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An Exploration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Practice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4.132051, PDF, HTML, XML, 下载: 165  浏览: 360 
作者: 何 易, 张齐武: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价值Marxism Practical View Values
摘要: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以实践为核心概念,从实践的维度,对实践及其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刻阐释,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而且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找到了人类与自然统一的现实基础,阐明了主体与客体、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于指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现实价值。
Abstract: The Marxist concept of practice is a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of pract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beings from the dimension of practice with practice as the core concept, which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basic ideas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Marxist concept of practice not only embodie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also provides rich ideologi-cal resources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olving the complex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Marxist concept of practice is both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materialist epistemology and the enric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arx’s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 Marxist concept of practice has found a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unity of mankind and nature, eluci-dat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and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 and is of practical value in guiding mankind to coexist harmoniously with nature.
文章引用:何易, 张齐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J]. 哲学进展, 2024, 13(2): 338-34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2051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从不同的维度和文本审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要把握一条主线,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不是单一肤浅的,而是博大精深的。立足经典文献,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再解读,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需要。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所处的社会现实,通过对以往哲学家实践观点的继承与批判,历经反复思考,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提及或阐释过实践观。然而在不同的文本中他们对实践观的论述有时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选择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本进行再研究,对厘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动态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1. 初步提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根本出发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诞生地,里面体现的科学实践观的雏形既不同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又不同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开辟了“新唯物主义”的新道路 ‎[1] 。《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为总结自己的思想中,马克思研究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对象化活动不是精神的外化,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观点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劳动异化学说。在异化时代,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压榨其剩余价值,贫穷的工人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劳动力,他们无计可施,长此以往下去,工人不仅生活质量下降,生命也岌岌可危,最终导致正常社会模式失范。马克思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考察,他认为在理想状态下工人阶级在自然界的实践应该使他的现状日益富足,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恰恰相反。从现实的生产实践来看,劳动不是人们主动创造的劳动,而是人与自身相分离的东西,也就是人从事生产劳动是违背自己主观意愿的,是受动的,人们在劳动中没有得到满足,亦没有寻找到快乐,得到的是人们自身的丧失,使得生产活动与劳动者之间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剥夺了人的自由,完全背离了类本质的实践,使人和他的类本质异化,这实质上是全面异化的开端 ‎[1] 。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之间对立的分析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完全异化的结果。人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与动物是有区别的,动物直接实践自己需要的东西,是片面的实践,而人的生产实践应该是全面的、能动的、自由而自觉的实践。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异化追求作为人的类本质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雏形。

马克思指出,“劳动不仅是人的本质,而且是整个所谓的世界的历史,不外乎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 。马克思所要强调的是,人类通过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全部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以及物质基础都可以从生产劳动中得到答案,仅仅是劳动,马克思的论述是十分深刻和有意义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识到劳动就是实践,用人的劳动去解释历史及其上层建筑等问题,同时也佐证了实践具有巨大的物质力量。

2.2. 正式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式确立,同时也贯穿全文的始终。在《提纲》中,马克思讲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事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3] , p. 57)。这段论述包含深刻的意义: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实现,离开了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就不可能发生。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在这一层面上,马克思进一步阐释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上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3] , p. 56)。这在本质上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出发,对以往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批判,认为哲学研究不能脱离人的现实性,尤其不能脱离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而纯粹地研究哲学问题。另外,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人本身对教育和环境的改变以及直观者是实践的人这两大根本属性,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恰好强调了这两点。

2.3. 发展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9月至1846年5月。该著作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和成熟。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实践概念,而是用“交往”“生产力”“生产”“生产关系”这些原本属于经济学的术语代替。马克思指出,人类生存的前提必须是要能够生活,必须要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吃穿住行以及其他一切的物质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3] , p. 54)。在生产过程和活动区域内所表现出来的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关系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过程中完成,这种经济活动就是实践的具体表现。随着生产力提高以及劳动工具的使用,人们的实践活动形式也会发生改变,人与人之间开始相互传授经验,互相学习,沟通交流变得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也会因此而变得扩大和多样 ‎[4]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实践观贯穿到整个人类经济活动中,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是实践活动,但又无处不在的体现着实践观。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内容

3.1. 实践决定认识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5]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其中,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和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任何理论都不能脱离实践而孤立存在,任何理论都必须扎根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之中。实践不仅决定了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过程,也决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上和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各级政府所组成的结构”( ‎[6] , p. 617)。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6] , p. 587)。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真正伟大、真正合理、真正完美之物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之物。这就是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离开实践谈理论或离开理论盲目进行实践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3.2. 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和历史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毋庸置疑,实践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6] , p. 623)。所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因为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水平进步才呈现出不断向前的发展趋势。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离开生产和交往的现实条件,孤立、抽象的看问题的错误观点,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科学的考察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深刻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当然,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出发视角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探索中获得的。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判断社会历史是否进步不可能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去寻求答案,因此,必须立足于人类现实世界,从物质生产与再生产中去寻求答案,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会随着生产力的变化不断调节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采取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实质就是人类自主实践活动的社会形式。

3.3.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以及人的占有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客观现实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能通过实践来完成。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世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7] 。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同时也束缚着人的本质,给人类制定了很多规则,限制了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要想能动的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劳动,即社会实践。比如,从过去的原始社会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从生理到习俗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农耕到今天熟练地掌握高科技,并利用高科技进行社会实践,人类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生活方式从过去的部落模式转变成今天具有一定规则的社会组织,人的社会属性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些无不源于实践。因此,在社会更新迭代中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要积极发展主观能动性,用学习到的知识为人类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不断掌握外部世界的变化,从而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哲学思想史上的一次突破。马克思基于对传统哲学的彻底清算,提出以现实的眼光看待实践,从主客体关系出发来把握实践,并将其引入认识论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实践的质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合理的界定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理解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界定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史和社会史看作一个辩证的演化过程。从实践出发理解了自然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路径,实现了自然观特别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的变革,对实践的意义或为主体性做出了系统的阐述,指出了实践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周围感性世界的影响 ‎[8] 。

参考文献

[1] 徐丹.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 30(4): 62-64.
[2] 马克思.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105.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 蒙晓旺, 王乐乐.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0(4): 56-59.
[5] 彭娇. 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交通大学, 2023.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89.
[8] 陈利文, 王建洲. 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1(1):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