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Thought i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Its Value of the Times
DOI: 10.12677/ACPP.2022.113033, PDF, HTML, XML, 下载: 392  浏览: 1,803 
作者: 涂 曼: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儒释道儒释道文化生态思想价值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ulture Ecological Thought Value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熠熠生辉,经千余年依旧饱含哲理,其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经历史长河洗礼后对当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仍有启迪。为探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理,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当代生态文明体系,在实践上推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分别从“仁爱”的儒家文化、“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众生平等”的佛家文化三方面进行理论梳理。“仁爱”的儒家文化蕴含热爱自然的生态观,“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蕴含顺应自然的生态观,“众生平等”的佛家文化蕴含尊重自然的生态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使距今千年的古代传统思想在21世纪焕发生机。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发展、健全生态文明法制和促进美丽中国建设方面都有其时代价值。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splendid, and it is still full of philosophy afte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in it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re still enlighten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oday’s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fter being baptized by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traditional culture, enrich and develop the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in theor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my country 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nfucian culture of “benevolence and love”, the Taoist culture of “Tao law and nature”, and the Buddhist culture of “equality of all living beings”. The Confucian culture of “benevolence” contains the ecological view of loving nature, the Taoist culture of “Tao follows nature” contains the ecological view of conforming to nature, the Buddhist culture of “equality of all living beings” contains the ecological view of respecting nature, and the ecological though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ource of Xi Jin ping’s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brings the ancient traditional thought that dates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to lif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ecological thought i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has its time valu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ecological culture,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
文章引用:涂曼. 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探析[J]. 哲学进展, 2022, 11(3): 192-19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3033

1. 引言

儒释道文化始于北周时期,是“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统称,自此之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经隋唐时期各家融汇沟通、北宋时期相交成风,于明代之后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儒道释文化内容丰富,包含治国之策、修身之法、待人之则等方面,而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在培育正确生态观念、丰富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其价值。“儒释道思想所透露出的生态文化是华夏大地上最具有自然亲和力的文化,是依托炎黄故土环境紧密融入自然界的文化。” [1] 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有其实践意义。

2. 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2.1.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可以概括为“仁爱”。“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文化生态思想的凝练。“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阐述了世间万事万物起源于自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展现了儒家文化中热爱自然的生态观念,“时禁”则是在儒家文化生态思想指引下的方法论。

2.1.1.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各家对于生态的思考往往起源于如何认识自然,探究万事万物起源于何处而又归于何处,儒家文化中对此的看法则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天论》),这里的“天地”“阴阳”都是自然界的意象,讲的是万事万物都是天地阴阳变化的产物,自然界的交融变换塑造了万物的生化,其过程是自然而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则是荀子在认识到自然界的更迭变换孕育万物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有其规律,即“道”。儒家代表人物之中,荀子的生态理念较为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掘。所以在认识自然界之“道”的基础上,如何与自然相处?即“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即人的社会活动如若可以帮助天地养育万物,则可以与天地并列,也就是人在顺应天道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进行一定的改造,如若人类此种社会实践活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有其推动作用,则可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局面。

2.1.2.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在认识到自然之“道”后,儒家文化中的“赞天地之化育”则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境的准则,“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阐述了人应该热爱亲人而仁爱人民以至爱包括自然界在内的万事万物。“仁爱”理念。也经由爱亲人、爱人民到爱万物不断成熟“天人合一”,天人本是一体,人依赖自然界而生,理应遵循其“道”,爱自然之万物。这里的“爱物”始于对自然的尊重,基于对人自身能动性的发掘,归于对“天人合一”之境的追求。

2.1.3. “时禁”

在儒家生态文化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制定了体现“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禁”,反映了儒家文化对自然生态的理解由个人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上升到整个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状态,而《礼记·月令》则是体现儒家“时禁”文化的重要文本。《礼记·月令》全名为《礼记·月令第六》,是一本按照月令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其内容主张人类按照一定的遵循与规律来进行活动。其中在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在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孟夏之月“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等,此文本记录了古代人们在不同的时节进行不同的劳作活动,对于自然界的索取都有一个标准,在自然界自我修复范围内进行活动。“时禁”是中国古代儒家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儒家生态思想转化为具体措施制度方法论的重要体现。

2.2.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阐述了自然的变化发展遵循一定的“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指出了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共同体,“无为”则是道家生态思想文化影响下的顺其自然的方法论。

2.2.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家在思想理论上以“道”为最高范畴,道家文化都体现对“道”的遵循,在生态思想上亦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指的是人的活动遵循土地的变化,土地变化遵循天气的变换,天气的变换依赖于一定的规律,也就是“道”,而“道”又是自然而然的。此处老子运用了顶针的文法,精炼概括了人类、土地、天气乃至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都是依照自然而然的“道”进行的。与儒家文化中强调发挥人主观能动性不同,道家文化在认识自然方面就体现出其顺其自然的本性,认为人的行为本就受自然的“道”来制约。

