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政案例”为载体的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Explor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Forensic Biology Cours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as the Carrier
DOI: 10.12677/ASS.2022.119544, PDF, HTML, XML, 下载: 637  浏览: 88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钟树荣*, 李 立, 聂胜洁, 郑鑫建, 周雪梅, 胡利平, 张秀峰, 刘林林: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案例Forensic Biology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摘要: “课程思政”是为了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本文通过充分挖掘“法医物证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idea which regards “moral education” as its fundamental task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hree qualities and education”. It is the basic tas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and 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By fully tapping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Forensic Biology” curriculu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文章引用:钟树荣, 李立, 聂胜洁, 郑鑫建, 周雪梅, 胡利平, 张秀峰, 刘林林. 以“思政案例”为载体的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9): 3972-397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9544

1.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2020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2]。

法医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损害、死亡、身份鉴识等问题,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的医学学科。即应用医学知识为司法实践提供科学证据 [3]。法医物证学是以法医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法医学分支学科。法医物证学主要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问题,为澄清案件事实或揭露犯罪提供线索,为刑事及民事案件的审判等提供科学证据 [4]。“法医物证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公平公正”的法治意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开拓创新”的科学思想等思政元素始终贯穿于整个课程。因此,在“法医物证学”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法医学专业的特点特色,通过分析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国家、社会、人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法医学人才。

2.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法医物证学作为法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法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解决婚生或非婚生子女抚养责任或财产继承、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失散亲人的寻找、未知名尸体的身源认定、强奸致孕案犯罪嫌疑人的认定以及揭露犯罪事实真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医物证学”课程不仅涵盖了广博的专业知识,也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思政元素,例如:“公平公正”的法治意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开拓创新”的科学思想等始终贯穿于整个课程。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掘“法医物证学”课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案例讨论分析、课外实践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法医物证学”课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做到润物无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思政元素融入的目标与方式

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5]。

纵观我国法医学的发展历程,从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编撰的《吕氏春秋·孟秋纪》,到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检验鉴定书格式《云梦秦简》中的《封诊式》,到三国时期谢承的《会稽先贤传》,再到世界上最早、最全面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这些都证明我国古代法医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6] [7]。我国宋代法医学领先于欧洲350余年,但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束缚,尤其是清朝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近代法医学的发展较为落后。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无数法医学前辈的艰苦奋斗下,我国法医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法医物证学也获得了飞跃式发展。经过我国法医物证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法医物证学专业从无到有,成为法庭科学最重要的专业之一 [3]。在法医物证学的教学中,通过对我国法医学发展历史的学习,剖析其根本原因,让当代大学生深刻体会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党的理论的先进性,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心入行动”。

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8]。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亲子鉴定是法医物证学的两大基本任务之一,其在打击拐卖儿童等案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97年山东聊城人郭刚堂2岁儿子郭新振被拐走,从此郭刚堂便骑着摩托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寻子之路。北到漠河,南到海南,郭刚堂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幸运的是,2021年发现郭刚堂儿子郭新振的线索,进行DNA亲子鉴定后,最终确认此人即为郭刚堂夫妇被拐24年的儿子郭新振。郭刚堂的寻子事迹被改编成著名电影《失孤》,感动了无数人。与此类似的还有《亲爱的》原型之一孙海洋夫妇。郭刚堂、孙海洋夫妇只是中国万千孩子被拐家庭的一个缩影。随着法医物证学的发展,尤其是DNA数据库,包括“打拐”DNA数据库和Y-STR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拐卖儿童的寻回率,同时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捍卫了法律的权威。在法医物证学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强调未来其从事的职业不仅关系自身,更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而砥砺奋斗。

