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研究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Gains of Online Learning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DOI: 10.12677/CES.2020.84085, PDF, HTML, XML, 下载: 778  浏览: 3,28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向 征, 黄婷婷, 邓洪宇, 王 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线上学习获得感Online Learning Sense of Learning Gain
摘要: 因为突发疫情,“线上学习”一度成为社会热词。线上教学模式在突发情况下首次大规模的实施,这对教育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次崭新的考验。线上教学模式的不足也慢慢接踵而来:教学卡顿、学生自控力低、教师教学方式不适应等。因此,推动线上学习进一步发展,提升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次调研发现:大学生线上学习总体获得感较低,存在学习环境干扰因素多、学生自主性自觉性不强、教师线上授课水平不一、非理论课课程实施艰难等问题。结合调研对象的线上学习诉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学生多方协作,提高学生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升级教学平台等方面的建议。
Abstract: Due to the outbreak of the epidemic, “online learning” once became a hot word. The first large-scale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in emergencies is a new test for the education industry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The deficiencies of online teaching mode are coming one after another: teaching jam, low self-control of students, improper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ers, etc.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lear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sense of acquisition in online learning. Therefore,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overall sense of acquisition is low,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terference factors are more online teaching, student autonomy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teachers’ level is different, the non-theoretical courses ar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based on this, we advance the collaborative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upgrade teaching platform, etc.
文章引用:向征, 黄婷婷, 邓洪宇, 王华. 疫情之下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4): 526-53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4085

1. 研究背景

自新冠疫情以来,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全国各大高等学校在短的时间内组织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上线课程最多、覆盖人数最广的线上教学。这既是疫情倒逼的应急之举,也是对前一阶段高校“互联网 + 教育”改革的集中展示和检验 [1]。为此我们开展了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调查,寻找切实原因、提出应对策略,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线上学习获得感,增强线上学习效果 [2]。

线上学习开展初期,在线教学软件与平台卡顿、师生不间断掉线,画面静止不变的情况频频发生。朱永新(2020)认为:加快国家5G网络建设,加大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课程开发,技术、平台、资源问题都有解决的可能,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新的技术革命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如何有效利用好新技术改造传统教育以应对未来发生的变化 [3]。教授李晓明(2020)言明:在线教育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网课本质是教学,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设计,网课应该能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怎么学进去上下功夫,这应该是网课设计的基本遵循 [4]。全国政协委员王欢(2020)表示:学生“居家学习”期间,老师应强化学生过程性、形成性、展示性评价,把‘专注’与‘绽放’作为衡量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使线上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把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 [5]。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在线教学将从原先的外挂或应急角色,成为与线下教学并行的教学方式,但线上教学模式在成为常态化教学方式之前,仍需进一步改进 [6]。

近年来对线上教育的研究并不少,但是从高校大学生角度出发,立足于大学生对线上学习获得感的研究并不多。所以本研究采用线上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从学生的角度把握疫情之下大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发现其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推动线上教学常态化的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匿名填写线上问卷的信息收集方式,共收集457份问卷,所有问卷均为有效问卷。研究对象详情信息“见表1”:男性253人(55.36%),女性204人(44.64%);,高职高专23人(5.03%),二本121人(26.48%),一本234人(51.2%),重本79人(17.29%);年级比上,大一128人(28.01%),大二67人(14.66%),大三191人(41.79%),大四71人(15.54%)。

Table 1. Data information tabl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表1. 研究对象数据信息表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学者关于线上教学问题的文献,结合我国当下线上教学的现状,探究我国当下线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学术研究和现实情况的基础之上最终形成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2) 访谈法:编制访谈提纲,围绕“您在线上学习中有什么收获”、“您在参与线上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感如何”、“影响您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因素有哪些”、“对提高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您有什么建议”这四方面进行研究,收集数据并筛选出反馈频次较高的词条,为自编封闭问卷提供大数据调研方向。

3) 问卷调查法:结合前期访谈结果,筛选出高频次词条作为问卷题目设置选项,自编形成电子问卷《大学生疫情期间线上学习获得感调查》。问卷大致分为: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研究对象线上学习总体获得感,研究对象的线上学习收获,影响研究对象的三大角度具体分析,以及研究对象的对策建议五大方面。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分析

