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视角下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与探讨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4.144550, PDF, HTML, XML, 下载: 46  浏览: 6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卢开玉, 余香莲*: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教师教育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提升Teacher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Teachers Competency Enhancement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对学生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担任教育活动主导者的教师提出专业性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学生群体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心理健康教师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对其的培养工作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从教师教育学的角度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发展探寻可能路径。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is not only crucial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requires professionalism on the part of teachers who are in charge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special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new coronary pneumonia,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mong student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training of mental health teachers, who are the lead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 pedagogy, and to explore possible path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文章引用:卢开玉, 余香莲. 教师教育视角下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与探讨[J]. 教育进展, 2024, 14(4): 534-54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550

1. 引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应“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1] 可以说,心理健康师资水平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产生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2] 。探讨培养优秀心理健康教师的研究,也是教师教育学中心理健康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纲要》所指出的,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已迫在眉睫。同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疫情常态化下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等情况也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清晰梳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现状以及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问题,并探讨未来专业化发展可能的路径。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与紧迫

2.1. 线上教学背景下学生身心问题的复杂化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不仅给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公众的心理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加剧了疫情信息传播的频繁和迅速,引发了“信息疫情”的扩散。这种情况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人们过度沉溺于负面信息,会加剧他们的不安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也会削弱他们对信息的理性分辨能力,导致难以准确地判断关于疫情的信息,进而加剧了一些人群及青少年的焦虑、恐惧和其他心理压力反应。目前,疫情防控给公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 [3] 。此外,青少年学生们面临着线上学习无法正常进行的挑战。一方面,虽然在接受线上教育的同时,青少年难免会接触社交网络,但这也使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风险信息的影响,加重了他们的情绪焦虑和恐慌,同时也造成情感问题,使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在线上教学后,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也会受到影响。由于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而在线教学又缺乏真实性、实时性和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将难以确保心理健康课程的实际效果。

2.2. 教师教育发展下专业素养的深刻化

对于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而言,教师教育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这可以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中心理健康素养要求的新提出中得以体现。

2.2.1. 认知维度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维度主要指与认知观念相关,即指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活动进行理性审视和反思后形成的自觉意识。它涵盖了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看法,以及对学生学习和学生心理的看法,教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看法等。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理解、把握和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是培养和发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自觉、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

2.2.2. 情感维度

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需求,敏感地洞察学生的内在状态,主动照料学生的情感波动、学习方式和行为表现。同时,教师还能主动挖掘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要素,这是发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基石。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应当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需求,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2.3. 能力维度

要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状况的准确了解与判断,以及能够巧妙地运用学生的心理逻辑和知识逻辑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这是关于教师的行为方式和表现水平的探讨,是否具备高效的特点,是否能以省时省力、巧妙地实现“一举两得”或者双赢的效果,既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摆脱消极的心态,教师应该采取措施来引导他们达到积极的心理状态。简而言之,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最终目标就是准确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合理调整和适当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理论知识启发他们,以情感动员他们,以实际行动指导他们,并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包含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展现了整体性、实践性、动态性、生成性和建构性等特点。这也说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知识性和被动接受性学习,而更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主动构建和积极学习 [4] 。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培养上

3.1.1. 缺乏完善的培养及培训体系

由于大部分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及培训体系自然不完善,他们外出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多数是参加由本校组织的教师培训,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常态化对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心理健康教师也不例外,当下仍旧缺乏一个完善的在职培训体系来帮助心理健康教师获得相关技能的提升。

3.1.2. 专业素养及科研能力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的发放,虽然目前我国已放开,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面试采取自命题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对报考专业或从事相关工作年限的资格证书考试笔试、资格证书放宽准入范围等原因,均未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考查。这就造成了持证上岗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不高,而吕正欣、王林的调查研究表明,近半数教师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也没有独立发表过相关专业的论文 [5] ,这就造成了这些心理健康教师的相关知识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很好地跟随社会发展的进程,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探索解题新思路 [6] 。

3.2.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上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扮演主导角色,对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类课程,其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教育学科化倾向突出。教师过多关注知识传授方面,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中则是以死记硬背为主,这样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无法起到推动作用 [7] 。其二,教学片面化倾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一些教育工作者过分重视心理测试,以测试分数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做法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持续增加,尤其是当成绩较低时,还可能成为其他同学戏弄的对象,进一步加剧了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7] 。

3.3. 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能力是担任该角色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曾玲娟指出,这些胜任特质包括:职业理念和专业意识、人格特质符合职业要求、专业知识与技能。然而根据现有研究,我们发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能力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理论知识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仍需加强对学校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学校心理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综合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是这些学科的融合产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并理解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的知识,并进行充分整合。其次,在技能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需要提升个别化、精准化评估学生的能力,加强设计和实施教育辅导方案的能力。此外,他们还需要更加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规,遵法守法,为工作确保法律底线。

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4.1. 国家层面:加强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承担教师的职前培训任务,是发展基础教育第一位的工作。几十年来,虽然我国的师范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内的师范培养体系仍旧落后与国外,缺乏科学性指导性的心理健康教师培养路径。要发展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师范教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质量,首先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引进优秀的人才进入这一学科领域,同时参考借鉴外国的心理健康教师培养体系,汲取适合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拓展当下的心理健康人才培养的理论与知识体系。