3.3. 宪法法治教育

法医学的发展与法律制度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建立,我国法医学体系也逐步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法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法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或在公检法工作,或在与公检法有工作交集的司法鉴定机构、保险公司等工作,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大法治教育,使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法医物证学授课过程中结合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以及热点话题的讲解,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1994年,湖北省京山县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之后警方在离佘祥林家不远的河边发现一具无名女尸,身高、年龄均与张在玉相符,且有与张在玉相同的手术疤痕,但尸体高度腐败,面部特征已经完全无法辨认。同年佘祥林被认定为杀人凶手,并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反复上诉后最终被判15年有期徒刑。戏剧性的是2005年失踪的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又回到了京山县,“佘祥林杀妻案”被重新审理,佘祥林被判无罪,并获国家赔偿70万元。与学生一起梳理造成冤假错案的主要原因:第一,只是凭借身高、年龄、手术疤痕等就确认死者身份,没有法医物证的鉴定,缺少客观性与准确性;第二,迫于舆论压力,公安机关为尽快破案采取刑讯逼供。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这些案例,告诉学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国司法工作的内在追求和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采取多种有力举措,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等,在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法医鉴定是为司法审判服务的,法医鉴定主体、鉴定程序的启动、鉴定活动的实施及出庭作证等,都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整个法医鉴定活动都围绕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展开。通过案例中结合的思政元素,教导学生要知法、懂法、守法,要依法办案、遵守程序办案,树立法治观念,坚持司法为民。

3.4.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法医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医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外,还必须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法医物证学的整个教学环节中,都应该跟学生强调爱岗敬业、敢于吃苦、无私奉献等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讲授“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内容时,除了跟学生强调在进行现场勘查时一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要和学生强调一定要注意仔细勘查,不要放过犯罪嫌疑人可能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更不要把自己的DNA留到案发现场,误导侦查方向,要注意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帽子、鞋套等防止污染等。在讲授“STR自动分型”章节时,要告诉学生污染是影响STR分型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样本提取、送检以及实验室检测等每个涉及样本处理的环节都可能对样本造成污染。告诉学生要避免污染必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要穿着防护装备。样本提取、送检以及检测都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实验室要合理分区,实验器材严格隔离、消毒灭菌等,可以有效降低污染发生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细致严谨、求真务实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2012年9月10日,邻村的年轻小媳妇邓丽被杀害,卢荣新因讲不清楚自己身上的细小伤痕,被怀疑是作案时留下,被警方重点调查。而命案现场发现的锄头上竟然检出卢荣新的DNA,更加大了他的犯罪嫌疑。随后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对卢荣新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判处卢荣新死缓。期间卢荣新多次上诉。2017年1月6日,云南高院通过庭审,将原判据以定案的DNA鉴定意见、有罪供述、现场指认材料认定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依法宣告卢荣新无罪并当庭释放。卢荣新获得国家赔偿共60万余元。重新开始侦查时,专案人员将相关物证送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进行更权威的检测。结果竟然从被害人邓丽体内及贴身衣物上提取到除了她和丈夫韩军外第3个人的DNA,通过刑侦锁定了真凶:与死者邓丽同村的男青年洪树华。“卢荣新案”给我们很多启示:第一,公安机关采取有罪推定,采取刑讯逼供;第二,DNA检测实验室污染,导致锄头上检出卢荣新的DNA。案发现场发现的锄头经过一夜水泡和雨淋,本不应该还能提取到水溶性的DNA,有也应该是混合的,而不是连被害人邓丽的DNA都没有,反而只有卢荣新的纯净DNA。第三,该案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坚持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利用法医物证学的DNA技术,践行“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职业理念,促使学生立下“以科学捍卫公正”的职业理想。

3.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品质,爱国既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要求,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就需要将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融入法医物证学课堂 [9] [10]。

法医物证学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无数一心为公,为我国法医物证学事业的发展奉献终身的前辈,他们的奋斗经历就是对当代法医学子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如在讲解“血痕检验”章节时,给学生分享出生在日本,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放弃日本远大前途,怀着一颗建设新中国的赤诚之心毅然回国的法医物证学先驱——孔禄卿教授的事迹。孔禄卿教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缺乏良好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首创血痕血型检验、血痕种属实验。同样,在讲授“STR自动分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时,给学生讲述国产DNA检测试剂盒的发展历程。多年来我国在DNA检测试剂方面严重依赖进口,由此花费的巨额经费严重限制了我国DNA检测的发展。但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后,短时间内先后攻克了10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DNA检测试剂盒,推动了我国DNA技术发展和DNA数据库的建立 [3]。截止目前,涌现出了像基点认知公司、中德美联公司、阅微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苏博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研发出了一系列商品化的STR分型试剂盒,整体改变了我国试剂耗材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办案经费。除了试剂耗材外,国内开展DNA检测的关键设备全部依赖进口,针对“卡脖子”核心技术,相关单位通过警企合作的方式,在国产化DNA提取纯化及分型设备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 [3]。无论是首创血痕血型检验、血痕种属实验的孔禄卿教授,或是国产DNA检测试剂盒及分型设备的问世,都离不开家国情怀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将中国精神融入法医物证学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中国心、中国味、中国情。