1) 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总体情况分析

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总体获得感的情况由“很好”到“很差”五个等级呈递增的趋势(见表2)。41.36%的大学生都认为线上学习获得感很差,28.88%的大学生认为较差,14.88%的大学生认为一般,而只有11.38%和3.5%的大学生认为还可以或很好。数据显示,大学生线上学习总体获得感不太好,线上教学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带给学生的教学体验效果并不是很让人满意,存在众多待改进的地方。

Table 2.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sense of online learning

表2. 大学生线上学习总体获得感

2) 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收获

总体而言大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的收获颇多(详情见表3)。76.37%的同学都表示线上教学模式的时间安排更灵活自由,上课下课都不会很匆忙,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做其他事;52.08%的同学表示线上学习交流更加方便,不受时空限制,课上课下都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学习;51.86%的大学生表示这一新教学模式的大规模尝试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感受了线上学习这一模式的真实体验,发现了这一模式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28.67%的大学生表示线上交流没有眼神压力和环境压力,更加愿意发言;18.38%的大学生表示这一模式让大家锻炼了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提高;2.41%的同学表示线上学习模式浪费时间、学生积极性不高,难以集中注意力,作业压力大,但课堂讲授可以循环温故等。

Table 3.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gains

表3. 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收获

3) 大学生线上学习能力的收获分析

在线学习的各项学习能力和线下学习比较的差异(见表4)。软件使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升很大的人数占比分别为47.26%和38.29%,线上教学这一模式对学生技术要求比较高、灵活的学习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长;而自我约束能力中占比38.29%的同学都选择了一般,说明大学生在网课下的学习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和干扰;记笔记能力选择一般和很大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4.14%和27.35%,对不同的同学都有不同的影响。

Table 4.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n various aspects

表4.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各方面提升情况

3.2. 影响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因素分析

1) 影响线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三大因素

在影响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三大因素中,学生和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替代了教师在线下课堂里的主导地位,成为了线上课堂的主要影响因素(详情见表5)。学习环境和学生自身占比分别为81.18%和73.09%,学生真正意义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具备的学习条件直接影响线上教学带给学生的课堂体验;学生在老师看不到的另一端能否自觉有效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获得感。而教师在线上教学模式中影响占比只有30.63%,虽然不及学生自身影响的一半,但绝对数依旧较大,加强对教师线上教学的培训显得也很重要。

Table 5. Data situation table of three dimension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表5. 影响因素三大维度数据情况表

2)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本次研究从八个具体的方面调研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见表6):

其一,师生互动频率占比高达62.58%,大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对课堂互动的诉求比较强烈。“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一个交流过程,线上学习本身缺乏了现实的监督性。若教师只顾讲述,不求回应、不论效果,学生就会越发松懈、参与感不高,线上学习获得感明显降低。

其二,教师的教学风格影响占比高达58.86%,教师的教学习惯是否给学生留下了好印象,表达方式幽默风趣还是呆板乏味都会影响大学生线上学习的课堂体验。

其三,线上教学的课程内容影响占比高达50.33%,线上教学的内容是否能满足课程需要,是否利于线上实施都影响大学生的线上学习的进度。

其四,作业量在影响中的占比达到49.02%,大量同学认为线上学习的作业量比线下教学多了很多,作业压力大,加之作业上交平台杂乱繁多、流程繁琐,易滋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积极性。

其五,教师线上教学的课程节奏的影响占比为48.58%,唯恐网课卡顿,大部分教师未采用视频教学。由于看不见学生的反应,教师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加快课程进度,学生会因跟不上节奏,听不懂、学不进,而降低获得感。

其六,教师对线上平台使用的熟练程度占比达43.7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既有条件优势进行高质教学。倘若对线上平台操作不熟练,课前课上对突发情况(如掉线、课程交流有障碍等)的处理不及时、不顺畅,必然会耽误课程进度,影响学生学习心态。

其七,学习资料分享量的影响占比为41.79%,线上授课的一大优势就是学习无时空限制,大量大学生表示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分享课件、学习视频、网站、平台等资料的行为大大增多,教师在课余时间分享课程相关的资料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大学习范围,提高线上学习获得感。

