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视角下中西媒体关于“中国梦”新闻报道的比较
A Comparison of News Report about Chinese Drea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DOI: 10.12677/ML.2018.63046, PDF, 下载: 1,166  浏览: 3,940 
作者: 张 悦, 李红霞: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关键词: 新闻报道中国梦语用预设触发语News Report Chinese Dream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摘要: 新闻报道是人们了解世界局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来源,它代表和体现的是不同的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以“中国梦”在中西媒体中的报道为例,从语用预设角度挖掘新闻话语中隐含的预设特征及其功能,剖析不同的政治立场反映出的不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预设触发语,揭示新闻报道是如何隐性表达行文意图以及行文作用,旨在帮助读者获取更多语用预设的动因,辩证地对待媒体的新闻报道。
Abstract: News repor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situ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represents and embodies different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ideologies. Taking news report about Chinese Drea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a as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un-derlying presupposition features and functions in news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discovers how different political positions reflect different ideologies. By analyzing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it further reveals how news reports implicitly express the intention and function of writing, aiming at helping readers get mor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and understand news reports critically.
文章引用:张悦, 李红霞. 语用预设视角下中西媒体关于“中国梦”新闻报道的比较[J]. 现代语言学, 2018, 6(3): 415-420. https://doi.org/10.12677/ML.2018.63046

1. 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和新闻报道也与日俱增。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并在之后的历次讲话中完善了“中国梦”的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使“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的核心话语之一 [1] 。中西方媒体也随之展开了对“中国梦”的相关报道。这些报道都无一例外地围绕“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但其背后反映出的是中西方不同的意识形态。有一些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还直接将“美国梦”和“中国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尤其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当选后在2017年4月和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会晤时,双方再次重提“美国梦”和“中国梦”,极大地引起国内外对“中国梦”的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中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分别从中西方主流媒体网站选取15篇自2013年至2017年关于“中国梦”的新闻报道,西方报道主要来自BBC、CNN、The Economist、The Guardian、Reuters、The Washington Post等;国内报道主要来自China Daily、Xinhua News Agency、People’s Daily、ENGLISH.GOV.CN。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出发,对收集到的新闻报道中的情态动词、连词、疑问句、含蓄动词、副词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新闻话语中隐含的预设特征及其功能。

2. 语用预设的理论框架

“预设”这一概念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Gottlob Frege在其《论涵义和指称》一文中提出。“预设”,又称为“前提”或“先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是说话的人为了保证语句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对语用预设的理解和定义有三种:1)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作的设想;2) 语用预设是施行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3) 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 [2] 。Jackendoff把语用预设看成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背景知识 [3] 。

语用预设的特征历经发展,不断完善。何自然首先提出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和合适性 [4] ;之后陈新仁认为语用预设还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特性 [5] ;在此基础上,计道宏把语用预设置于具体的对话情景中讨论,总结语用预设主要具有共知性、合适性、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和可取消性 [6] 。其中合适性和共知性作为语用预设的两个基本特点,可有效保证交流顺利进行。由于预设是说话人熟知的信息,因此具有单向性。在语言交际中,“因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语用预设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思想,带有一定的评估性,体现了说话人的视角” [7] 。因此,主观性主要是通过说话人要传递的思想内容和个人视角体现的。语用预设的“隐蔽性则指预设对于原句来说是隐含的,而不是明说的,是附加的信息” [8] 。语用双方对这种信息拥有共同的背景知识,因此在特定语境下可通过一些词汇和语气推测出隐含的言外之意。

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s)是形成预设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产生预设的特定词语或句子结构。Levinson列出了预设触发语的13个类型,即确指描述语、叙实谓词、蕴涵动词、改变状态动词、反复词语、判断动词、时间从句、分裂句、隐性分裂句、比较和对照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反事实条件句和疑问句 [9] 。国内学者何自然把预设触发语分为三大类,即动词类(含蓄动词、叙实动词、状态变化动词、评价动词),限定性结构或修饰性词语,短语和从句 [4] 。本文主要从词汇和语气两类预设触发语分析和比较中西新闻报道的差异。

3. 语用预设在“中国梦”新闻中的体现

3.1. 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

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中,语用预设的隐蔽性、共知性和主观性体现的较为明显,通过运用疑问语气,和“美国梦”的对比以及转折连词“but”等触发语来体现预设的功能。

3.1.1. 隐蔽表达对“中国梦”的态度

“语用预设的隐蔽性指预设对于原句来说是隐含的,不是明说的,而是附加的信息” [8] ,可通过敏感词和语气委婉地表达。疑问句作为预设的触发语通常含有隐含的意义。在外媒新闻的标题或者正文中疑问句的频率很高,尤其是涉及到“中国梦”的内涵时,多以“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可以实现么”之类的疑问语气引出。例如:

例1) Who is dreaming the Chinese Dream? (The Guardian)