2.2.2.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道家文化认为道与自然的关系为“道法自然”,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呢?庄子在《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体,人应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以融身于天地之间,化于自然而终归于自然,刻意追求“我”的欲望可能违背自然之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老子在此也提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刻意追求长生,顺应着道家文化中“道”的规律,将思想认知提升至生命范畴之外,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万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指出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也体现了道家文化影响下的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观念。

2.2.3. “无为”

道家文化所遵循的“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反映在方法论上就是“无为”。首先,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道”而为,在行为上则是做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不刻意而为。老子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即用“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就没有做不到的,这种“无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其次,道家主张“无为”,主张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是事物发展的“道”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发展中,“无为”的同时也应遵循一个程度,才能更加接近事物的“道”。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指的是只有认识到事物的度,知止知足才能满足。由“无为”到“知足”,代表着道家文化中提倡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合理程度内进行活动。

2.3. 佛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佛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可以概括为“众生平等”。佛家文化主张一切皆有因果,“缘起”是佛家思想的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思想,“无情有性”体现了佛家文化中的生态关怀,“圆融”则体现了佛家文化影响下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即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2.3.1. “缘起”

“缘起”为佛家文化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即一切有为法都是各种因缘而成,任何事物因为各种条件而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深入缘起,断诸邪见”(《维摩诘经》)讲的是佛家文化中的菩萨明悟缘起,也就可以破除一切邪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而“因果”也是佛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认为一切法都是依照因果之理而生成或陨灭。“缘起”和“因果”都体现了佛家文化中世间万物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思想,人与自然界也一样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3.2. “无情有性”

“无情有性”的概念是汉传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创造性发展,指的是花草树木等无情物也有佛性,即草木成佛论,体现了佛家文化中“众生平等”的思想观念。《妙法莲华经文句》有云:“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也就是众生经因果循环在五道流转,众生在此意义上皆平等。从“无情有性”到“众生平等”,佛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对自然界的尊重,蕴含着其对世间万物的普世关怀。

2.3.3. “圆融”

“‘圆融’是一种圆满融通的境界和状态,是一种修习佛教的方法,是一种心灵状态。” [2] “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之圆融。”(《佛学大辞典》)其中解释“圆融”为世间千差万别之物间的交融无碍状态,也就是有差别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生态方面则是自然界内部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佛家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戒”,其中佛家主张不杀生,即提倡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与自由,蕴含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佛家文化中的“圆融”思想主张找到对立事物中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破除偏执以达到圆满融通,延伸至生态方面则是看到自然界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的行为应当在各要素的对立中找到统一,协调各要素发展。

3. 儒释道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时代价值

3.1. 推动生态文化发展

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培育正确的生态观念。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以正确的观念来引导,儒家文化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改造自然,提倡达到“赞天地之化育”的境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应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道家文化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遵循一定的“道”,人类的生活应当顺应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培育人们在一定的程度内“无为”。佛家文化中的“因果”、“众生平等”思想也体现了对世间万物的平等对待的慈悲之心,提倡对包括花草树木之内的自然界之物都保持敬畏和关爱之心。总之,儒释道文化之中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界的尊重敬畏之心。

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丰富生态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对生态方面日益重视,生态文明相关理论也日趋成熟,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中“生态兴则文明兴” [3] 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4] 体现了道家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5] 体现了佛家文化“圆融”思想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发展观。

3.2. 健全生态法规制度

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应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方面,儒家文化中的“时禁”是以法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保护的生动范例,《礼记·月令》记述了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以文本的形式规范了人类的活动,在自然自我修复范围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文本也启示当今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即以依法治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佛家文化主张修身修性,佛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戒”、“不杀生”则是启示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培育具有更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民,即以以德治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3.3. 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在理论上促进了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在实践上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范例。“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儒家文化中的“仁爱”、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文化中的“众生平等”都蕴含着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儒家文化中的“时禁”、道家文化中的“无为”以及佛家文化中的“缘起”都是各家文化影响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启示,追根溯源都是在追求“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原则。

4. 小结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饱含生态哲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其重要推动作用。“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6] 儒释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使传统文化在当代重新发挥价值,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可以从中吸收哲理知识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国文, 朱迎迎, 胡丹.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2021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术年会暨首届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21(6): 105-109.
[2] 王国君. 唐宋诗学“圆融”范畴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013.
[3] 习近平. 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 求是, 2003(13): 42-44.
[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363.
[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361-362.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