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Dalian
DOI: 10.12677/IJE.2020.91009, PDF, HTML, XML, 下载: 674  浏览: 1,69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永慧, 汪佳玮, 刘淑华*: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系,辽宁 大连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措施Tourism Development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摘要: 本文围绕大连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分析大连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怎样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案与措施。现代旅游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和完善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旅游业发展。大连位于黄海和渤海之滨,它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仍有一系列关于环境的问题随之而来。为了协调和发展旅游业,本文主要分析了大连市旅游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环境保护对策,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dalian city, and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dalian city while devel-oping tourism. Modern tourism is the product of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alian is located on the shore of Yellow Sea and Bohai Sea, and it has goo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also produced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but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rder to coordinate and develop touris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in Dalian,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文章引用:刘永慧, 汪佳玮, 刘淑华.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J]. 世界生态学, 2020, 9(1): 66-70. https://doi.org/10.12677/IJE.2020.91009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最强大的产业之一。旅游综合了反映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这也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经济、环境、社会等带来一系列的正负影响。在旅游业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往往只关注旅游业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综合利益的研究。尽管他人认识到旅游业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却仍旧如此,不在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旅游业的发展破坏了旅游环境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作为东北甚至全国的典型旅游城市,通过对大连地区旅游环境的深入研究,对我国旅游管理和旅游科学相关理论的丰富具有重要意义 [1]。

2. 大连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 大连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国务院确定大连为沿海开放城市后,经济提升迅速,旅游业也在此期间趁机发展起来,大连市政府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 [2],对外开放出现了新局面,快速发展。2017年,据大连市旅游局统计,大连市共接待游客8517.9万人次,同比增长10.08%;实现旅游总收入1280亿元,增长12.8%。此外,服务业也大力增长起来,而旅游业恰恰占了服务业很大一部分。新建成的旅游综合体,酒店,水疗中心和50多个重点旅游项目,总人民币投资360十亿;升级6个旅游特色街区;签订旅游项目17项,形成20种类型的旅游休闲产品体系、50条精品旅游线路等。全市旅游业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大连入选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是2017年最美丽的旅游目的地;是唯一荣获“2017年美丽城市景观”的城市;长海县荣获“全国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县”称号;2017年,金普新区荣获最美丽的旅游区;大连海盐世园荣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等 [3]。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大连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就业人口基数扩大,解决了就业难的重大问题;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入境,当地居民与其他地区联系密切了起来,促进了文化沟通、经济往来。但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旅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二) 大连地区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破坏生态环境

2014年以来,大连港共推出64艘邮轮,开启邮轮旅游新时代。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水上运动的兴起不仅侵蚀了海滩和海岸线,还影响着珊瑚礁中的海洋生态,如海洋生物和鱼类等。泄漏的石油污染也会污染水体,甚至会传播威胁水体中有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参观者进入旅游区后,交通密集度大大提高,所产生的尾气、二氧化碳,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有害气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2]。

2) 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生态环境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游客在游览景区过程中存在三种不文明的行为:第一,游客在游览景区过程中乱扔垃圾等污染公共环境;第二类是游客在游览时对设施的不爱护。例如,在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服务设施上雕刻涂鸦,践踏禁止进入,攀爬和采摘绿色区域,非法野餐,喂食、殴打动物等。当游客参观大连森林动物园时,他们总是喜欢收集各种野生动物产品,但这些做法严重威胁了野生动物的生命。

3) 过度开发旅游景区行为破坏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大连市政府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无作为,没有针对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规划的特定相应的行为准则,也没有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旅游资源的独立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低发展水平导致浪费与资源破坏。例如,大连温泉景区的建设问题,几家温泉相似且重复的发展,对温泉水的处理与浪费问题极其严重 [4]。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将破坏原始的景观环境,即所谓的“开发污染”。旅游业发展的实质是在原始风景名胜的自然景观基础上或在有必要适应旅游活动的发展时增加人造建筑。然而,许多旅游开发商仅考虑游客的审美特征,而忽略了项目建设与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景观环境的破坏。例如,大连新森林公园和保护区的各种新旅游设施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风景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地表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受到人工转化的严重影响,许多植被已经枯竭,空气被严重污染。

3. 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一)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对于旅游业景区的管理,我们应该以《环境保护法》和《森林法》为据,并补充其潜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管理进行遵守法律旅游资源开发许可制度 [5]。

目前而言,中国在森林资源系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我国旅游环境开发许可制度仍处在空白期,建立旅游资源开发许可证制度,建立产业准入机制,排除不当主体,既可以从源头上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又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社会收费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

1) 旅游资源预警及监测制度

根据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使用预警机制和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监视特定的旅游资源的机制,及时的把旅游资源信息的准确收集,并向有关当局报告检测结果。