例2) So what about people’s dreams in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China? (BBC)

例3) What is Chinese dream? (CNN)

例4) Is Xi Jinping’s “Chinese dream” a fantasy? (CNN)

例5) Is President Xi Jinping’s Chinese dream fantasy or reality? (CNN)

例6) Is the Chinese Dream achievable for all? (BBC)

例7) Is there a Chinese equival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BBC)

例8) Is 2013’s Chinese Dream like the 1960s American Dream? (BBC)

类似的问句在The Guardian、CNN、BBC的报道中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疑问句的功能本身是表示疑问的,需要寻找有效信息和确定答案。此处疑问句又分为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在上述列举的8个问句中,前3个是特殊疑问句,预期答案是对中国梦的内涵的解读。这里对中国梦的内涵直接发问,隐蔽意义是西方希望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掌握中国发展动态,也间接表明中国的发展不断得到西方的关注。而后5个例句是一般疑问句,预期答案则是肯定或者否定。看似简单的一般疑问句,其涵义却不一般,它们隐蔽地传递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梦”所持有的态度,包括两层含意的理解:一是直接针对“中国梦”的具体细节发问,希望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发展;二是“中国梦”能否实现和实现路径目前仍然不确定,媒体隐蔽地把这些对“中国梦”的疑虑传递给读者。而这些态度的背后,则反映出西方国家深层次的、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即对中国特殊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认同,以及长期泛滥的“中国威胁论”。

3.1.2. 利用对“美国梦”的共知性解读“中国梦”

语用预设的共知性是指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交谈双方都能理解、都可以接受的背景知识。在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往往和“美国梦”联系在一起。其中,有些是和“美国梦”相比较,有些则只是提及了“美国梦”,重点仍在介绍“中国梦”。例如:

例9) Is there a Chinese equival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BBC)

例10) Is 2013’s Chinese Dream like the 1960s American Dream? (BBC)

例11) But whether China of the 2010s is really the America of the 1960s comes down to the hopes and dreams of its people. (The Economist)

例12) Similar, in some respects, to the so-called “American Dream”. But the truth is that the Chinese Dream, in Xi’s conceptualization, differs from many others, including the American one. (The Economist)

例13) The Chinese Dream for these graduates is similar to what young Americans have dreamt of for decades. (Reuters)

例14) Why the “Chinese Dream” Differs From the American Dream. (TIME)

在上述报道中,多以“美国梦”作为共知条件来介绍“中国梦”。“美国梦”提出较早,在西方世界里熟知度很高,反映了美国在其思想和价值观输出上的强势,这与其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西雅图的演讲中也提到了“美国梦”,《时代周刊》在报道时直言习近平总书记宣传“中国梦”时也提到了“美国梦”,路透社认为这可能会帮助习主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和获得认可(That may have helped his audience identify with him)。

当然,虽然大部分都是凭借“美国梦”的共知性引出“中国梦”,但也出现了“中国梦”和“美国梦”正面交锋的情形,尤其是在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双方在一次会晤时重提了“中国梦”和“美国梦”。美国前议会成员提到了特朗普上任重振美国梦,关键问题在于何时能够将“中国梦”击败,击败后又如何(“The question is when Trump’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hits Xi’s ‘Chinese Dream’, what’s the result?”)。这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的碰撞。

3.1.3. 主观性下对“中国梦”的判断

“语用预设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思想,带有一定的评估性,体现了说话人的视角”。往往通过一些情态动词,程度副词,和转折连词表达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主观认识。例如:

例15) You’ve probably heard of the American Dream. But what about the Chinese Dream? (CNN)

例16) You may be surprised how similar they are… (BBC)

前面已讨论过“美国梦”是共知基础,此处的“probably”和“may”更是微妙地通过不确定性描述反映外媒对“中国梦”的陌生和质疑。当使用到情态动词或副词表示不确定时,通常和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有关,暗含着个人的主观判断。Halliday指出情态成分的介入常常说明说话者对所言说的内容心存疑虑 [10] ,这里使用“probably”和“may”以温和委婉的方式表明了“美国梦”的熟知度和“中国梦”的相似度。运用不确定性词汇,反映其主观预设是即使读者对“中国梦”的内涵并不像对“美国梦”那般熟悉,但仍凭其主观性认为“中国梦”和“美国梦”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此外“but”这一转折连词在外媒对“中国梦”的报道中出现频率也非常高。本身“but”是一个强势预设触发语(strong trigger) [11] ,蕴含转折的逻辑关系。“逻辑思维通过语言载体表达和传递,在书面语篇或言语交际中呈现出来” [12] ,其引导的句子往往蕴含着比前文更重要的信息。例如:

例17) A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China should be a land of opportunities for its people, but actually it appears to have become a land of anger and despair fo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ese. (Reuters)

