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和我的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Me and My Motherland”
DOI: 10.12677/AE.2020.102018, PDF, 下载: 1,199  浏览: 3,649 
作者: 邓茵邻*: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Me and My Motherland Patriot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摘要: 本文从《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及饱含家国情怀的歌词出发,阐述了歌曲的群众基础与传唱价值。分析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引起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并简要探析了爱国主义音乐走进校园的必要性。
Abstract: Based on the “me and my motherland” phenomenon, from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the song and the lyrics full of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we expound the mass foundation and singing value of the song. We analyze the patriotism of the masses caused by the flash of “me and my country”, and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patriotic music entering the campus.
文章引用:邓茵邻. 浅谈《我和我的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J]. 教育进展, 2020, 10(2): 110-11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0.102018

1. 引言

快闪文化2003年兴起于美国,是互不相识的闪客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独特的艺术行为开展的通过社交网络传播的群体性活动。十多年来,快闪文化以其艺术形式的公益性、正能量在各国迅速蔓延 [1]。2018年末,由中央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的大型快闪文艺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从2月3日至2月10日在央视新闻频道连续8天播出 [2],获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短短几个月全国掀起了模仿的热潮;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全世界的中华儿女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共鸣,《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无疑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2. 词曲《我和我的祖国》创作背景赋予歌曲的时代价值

与大多歌曲作品不同,《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目,再填词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面对多元的文化交流,人民的思想不断解放,但国民心中对祖国的赤诚和热爱是亘古不变的。秦咏诚抓住了时代特征,把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热爱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本着文艺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方向,1985年秦咏诚把《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子谱写完成,历时半年之久,张藜谱写完成《我和我的祖国》歌词。张藜填词的灵感来源于他在广西出差时面对的苍翠峭拔,巍峨连绵,碧波涟漪的情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心旷神怡,他毅然被祖国的大好河山沉醉 [3]。触景生情的张藜感受到了自己与祖国的一切紧密相连,难舍难分,所以灵光一现的写下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点睛之笔。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作品联袂了秦咏诚和张藜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铭心镂骨的情感归宿,礼赞祖国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时代赋予它特殊的时代价值。今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每当音乐响起,熟悉的旋律总能让大众心弦拨动,热泪盈眶。新时代人民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是对祖国母亲的真诚祝愿。

3. 从词曲中简析《我和我的祖国》的群众基础与传唱价值

《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婉转动听,起伏有致,填词大气简洁恰到好处,词曲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温情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我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我和我的祖国》首段把祖国比喻成温情脉脉的母亲,拉近了国民与歌曲间的距离,哼唱时直达心灵;次段把祖国比喻成大海,深情辽阔,博爱包容,海与浪花相互依存。时尚大气的创作,运用第一人称,增强了传唱者的代入感,词曲中浓郁的爱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家国情怀一脉相承,传唱者更易于投入情感,从而扩大传唱范围和群体。爱国主义是歌曲的主旋律,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我和我的祖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传唱价值。

4.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的时代精神

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来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日益加深,为以艺术形式巩固爱国热情提供了创作契机。《我和我的祖国》以爱国主义贯穿始终,依托祖国的历史优秀文化,歌唱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与祖国母亲的春晖寸草之情。

作为中国公民,爱国既是本分也是责任。爱国主义是人民热爱、忠诚、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习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用歌曲作为爱国主义的表达形式,相对于传统的说教而言更具有时效性和渗透性。歌曲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尤其在当今网络时代,传播方式更具有灵活性。以快闪的艺术形式加入表达的画面感,在歌曲的自然流淌中随着优美的旋律,使听众产生思想共鸣,从而加强了听众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实现思想上的正能量启迪,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潜移默化地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激发起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

(一) 《我和我的祖国》在大街小巷传唱

献礼新中国70华诞,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快闪选址我国8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首都国际机场、广东深圳北站、海南三沙永兴岛、福建厦门鼓浪屿、四川成都宽窄巷子、湖北武汉黄鹤楼、广东乳源新时代文明中心、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每个地点在拍摄中都融入了富含地方特色的独特元素。画面的切换不断激荡起人们心中爱国主义的层层涟漪:思乡赤子盼望团聚的似箭归心、温馨和睦家庭共同守岁、跨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橘子洲头毛主席雕塑……务农群众,清洁工阿姨,广铁职工,青年学生,白衣天使,创业青年,新闻主播,人民子弟兵,科研群体等有代表性的各界群体的传唱者,深情款款的歌唱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这是人世间最真挚,最深层持久的情感。短短几个月全国掀起了模仿的热潮,《我和我的祖国》在大街小巷传唱,响彻大江南北。习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我和我的祖国》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激发了自古以来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爱国情,在声势浩大的爱国和声中凝聚爱国共识。

(二) 激发广大人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硬核力量

爱国主义的情感总能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的精神筑构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各地各组织《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文化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浓缩集于开放包容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形式中,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心潮澎湃。人民群众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璀璨的民族文化,筑牢广大人民的家国情怀,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爱国主义历来是炎黄子孙的中华心,中华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给人民群众营造了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讲到“我们为共和国成立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大江南北披上红色盛装,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和我的祖国》在大街小巷传唱,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齐心逐梦,齐心筑梦,齐心圆梦,广大人民群众“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爱国主义硬核力量在经久不息的传唱声中筑牢,激励着人民群众将热情和力量投入到支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

6. 从《我和我的祖国》热播效应分析爱国主义音乐走进校园的必要性

音乐来源于心灵深处,没有国界之分。爱国主义歌曲歌颂祖国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情感处理巧妙,措辞凝练,旋律优美。“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通过歌曲描绘常见的景象,富含生活气息,使听众有更强的画面代入感,仿佛情景浮现眼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直接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爱之情。爱国主义音乐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奋人心,旋律直击心灵,凝聚人心,鼓舞志气,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将爱国主义音乐有目的有计划引进校园文化,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5]。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强调“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校园中常规教育与以音乐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为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使爱国主义成为时代最强音,真正深入人心。所以,爱国主义音乐走进校园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凌达. 节庆文化与国家形象传播——以快闪“我和我的祖国”为例[J]. 对外传播, 2019(10): 14-16.
[2] 张腾方.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节目的互动传播[J]. 青年记者, 2019(20): 82-83.
[3] 武文笑. 《我和我的祖国》: 演绎血脉相连母子情深[J]. 党史文汇, 2019(10): 40-44.
[4]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编写组.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5] 王振瑜, 魏聪. 爱国主义歌曲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 智库时代, 2019(47): 151-152,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