业的占比再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并且在1992年实现了从“一、二、三”向“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演变。

1992~2018年,这一期间第一产业的占比逐渐下降,二、三产业的占比逐渐上升,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二、三、一”结构,在2010年之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的占比逐渐下降,第一产业占比继续上升,并在2018年占比数值接近。这一发展使得河南省成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以外还成为新兴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18)》

Figure 3.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ree output values in Henan Province

图3. 河南省三次产值结构变化

2.3. 河南省投资结构变迁

投资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投资资金在一、二、三产业之间进行分配形成的分配比例 [3]。由图4可以看到河南省投资结构现状呈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的投资额一直呈低水平波动缓慢增长。2003~2017年第一产业的投资额仅由227.24亿元增长到3182.8亿元,且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仅占总固定投资的2%~4%。

第二产业的投资额一直在投资结构中占有很大份额。2003~2017年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基本保持在50%左右,但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的投资额比重逐渐下降,但仍占有很大的份额。

第三产业的投资份额有了很大的改善。2003~2017年第三产业的投资额从2174.69亿元到22,587.27亿元,增长了10.4倍左右。第三产业的投资占比明显呈现扩大趋势。总体来说各产业的固定投资中第二产业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占比最小,而投资结构呈现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占比现象。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Figure 4.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in Henan Province

图4. 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情况

3. 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3.1. 固定资产投资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关系

本文选取2012~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与三次产业相关数据,试分析投资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从图5来看河南省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2012~2019年对各产业的投资总额均有上升,但总体来说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份额增加,并减少了对一、二产业的投资份额,这一变化反应在三次产业上的现象是第三产业的占比逐渐升高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占比逐渐下降。从图中可以发现三次产业的占比变化与投资结构变化成正比,但一、二产能投资的比重差距和数额远大于二者的投资效率。从三大产业来看,河南省在“十二五”做出的投资转变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的发展和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4]。

从图中可以看到河南省投资结构的改变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迁,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下一阶段投资结构的改变。2012~2017年河南省各产业投资额在不断增加,但增加份额在不断变化,随着投资份额重心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产业结构的发展重心也随之变化。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对于河南省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2012年以来河南固定资产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房地产等进行投资,从数据上来看投资对河南省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5]。如表1所示,截至2017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为44,496.93亿元,是2012年的2.07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Figure 5. Changes in the amount and proportion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 Henan Province

图5. 河南省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占比变化

在这一时期内河南省的生产总值达到44,552.83,是2012年的1.51倍。对于房地产开发行业来说2012年投资总额为3035.29亿元,2017年投资额增加到7464.59亿元,是2012年的2.46倍。可以看到自2012年以来,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呈同方向变化。由此可知,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仍然有较强的作用。

Table 1. 2012-2017 Henan province fixed asset investment data

表1. 2012~2017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从《河南省统计年鉴(2019)》来看,河南省的资产投资呈现重点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两大趋势。从各市来说,2017年河南省主要的四个城市郑州、新乡、洛阳、南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18,083.59亿元,是2012年的1.96倍,共占河南省总投资的41.2%。2017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占河南省总投资的49.9%比2012年提高了2.9%。

3.2. 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总体影响

投资是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现存的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有着引导作用。总的来说投资结构通过所投资的产品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而投资总量会影响投资产品的生产数量 。当投资数量增多时,投资产品的价格会下降需求会上升,从而带动生产投资品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反之,投资总量减少,投资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生产投资品的产业便会减小生产规模 [6]。不同的投资规模和结构还会影响产业结构,且不同的产业对于投资的反应速度和回报率也不同。

投资结构通过不同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决定和产业的产出能力,从而影响各产业的占比。固定资产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被逐渐消耗,所以需要通过不断投资来形成新的固定资产,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这样才可以实现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所以说现存的产业的固定资产以及产出能力是过去产业投资分配的结果,而现在和未来的投资结构又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规模和产出能力 [7]。

4. 总结

本文通过系统地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以及投资结构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了投资结构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现存的产业结构作为基础影响着未来的投资结构。因为投资结构目的在于构建生产力,现有的生产结构就是投资结构分配的出发点 [8]。现存的产业结构大多具有不同的投资收入水平和资本积累能力,所以产业结构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投资结构的形成。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其产业结构的转型还不够彻底,相较而言第一产业的占比还是过高。相较于产业结构较为发达省份,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通过分析发现固定资产的投资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总值变化呈同方向变化。由此说明,投资结构可以影响产业结构,并且带来正向作用。今天的产业结构是由过去的投资结构形成的,而未来的投资结构是由现在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实现投资结构动态发展就是实现产业结构的演进。但投资的来源却是现有的产业,所以投资的实现也要受限于现有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晓晖. 河南省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1-48.
[2] 夏建红, 矫卫红. 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路径及耦合效应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问题, 2018(10): 65-71.
[3] 魏瑞. 河南省投资结构现状分析[J]. 当代经济, 2017(12): 54-57.
[4] 惠宁, 刘鑫鑫. 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9(6): 5-20.
[5] 陈阳.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经济效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财经大学, 2016: 1-48.
[6] 李斌. 河南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3):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