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策略探讨
Strategies for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DOI: 10.12677/sd.2024.144094, PDF, HTML, XML, 下载: 36  浏览: 5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羽茜, 孙 会, 王柏淇, 凌慧颖, 黄 洁: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江苏 连云港
关键词: 健康城市全民健康推进策略健康服务绿色低碳Healthy City N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y Health Services Green and Low-Carbon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实施健康城市的创建工作,被视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健康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江苏省健康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为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对推进江苏省健康城市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gards “Healthy China”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hina’s overall development goal by 2035, proposes “priorit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health, improving policies to promote people’s health”, and makes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ation of a healthy cit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key steps to achieving a healthy China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This article takes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explores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se problems.
文章引用:张羽茜, 孙会, 王柏淇, 凌慧颖, 黄洁. 江苏省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策略探讨[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4): 831-836.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4094

1. 引言

健康城市的创建工作被视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1] 。基于人本主义和人文关爱的理念,其建立聚焦于健康维护、健身活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旨在培养健康的人群、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形成健康的社会结构,这是一种符合民众意愿的城市全球化的策略选项。健康城市的建设产业不仅追求全民健康,通过平等分配医疗资源、提供普惠的健康服务,缩小城市健康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同时也致力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预防和控制疾病,减少医疗服务的需求,从而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效减少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医疗需求,提供适应老年人生活的城市环境,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城市的健康得到保障不仅能提高居民的生产力,还能吸引健康发展,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壮大。维护城市健康也包括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措施,有助于减少污染、提高空气质量,从而缓解环境压力,保护自然资源。总体而言,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 江苏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实践现状

2.1. 各个城市建设各有优势,借鉴性好

在江苏省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框架下,各地区受到统一部署的引导,同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特色化的建设。南京、苏州、无锡综合实力强劲,发展潜能大。尤其是南京、江苏省省会城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枢纽,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周边地区进一步发展;徐州属于苏北地区发展龙头城市,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各重要线路的枢纽,区域辐射影响大,能带动稍微落后的周边城市进一步发展 [2] ;南通开放程度高,产业基础好,制造业与服务业齐头并进,具有多元化产业结构;连云港、盐城海洋资源优越,水产丰富,可以发展水上风能等清洁能源;常熟中医药文化发展基础好,不同层级建有中医药文化基地,可以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大省的作用,增强中医药的影响力。

2.2. 健康服务优质高效

江苏正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基层建设的提升,其中尤为注重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的建设。与此同时,作为中医药大省,我省不断发挥自我优势,为群众提供便利贴心的中医药服务,力图建立一个健康支持的环境,展现出健康推动的特色。创设一个位于居民身边的健康推进活动场所,以便居民能够学习到健康知识和实践健康技巧。群众的医疗负担有明显的降低,总体的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有效的提高,这些都离不开我省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其中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国家卫生城市在江苏各层级市均已完成建设。据官方有效统计,江苏省全体人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也从原本的76岁提高了三岁,达到79岁。与此同时,江苏在教育改革方面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新高考方案得以顺利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教育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层级各阶段的教育也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江苏不同年级的学子求学之路都变得更为紧致有序起来。这些变化不仅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由此,江苏的教育事业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不仅如此,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截止到2023年,江苏省共改造了城乡老旧小区近5000个,其中包括棚户区及农村住房170多万户。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样带来了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引发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公共文化相关设施也在城乡间实现了全覆盖。例如,苏州15个项目入选2023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周庄数字梦工厂、快手电竞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 [3] ;更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至此,江苏段的大运河文化带也成为了全国的文化典范。

2.3. 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江苏推动生态保护工程,加强对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早在2020年我省便专门出台了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对我省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3年,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近年来,为加强农田退水治理,江苏省有关部门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实施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的项目多达172个,完成改造的面积41万余亩。同时,在建设指标的配套制订和措施指引下,我省努力实现固危废最大限度就地消纳,防范转移过程环境风险,积极建设“无废城市”,各市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苏州积极动员各年龄段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环境建设,使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全市各方面的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高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接近90%,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镇全覆盖,全市农村无公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9% [4] ;连云港市不断加强源头管理,不仅全方面、多重点地排查河流沿线的污染,还积极监督对排污口的封堵截流工作,以此来持续提升全区地表水的质量。除此之外,连云港市政府还致力于推进公园建设和道路绿化工作。通过不懈努力,连云港市建成区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了14.6%,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活动和健康生活的空间;常熟创新开展村级污染治理新形式,首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完成47,000多户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收集;盐城市加强控烟管制,积极营造无烟公共环境。

2.4. 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目前,在江苏省内,共有省级运动健康促进中心试点单位、基层慢性病运动健康干预机构以及超过省级的体质检测和运动健身指导站超240个。这些机构每年都会向基层群众提供超过50万次的体卫融合服务,旨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4]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我省还积极支持和鼓励开展大小型结合、便身利心的健身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满足不同人群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并鼓励人们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得益于这些努力,江苏省的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可度和追求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江苏省已经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涵盖城镇与农村、具备全面功能的市县级乡四级的体育设备体系。城市的社区“十分钟运动区域”的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此外,所有的村庄都已拥有了体育设施并且正在逐步扩展到农民居住地区及较大的自然村落中。不仅如此,我省对于青少年的体育教育也在稳步推进。通过整合教育部资源,我省将每年度超过四万的学生纳入体质健康的检测和科学锻炼的指导范围,同时也坚持执行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评估手册和大学毕业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评定标准。