其八,使用的学习平台量影响占比为22.32%,学习平台过多占据大量内存,设备易卡顿,学习过程易走错平台,十分不方便,从而使获得感降低。

Table 6. Influence of teachers on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online learning

表6. 教师对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

3)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从调研结果中发现,外部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一大重要因素。我们从五大方面对外部环境中的具体因素进行了调研(见表7)。

其一,家庭环境影响占比高达78.99%,家庭环境是否具有学习氛围,是否有家务活等干扰因素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线上学习获得感。

其二,网络状态对获得感的影响占比达68.49%,学生是否具备完善的辅助学习工具,学生所处地区的网络基础设备建设是否完善,网络状态是否稳定都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准时参与课堂,是否能顺利捕捉课堂信息,影响学习获得感。

其三,软件问题的影响占比为43.33%,疫情突发,开学延迟始料未及,大部分大学生把电脑遗忘在学校,上课仅靠手机,课件翻阅、视频观看、文件编辑等都不方便。

其四,非理论课的进度对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为42.01%,例如“office基础运用”,对word\excel有软件版本要求,下载不方便,作业操作练习与考试效果都很不理想。学生无法拥有良好的操作体验,无法完成课程任务从而降低线上学习获得感。理工科、医科等非理论课的演算题、技术实践操作指导等缺乏合适的操作平台、操作条件、操作具体细节展示,从而影响课程进度。

其五,学校的支持力度影响占比为41.79%,学校是否及时的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范制度,是否及时快速的为学生提供教材服务,是否开放统一、规范的学习平台都直接影响线上学习质量。

Table 7. Influe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online learning

表7.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

4) 大学生自身对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本次调研发现,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真正的成为了直接影响学习获得感的主体。我们从学生自身出发,研究分析学生各项能力对线上获得感的影响(详情见表8)。

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占比分别高达83.81%和80.09%,成为了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在线学习模式对学生自律、自控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身心状态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也是一大影响因素,绝对人数高达254人,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如何调节身心状态,沉住下心学习,积极做运动,适时远眺,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Table 8. Influence of personal status on online learning

表8. 大学生自身状况对线上学习获得感的影响

4. 对策建议

4.1. 大学生应调整认知、重塑自己

1) 改变传统观念,适应线上教学模式

大学生自身应该尽快转变心态,对线上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这个暂时无法改变的状况,让自己尽快适应线上教学,提高线上学习获得感。首先线上学习既是当前疫情形势下教育系统的积极应对之举,也是实现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契机;其次“互联网+”发展势不可挡,数字经济、知识经济成为了新引擎,大学生应尽快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充分汲取知识,携手攻克难关,为助力祖国未来发展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

2) 加强自我监督,保持规律作息

大部分大学生都知道自己自控能力较弱,而线上学习需要较强的自控力和自律力,所以大学生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做好自我监督:做一个日程计划表(做好相应奖惩措施);观看阅读积极向上的节目和文章激励自己努力奋进。当然,自我调节也很重要,面对疫情威胁,我们需要有健康的身心状态。规律作息,加强自身对于各种情况下的自我调节能力尤为重要;要更多的关注自身健康,掌握必要的防疫知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尤其注意居家运动,做好周期性锻炼计划。

3) 合理利用外力监督自己

合理利用外力资源提高线上学习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之一(详情见表9)。大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在线特色打卡、课堂定时测试、课下留堂作业等监督自己;也可以寻找学习伙伴,一起学习进步,每天互相提醒对方健康打卡、课堂签到、课后作业等,分享日常趣事,活跃疫情期间枯燥乏味的生活;还可以让家长监督自己注意学习,适当安排一些利于放松心情、缓解疲劳的课后活动。

Table 9.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o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achievement