2) 旅游资源轮休制度

旅游资源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受自然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影响很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建立旅游资源轮换制度,可以使旅游资源“休养生息”,恢复活力。可以采取限制进入旅游区和维持旅游资源等具体措施,以实现轮流休息的目的。

(二)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影响景区形象。因此,既然要创造一个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的旅游环境,那么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让大家保护景区的旅游环境。对于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名胜古迹来说,可以添加钢丝网保护层来保护景区,使游客能够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还保证重点文物和风景不受破坏;另一方面还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对旅游资源的自觉关怀 [6]。

1) 政府设立环境课堂

中国学校是每个人接受大部分教育的地方,提高环保应从孩子开始。在小学到大学的课堂环境中建立课堂,让市民从小就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小学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什么是环境,关于环境因素的一系列知识,要从学生时代开始了解,才能更合理的保护环境。如:在学校中,让学生以自我为单位进行开展宣传教育、集体捡垃圾、适当大扫除等活动;在高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现状,让家人、朋友,同学和其他同学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大学校园里,让学生参加主题会议、情景喜剧、研究课题等,以个人身份介入环境之中,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加强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既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又能使青年学生弘扬环境观念和环境意识,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2) 政府加强舆论宣传

政府抓住媒体的宣传,利用媒体工具清晰系统地解释公民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水和森林的利益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的环境现状,并激发了公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决心,使公民感受到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环境意识,结合日常生活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例如,可以在社区演讲、搞宣传,发行宣传小册子,播放视频电影宣传、公益广告等,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又了解环境的问题。让市民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从小事做起,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与稳定发展

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对旅游业稳定发展非常重要。从不同旅游区的总体情况,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最大游客数,确定特殊旅游景点控制的游客人数,可以提高旅游热点的票价,可以更好地利用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并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同时却又保障了一定经济效益 [7]。

1) 加强景区的服务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客流量

可以通过门票预售或分时度假等措施来合理控制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人数。首先,在景区最佳接待量的基础上,预售票可以有效地控制游客人数。二是采用分时制,一旦景区游客人数达到最佳接待量,将暂停售票措施,直至部分游客离开景区并允许新游客进入,使景区客流始终在合理范围内。花费时间才能进入的措施可能会导致无法进入风景区的游客不满意,需要提前通知,并仔细制定详细计划。

2) 调节游客的旅游需求,指导游客合理选择出游目的地

一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向游客发布景区交通、住宿、气候、接待能力等信息,预测未来旅游接待潜力,为潜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提供参考。例如,每到黄金周,就能在网络上搜索到关于大连各景区的旅游相关信息,为旅游者选择合适的旅游地点和转移游客的来源提供必要的指导;第二种是利用景区门票价格杠杆,调节和控制游客数量进入该地区。比如,实施双重价格,区分旅游旺季与淡季,在旺季时增加游客的旅游费用,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起到分流游客的作用;三是引导游客需求,加强旅游知识的宣传,避免盲目跟风。

(四) 生态旅游发展的时机

生态旅游是促进旅游业的一种新形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注重保护环境的特色旅游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8]。

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仅对地上环境产生影响,对于地下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自然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它建立在人、生物、环境协调发展、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原则之上。他们追求的目标不仅是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和发展自己,而且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不会对子孙后代的发展造成损害。大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是在国有林区的基础上开发的,由于操作的变化模式,从而提出了森林和环境问题的新思路,提高价值的再认识。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对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2)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发展规划,落实资源环境保护的理念,是发展成功的保证,也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规划旅游区的时候,要对旅游区内的相关资源进行调查,充分做好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活动。并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为了确保生态旅游环境的高质量,旅游区的建设必须遵循分类有序、有序发展的原则,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生态的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不采取破坏资源的发展形式。主张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材料,以风景为准体现自然之美,要对高污染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消费项目说再见。

4. 结语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做好环境保护,才能保持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维持生态环境不仅仅要靠政府干预、媒体宣传等,我们更应该做到从自身开始保持,在以身作则的情况下,共同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一分贡献,使得旅游业在未来发展得更快、更健康。

基金项目

本文受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201912026481)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宋瑞. 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2] 丁华荣.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J]. 经济视野, 2013(12): 21-23.
[3] 刘雁.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 25-27.
[4] 刘倩, 等. 我国环境保护的不足及完善研究文献综述[J]. 现代经济信息•社会科学Ⅰ辑, 2018(23): 279-280.
[5] 罗石莎. 森林公园环境责任行为研究[D]. 株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6] 罗文斌, 张小花, 钟诚, 等. 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5): 161-169.
[7] 杨颖. 产业融合: 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 旅游科学, 2008, 22(4): 6-10.
[8] 朱葛, 李悦铮, 江海旭.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8(9):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