4.2. 学校层面: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教师的核心技能包括了教学技能、辅导技能、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心理健康教师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使这四项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不仅要教师自身发挥主动性,同时学校的组织也起到至关重要对的作用。

4.2.1. 竞争中发展教学技能,以老带新构建发展梯队

教学技能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技能,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通过市、区级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带领普通心理健康教师,再由经验丰富的资深心理健康教师带领新入门的青年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纲要》解读、板书设计、片段教学、课堂观摩、微课制作等一系列基础技能训练。同时,举办“青年心理健康教师基本技能比赛”、“心理健康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比赛”等教学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促进技能提升,通过学习和实践检验教学效果,引导心理健康教师不断探索高质量、高效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

4.2.2. 家校联合提升辅导技能,研修家庭治疗双管齐下

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师重视学生心理差异的重要手段,心理辅导技能是其专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传统的学校心理辅导往往局限于关注学生个体而忽略了其他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辅导方式可能影响辅导效果。根据系统治疗理论,个体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治疗过程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运用家庭系统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更新心理健康教师的辅导理念和技术,扩展心理辅导的对象和内容,提升他们的辅导技能。

4.2.3. 整合学校资源加强组织能力,丰富主题活动提升课程趣味性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而组织能力则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方面。这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具备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纲要》中特别强调:“应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师的组织活动能力对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开发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并邀请在组织活动方面具备突出能力的心理健康教师和专业人员分享经验,进行学术交流。利用校园内的师资力量、家长志愿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以及社会心理机构等资源,采用心理游园会、校园心理剧、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微电影等形式,举办多姿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同时鼓励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

4.2.4. 以教促研提升科研能力,研促教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而科研能力则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引导心理健康教师在“科研强能”之路上前行。工作室以“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指导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制定研究子课题——“以教促研”。通过课题研究发现问题、探索解决策略、加以解决、总结成果,然后“以研促教”,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回馈课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2] 。

4.3. 教师教育层面:丰富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素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职业基础之上。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在学科素养方面进行丰富,并融入跨学科素养以及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与自身的密切关联,并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潜能时,应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和特点,而不仅仅局限于进行心理测试和治疗。此外,教师应当持续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以结合预防、治疗和发展的方法,注重个体差异和个别需求,由助人和自助的结合来实现教育目标。同时,应不断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尊重并理解学生,结合预防、治疗和发展方法,注重个体差异和个人需求,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教育方案。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时,可以根据林崇德先生提出的“敬业、乐群、自我修养” [8] 三个方面的标准来考虑。评估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状况、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道德行为或情绪表现。另外,还有必要提升教师在各领域的素养,以促进个体在心理层面的全面发展。普及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和挑战。心理健康教师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指导,同时要具备跨学科的素养,能够将心理健康的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扎根于教育教学,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各要素之中,心理健康的内容与心理健康的内容之间,特别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实际行动使教师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和责任人,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9] 。三是充实教师的IT素养。信息化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与优化是关键。互联网将各学习要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学习支持系统,使分散的资源、人员建立联系,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0]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变得频繁,心理健康课程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将部分课程内容转战线上。一方面,线上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更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活动空间,另一方面,线上课程的开展也导致了线下教学独有的互动性与体验感的缺失。为了提高线上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效果,应当在教师培养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视,使得信息技术素养成为心理健康教师的必备技能,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与线上课程的优势,配合线下教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5. 结语

随着近些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发展的紧迫,我国对心理健康教师需求增多,并且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在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并从国家、学校以及教师教育的层面出发,探讨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及教师教育的转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对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也逐渐成为相应领域关注的前沿。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在职与职后教育也值得深入研究。

致谢

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有太多人和事值得我感激,让我能够超越自我,尽力完成这份论文。在这里,首先我想感谢我的导师揭水平老师和余香莲老师,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给我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用专业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引导我前行。其次我要感谢论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和各位审稿人,为我的写作提供详实的资料与指导,让我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思路。再次感谢提供众多的支持和帮助的你们。

基金项目

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号:2023298)。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EB/OL].
https://www.gov.cn/zwgk/2012-12/18/content_2292504.htm, 2024-03-14.
[2] 苏巧妙. “一体两翼四驱”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J]. 江苏教育, 2022(24): 36-39.
[3] 王宁霞, 徐鹏飞.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 大理大学学报, 2020, 5(7): 123-128.
[4] 苟晓玲, 彭玮婧, 刘旭. 全域视野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内涵、构成与发展路径[J]. 当代教育论坛, 2020(4): 40-47.
https://doi.org/10.13694/j.cnki.ddjylt.20200522.001
[5] 吕正欣, 王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哈尔滨市671名教师的调查[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6(10): 26-29.
[6] 程淑华, 冯莹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0, 36(2): 4-9.
[7] 李文敏.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J]. 高教探索, 2017, 14(S1): 163-164.
[8] 韩丽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S1): 10-11.
[9] 林崇德. 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31-37.
[10] 黄姣华, 韦吉锋, 佘雅斌. 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缺失与路径探寻——基于分散式合作学习理论的视角[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2): 1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