表9. 外力因素对提高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

4.2. 教师应关注学生诉求,提升教学效果

1) 增加师生互动,增进知识理解与内化

本次研究发现,在线上学习中大学生更渴望和教师产生互动。如:希望老师打开可以摄像头,让课堂有更灵动的互动;希望老师们可以在课间放音乐、或者小视频等活跃课间氛围。教师可在课堂中尝试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希望采取录播 + 直播的线上教学方式,录播时老师可以一边放录播视频一边在需要强调补充的地方开麦讲解,有需求的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如此尽可能减少上课期间播放视频的枯燥感,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看录播视频回顾课堂知识。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打卡、随机点名、定时答疑、等特色互动,可以适当进行课堂知识以外的知识延伸,以弥补过多的理论教学给同学们带去的枯燥感。

2) 调整线上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时应匹配学生的需求

线上教学主要围绕学生展开,老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班级的特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对教学方式做出一定调整。教学资源的及时分享对学生预习与复习知识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资源,如课件、习题、相关阅读材料和视频等方面能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激发学生形成学科思维。大部分学生表示直播互动效果更好,选择“直播 + 录播”的教学形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专题复习、作业评讲等则可以采用录播教学并把录播视频放在学习平台上,方便学生后期进行期末复习查阅。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降低学习难度。在教学进度方面,教师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进度,不上满堂、不赶进度。在课后作业方面,客观性与主观性作业都要适量,尽量减少刷网课视频的数目或者延长平台截止时间,只有适量的作业才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详情见表10

Table 10. College Students’ demands for online learning

表10. 大学生对线上学习的诉求

3) 增强线上教学技能培训,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学生反映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因不太熟练教学软件操作而耽误了上课时间,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上学习体验感,故教师,尤其是对教学软件运用不熟练的老师能接受操作技能培训。通过线上培训帮助老师掌握使用教学平台的技能,支持老师线上教学方法和技术研修,鼓励老师间的进行线上教学经验分享,塑造良好教师角色,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 [7]。同时,各大高校可设立线上教学保障组,最大程度解决教师线上教学遇到阻滞的问题,保障线上教学顺畅进行。

4.3. 校企协同合作,提升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

为改进线上教学,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更为提升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我们既要进一步激发“高校主导、大学生积极主动作为”的作用,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其一,通信运营商应加强技术支持,提升网络流畅度,适当给予师生特殊优惠,做到“提速降费”。同时,在线学习平台或者软件运营商也要加强技术支持,解决软件漏洞,尽量减少因使用人数过多产生的网站崩溃问题所导致的学生学习获得感降低。其二,教育部应出台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具体政策,提出明确要求并落实。其三,各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引领师生参与学校高质量线上教学的责任,制定线上教学标准,组织线上教学督导,进而保证教学质量不滑坡。其四,高校老师应从优质教学(学习)资源的准备、教学内容与管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及时做出调整改进,促进线上教学。其五,大学生需要提高自控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线上学习并从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规划与自我发展。最后,家长们应该相信学校和老师,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为大学生线上学习提高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信通过各方合力,大学生线上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学习获得感必能有效提升。

5. 结语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助推“中国梦”的庞大力量,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人力资本基础。线上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常态化方式。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势必与其对知识理解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及有效的生涯规划能力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发现因为学习环境较差、自身自控能力低、师生互动少、学习资料分享不及时等,大学生普遍都认为线上学习效果没有线下好,所以提高大学生线上学习获得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本次研究存在调查样本较少、研究方法不够丰富,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的问题,故今后的研究会增强在调查方式的选择,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好的研究成效。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终端的“对分课堂(PAD)”(JG2018-54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网信网, 2020-4-28.
[2] 邬大光. 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调查报告[R]. 厦门: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出品, 2020.
[3] 朱永新. 面对危机的教育反思[J]. 人民教育, 2020(7): 16-19.
[4] 蒲水涵. 两会热议: 上网课不用视频 李晓明委员有妙招[EB/OL]. http://pkunews.pku.edu.cn/ztrd/jjlh2020/df7e85da8bf340ad87dd852add00bc84.htm, 2020-05-25.
[5] 张惠娟. 课堂不止于学校学习不止于教室——全国政协委员王欢谈史家教育集团疫情期间的教育探索[N]. 人民政协报, 2020-04-08(05).
[6] 李萍, 唐琪.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得失几何[N]. 中国教育报, 2020-05-26(6).
[7] 教育部, 财政部. 实施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行动[N]. 教师报, 2020-03-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