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其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与此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对国际间的合作与发展倡议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课程体系中,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合作共识,将其建设作为推动我国教育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培养。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工作,并将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和提升其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have shown great interest in it.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nables more and m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integrate “The Belt and Road” into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China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replacing old growth drivers with new ones. In order to adapt more effectively to future development,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consensus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The Belt and Road” route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ake the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industry. At present,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rry out the teaching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tak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which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文章引用:梁晓露.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4): 445-44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537

1.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都开始与我国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合作共建文件,其作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对于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也有不少学者指出我国在此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领域仍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国际交流中存在文化偏见、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因此面对当前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必须要加强与沿线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经济社会乃至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针对我国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做出改变、以适应当前环境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深入开展跨文化交际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地调整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这不仅能更好地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中来华留学生应用文化知识技能能力,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家之间友谊关系的建设。而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视角全面认识跨文化交际课程在涉外专业课程中的角色,对于提高我国高职涉外专业课程教学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理解并运用我国、各国的风俗习惯、交际礼仪进行交流;有利于学生以后在从事国际化工作时,不仅拥有业务专业能力,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对学生的长足发展有促进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梳理与总结发现,当前国内学者们对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职院校在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方面并没有明确提出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内容不够熟悉、学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刻等因素导致无法真正有效地进行教学,而只是局限于被动型的教学模式等,因此在开展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时往往只注重于理论层面的学习 [1] 。

二是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高职院校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但同时随着中国对全球化背景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及相关人才发展需求日益凸显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都是在教学大纲或教材设定的范围内进行学习,这样就使得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且过于机械。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

三是就如何开展跨文化交际课程而言,我国相关院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仍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及针对性,且很多跨文化交际课程都是根据课程大纲开展的。这不仅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在开设此类课程时无法做到系统且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其教学质量建设进程及未来国际化办学规模与水平的提升 [2] 。

而作为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综合性高等教育体系,其需要以“人–空间–环境”为基本单元,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与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文情怀等。要在高职涉外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来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学者则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跨文化交际课程应建立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态度、构建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基础上,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课程应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并结合基于语料库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态度 [3] 。

二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成功地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且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相处的能力 [4] 。

三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性原则”和“教学系统性原则”。

综上,在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的内涵、构建原则及策略等方面。国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领域,而涉及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少数学者在外语教学领域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这一方面。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与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开展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很有必要。

3. 当前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 缺乏专业化教学

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为跨文化交际课程提供专业化教学内容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教师可能缺乏跨文化交际经验和专业背景,因此无法提供实质性的教学指导。缺乏专业化的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限制了学生学习到实践中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如文化对比、文化适应策略等。

(二) 缺乏实践环节

跨文化交际课程偏向纸上谈兵,缺少实际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学生缺乏与外国学生互动、参观当地文化场所、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缺乏实践经验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挑战,无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三) 忽视非语言交际

许多高职院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过于注重语言方面的培养,而忽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课程往往没有对这些非语言元素进行系统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可能产生误解或难以适应对方的非语言表达 [5] 。

4. 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一) 教学层面

1) 提高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师素质

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角色尤为重要。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种文化差异,为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搭建桥梁。教师还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技巧,能够与不同背景的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跨文化理解力,能够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成为跨文化领域的专业人才。

2) 完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编写和选用也应当考虑沿线国家的特点和需求,广泛涵盖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实例和理论,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各种文化差异和交际策略。教材内容应该具有权威性和实践性,能够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同时,教材还应该多样化,包括书籍、文章、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方式。

3) 探索多样化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方面,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项目实践等。这些教学模式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讨论平台和虚拟实验室,可以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家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二) 管理层面

1) 重视“中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管理层面应重视培养“中文+”复合型人才,即除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还要掌握中文等语言技能。这样的人才更容易在跨文化环境中发挥作用,助力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管理层应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课程内容符合沿线国家的需求,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实操性和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

2) 健全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

建立规范的留学生管理机制,为留学生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和教育体系。同时,促进本地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融洽的跨文化交流氛围,助力他们共同参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项目。

3) 回归以开发及提升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发展模式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作为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提升他们在全球化环境中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与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让学生能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提高职场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 文化传播层面

1) 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和体验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他们深入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互动。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实地考察等方式实现。例如,设计情境让学生在团队中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多元文化决策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文化交流挑战,促进跨国合作与文化融合 [6] 。

2) 进行跨文化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生活或商务场景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挑战,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冲突和解决办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案例,包括文化背景、价值观、非语言行为等方面。这样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3) 开展跨文化沟通技巧培训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障碍,并学会运用适当的策略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讨论和反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技巧。例如,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如何避免负面刻板印象和歧视,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语言和语调等。这样的培训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自信地表达自己,建立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关系,为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5. 总结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沿线各国之间民心相通和经贸合作,我国必须将国际合作与发展作为重点发展目标,而在这其中,高职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探索培养时代需要、国际环境下的复合型人才体系。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将“一带一路”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帮助学生们了解当前国际形势以及融入到时代发展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们真正能够成为国际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万文君. 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 海外英语, 2022(9): 225-227.
[2] 许雷. 文化育人导向下高职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 高教学刊, 2023, 9(13): 94-99 104.
https://doi.org/10.19980/j.CN23-1593/G4.2023.13.023
[3] Wang, J. (2023) Applying Case Study Method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A Teacher’s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Education Journal, 6, 55-59.
[4] Qiu, Y. (2023)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issemin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Design for ESL Students.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6, 62-68.
https://doi.org/10.25236/FER.2023.060808
[5] 程鹏.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创新“跨文化交际”课教学[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19(22): 189-190.
[6] 李薏坤.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探索与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35(3): 89-92.
https://doi.org/10.19858/j.cnki.1009-4318.2022.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