4.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医学人才为目标,依照法医物证学课程章节内容,以“思政案例”为导向,利用网络平台,运用PBL、TBL和CBL等多种教学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践行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具体如下:

第一,课前主动预习。在课前利用学习通发布教学信息。例如,在讲授Y染色体STR内容时,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去了解“白银连环杀人案”历时28年,最终通过Y染色体得以告破。认识到坚持不懈、探索真相、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及维护人民利益、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制理念 [11]。与学生被动接受相比,学生主动花精力去寻找与课程专业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并学习体会其蕴含的思政元素,会对专业知识点和思政元素有更深的理解。

第二,课上点评和总结。课堂上,在讲授完专业知识后,对学生的课前任务进行点评,并让课前任务完成得比较好的优秀学生分享经验,最后对本次所讲授的专业知识连同包含的全部思政元素进行总结凝练。

第三,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课后通过学习通发布课后测评,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再次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点和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发布蕴含思政元素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在课外闲暇时间提升自己,让思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避免单一的学习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PBL、TBL和CBL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分组汇报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听取学生的课堂汇报和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政元素的挖掘情况。老师们最后对本次教学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总结凝练,帮助学生总结提高。举行专业课思政案例分享比赛,并设置奖项。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进行,学生设计包含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问题,老师进行回答。学生自主设计蕴含思政元素的专业知识问题,强化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 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12]。全面综合的教学评价是保障和改进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13]。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12] [14]。

探索“教学”并重、“师生”兼顾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的教学,除通常的课程评价方案中已有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评价指标之外,引入对教师政治觉悟、思想水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书育人能力等指标,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亦引入价值观、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等评价指标,并将其纳入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在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面,可以通过课后访谈、学生问卷调查、量化打分等形式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予以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督促教师改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方面,应探索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中,探索和形成多样化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学习评价和课程考核方案。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结合起来,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目前“法医物证学”课程的成绩构成是过程性评价占 30%,终结性评价占 70%。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包含学生考勤、实验报告、TBL教学、现场勘察、章节测试等维度。这些过程性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做实验的认真细致程度等,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形成宪法法制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终结性评价不仅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升,还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价值观导向、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及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要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考题,考查学生思政意识的提升情况以及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具有收获感、教师具有成就感的高效课堂思政教学 [15] [16]。

6. 总结

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法制素养等,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充分挖掘“法医物证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2020年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基于‘微视频’案例试题库的教考分离新模式研究”(2020- JY-Y-024)。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 教高[2020]3号.
[3] 刘耀, 丛斌, 胡丙杰, 主编. 中国法医学70年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4] 侯一平, 主编. 法医物证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5] 中国共产党章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6] 黄瑞亭, 胡丙杰. 中国近现代法医学史[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9.
[7] 黄瑞亭, 陈新山. 中国法医学史[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8]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人民日报, 2014-05-05(002).
[9] 王新亮, 张学亮.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蕴[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 38(3): 46-50.
[10] 黄亦君.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贵州高质量发展[J]. 理论与当代, 2022(3): 24-28.
[11] 郭聪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评价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 社会科学家, 2008(6): 128-130+133.
[12] 王喜英, 高原, 高顺起.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8): 72-76.
[13] 孟子敏, 李莉.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 2022(3): 51-57.
[14] 石慧.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法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太原科技大学法语教学改革为例[J]. 教育观察, 2022, 11(7): 39-42.
[15] 高春燕, 柳琳. 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 21(12): 27-32.
[16] 潘向强, 龙思祈, 苍宇杰, 李璟, 赵蓓, 张正彪.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基于学生视角地探讨[J]. 大学化学, 2022, 37(3):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