3. 江苏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面临的难点

3.1. 各市统筹推进力度有待加大,各层级公共资源配置不均

江苏省各城市发展不平衡,健康城市建设差距大。各个城市健康城市建设短板不一,难处理。同时,各地区优质公共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非常明显,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的配置方面。众所周知,南京综合实力强,教育资源丰富,高校和科研机构数十所,因此医疗,教育等资源分配更倾向于南京;苏州,无锡等部分城市早已参与国家健康城市建设,基础与经验优势大,有关政府大力支持;宿迁起步晚,经济发展与苏南苏中都有较大差距,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全民素质相对较低,高校与科研基地少,医疗教育资源不足;连云港市早期重化工业为主,虽然已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但行业饱和,转化力度不足。

3.2. 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短板

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水平差距等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当前资源水平下,存在着很多城乡居民在面对生理及心理疾病威胁时,得不到及时医治的问题。在全民健身方面全省指标普遍偏低,大型尤其是人口特大型城市城市病现象较其他地区更频发。与此同时,大多数居民对于工作和家庭投入更多,不能抽出更多时间参与到社区的服务中,导致了市民参与积极性仍然不高。

3.3. 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需稳固

与苏南相比,苏北在基础设施和人才吸引政策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新健康环境指标还有差距,苏北地区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高能耗、高污染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然而,在此过程中,先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并形成了对特定经济增长兴产业发展吸引力相对较弱 [5] 。为确保城市实现持续平稳发展,现有的重工业结构很难迅速调整,因此与环境相冲突的问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4. 持续推进江苏省健康城市建设的策略探讨

4.1. 借鉴典型,因地制宜

促进各地相互交流学习,推广成熟实践经验。江苏十一地被选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借鉴苏州,无锡等走在前沿城市的成功案例,将提高居民健康放首位,共同推进健康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南京地区可以在土地节约使用模式下,优化调整与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性;常熟地区可以扩大中医药基地影响力,鼓动周边城市建立中医药文化基地;宿迁,连云港等经济靠后地区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建健身场所,加大绿植投入,让健康城市建设在蓝天下;盐城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率,潜移默化改善环境污染。

4.2.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弘扬中医药文化

江苏省要持续优化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基层建设的提高和升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建立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逐步增加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均医疗补助经费,强化对重大疾病的防控治疗,实现医院高水准建设,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省级医疗中心创建的步伐。同时,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全面提升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6]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让更多患者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可以有效减轻大城市医院的压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此同时,江苏省还需要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规范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以提高基层受诊率。在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扩大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试点县(市、区)覆盖面。更要发挥中国优势,不断挖掘地方中医药文化资源,可以借鉴常熟中医药文化基地,学习建成中医药博物馆,填补国内中医药博物馆在县级市的空白,设立中草药组织苗圃,开设中医药文化科普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 [7] 。

4.3.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积极建设“无废城市”。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8] ,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出积极贡献。无锡、苏州等发展成效较好的城市在原本的基础上树立防线;徐州用好各类平台载体,持续抓好年度绿色低碳能源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动徐州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高端发展、集聚发展、特色发展 [9] 。盐城、连云港等城市全力推动能源结构向脱碳转型,充分利用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南通,泰州针对绿色低碳产业人才缺乏等实际情况,需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与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举办高端产业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为企业和高校院所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4.4. 促进公众参与,推动全民健身

健康城市发展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运动,因此,发展的重要原则是公众参与。健康城市发展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公众参与是实现健康城市战略的社会基础,公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决定着健康城市战略目标实现的进程和质量。要转变公众在个人和公共事务中各种不利于健康城市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10] ,用正确的观念和知识去提高城市公众的健康行为能力,促进公众在思想上认同健康城市战略,形成对健康城市发展的正向参与和协同。相关部门应优化全社会的健身体系,推广“全面健康”观念,增强各层级政府及各部门的责任感,并激励公司、学校等相关机构的热情投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态环境,凸显出健康推动的力量。构建社区内的健康提升中心,使民众能便捷地获取健康信息与实践健康技巧。利用体育锻炼预防疾病的多元化、经济效益的特点,进一步唤起公众对运动健身的兴趣,使得两者的资源产生“1 + 1 > 2”的影响力。实施自我管理型、早期阶段性的健康干预,除了要建立“每个人都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风气外,还需加速传播正确的健身概念和技术,增加健康管理、基本医疗和紧急救助的教育内容。

基金项目

连云港市社科基金(23LKT055):数字经济驱动连云港健康城市高质量建设的路径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重点项目(SZ202311641642002)。

参考文献

[1] 于红. 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策略探讨[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6): 72-75.
[2] 李恒. 徐州市推进健康城市建设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22.
[3] 史韫倩. 织就“江南文化” “海派文化”双面绣[N]. 吴江日报, 2023-06-09(02).
[4] 许昆林.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5日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R]. 南京: 新华日报, 2023.
[5] 孙会. 健康城市理论、测度及助推政策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22.
[6] 苗国. 江苏健康城市建设的历程、现状评价和与促进对策[M]//王庆五, 刘旺洪. 江苏蓝皮书: 2017年江苏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25-34.
[7] 健康城市建设“全国样板”是这样练成的[N]. 江南时报, 2022-01-11(A01).
[8] 陈柳钦. 健康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市场, 2010(33): 51-53.
[9] 罗勇.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3): 99-105.
[10] 李林. 数字城市建设指南中[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