例句17)前半句说繁荣富强的中国应该是人民机会的沃土,但是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愤怒和绝望。“but”一出现,前面的美好愿景,也就是对“中国梦”美好的预设就被取消或者撤回了。

可见西方媒体总是在其强烈的主观性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梦”,并有意识地通过语言用词等方式将这种认知传递给读者。

3.2. 中国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

中国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更加注重语用预设的合适性,通过运用陈述语气和抽象名词强调宣传效果,彰显民族自信心和树立大国形象。

3.2.1. 陈述语气彰显信心

相较于外媒对“中国梦”报道的疑问语气,中方媒体在报道中则选择运用陈述语气,而且,陈述语气的描述多运用确定性描述并借助祈使句的祝愿功能,表明中国当前对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充满信心。例如:

例18) 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2014新年贺词);

例19)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

例20) 国家主席习近平号召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日报网)。

以上例子句式工整,语气坚定,是对中国目前取得成就的大力肯定和未来新时代“中国梦”实现的美好期望,蕴含着“中国梦”渊远的历史根基和清晰的行动路径。

3.2.2. 运用动词和抽象名词体现合适性

国内媒体的新闻报道不需要考虑和读者的共同的背景知识,中国人民对“中国梦”十分了解,不用像在外媒新闻报道中一样引用“美国梦”,因此“美国梦”没有出现在中国新闻媒体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媒体中“中国梦”往往和“实现”同时出现,多使用高频的实现词。以“实现”这个动词作为触发语并且结合陈述语气,强调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除了动词“实现”的高频使用外,出现的更多是抽象名词。例如:辉煌、梦想、公平、正义、智慧、风采、改革、理想、信念、挑战……这些抽象名词都蕴含正向的、积极的意味,充分表达了中国飞速发展的肯定和对光明未来的展望,在语用预设下发挥了合适性的功能。

4. 中西媒体对“中国梦”新闻报道差异分析

通过对中西方新闻媒体关于“中国梦”的比较分析,从语用预设角度对新闻语篇进行解读,发现中西方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对“中国梦”持有不同的认知态度。

西方媒体通过疑问句、表示不确定的情态动词和副词、确定性的描述词以及转折连词“but”作为预设触发语,隐蔽地表达了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警惕和对“中国梦”的疑虑,凭其极强的主观性对“中国梦”进行判断,有意误导读者,歪曲事实。同时,总是借对“美国梦”的阐述,利用共知性对比分析中国梦的内涵,实则是将日渐崛起的中国和超级大国美国进行暗中较量。

而中国媒体考虑到新闻的时代要求和使命,更注重预设的合适性,通过陈述语气和抽象名词肯定中国目前取得的成就和对未来的展望。对内希望鼓舞人民士气,增强信心,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对外则希望客观介绍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国梦”的追求,树立大国形象,展现发展风貌,彰显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这些差异恰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所在,因此我国媒体应在语言使用上有所侧重,将客观事实转化成语言事实去解构西方媒体建构的中国刻板形象,真正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13] 。

5. 结语

新闻媒体除了要呈现客观事实,报道新闻事件外,有时为了吸引受众,扩大社会关注度,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倾向性。这种主观性和倾向性可通过新闻报道中的语用预设反映出来。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触发语和功能的角度,对比了中外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展现了双方截然不同的特点和态度,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深层次差异。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梦”时所用的疑问语气和确定性描述词以及情态动词,都隐蔽地表达了对中国发展的警惕和对“中国梦”实现的疑虑。而这林林总总的针对中国的歪曲论调,都需要中国媒体给予坚定有力的回应。对此,中国媒体通过陈述语气和抽象名词,展示了复兴中国的坚定信心,彰显了社会主义大国风范,也有效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力量。鉴于语用预设在新闻报道中广泛存在,我们有必要通过深入分析其预设的心理基础,揣测其行文意图,以便能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做出更加辩证、理性的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 苗兴伟. 未来话语: 中国梦的话语构建[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 23(1): 24-28.
[2] 何兆熊, 何自然.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81-283.
[3] 熊永红. 虚假语用预设及其认知解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 18(3): 34-37.
[4]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65-67.
[5] 陈新仁. 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J]. 修辞学习, 1999(1): 38-39.
[6] 计道宏. 预设的语用功能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 2011(5): 101-103.
[7] 郗倓娉. 广告语翻译中的语用预设[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21(2): 125-128.
[8] 魏在江. 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28-30.
[9] Levinson, S.C. (2001)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181-184.
[10] 彭漪, 柴同文. 功能语篇分析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131.
[11] Jayez, J. (2015) Weak and Strong Triggers. Studies in Theoretical Psycholinguistics, No. 24, 173-190.
[12] 郭亚东. 商业广告中否定策略的认知语用探析[J]. 沈阳大学学报, 2017, 19(5): 623-626.
[13] 韩艳方, 陈令君. 及物性系统与中国形象建构——基于语料库的中西方“中国梦”新闻语篇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1):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