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创新研究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Training Top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3404, PDF, HTML, XML, 下载: 39  浏览: 68 
作者: 何丽芳: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创新演变逻辑Universities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Evolutionary Logic
摘要: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艰巨挑战。本文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别经历了少年班阶段、实验班阶段和精英学院阶段,并分析了这三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从组织目标、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和组织权力四个方面的创新,比较探讨了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演变路径;最后从外在需求和内生发展规律两个方面总结出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演变的逻辑。
Abstract: Training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s a complex and long systematic project, and it is also an ar-duous challe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 theory, this paper comb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training of top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which has respectively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youth class, experimental class and elite college, and analyzes the three organizational models of the training of top innovative talents.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four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goal, organizational form,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organizational power,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path of the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the training of top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logic of promoting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mode of training top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external demand and internal development law.
文章引用:何丽芳.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创新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3): 502-50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3404

1. 引言

当今,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这个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高素质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进,教育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加强了教育的衔接边际。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范式转型和质量革命的加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满足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 [1] 。中国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导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了“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培养具有创造力、能够解决核心技术难题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重要任务。各大高校积极贯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强调“聚焦国家战略和关键产业发展急需,加强战略紧缺和新兴交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夯实未来技术原创人才培养” [3] 。因此,知名的国内学府相继推行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培养计划,通过设立学术特区和高端学院,为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目的,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正式组织 [4] 。为了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各国都在积极推进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然而,如何优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顶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

事实上,这一模式最初于1970年代末开始实施,从中科大少年班的设立开始算起,我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积累了四十五年的经验 [5] 。目的是为了教育那些天生具有杰出才能的学生。在这四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逐渐呈现出类似于“少年班”“实验班”和“精英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这些组织是如何演变和创新发展的,其背后的演变逻辑是如何转向的?本研究基于组织理论视角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2.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演变阶段

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推出了多项政策和计划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少年班阶段、实验班阶段到精英学院阶段的转变。目前,各高校主要采用以下组织模式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1. 少年班阶段(1978~1990年):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通常所说的少年班,是指大学中为15岁以下具有超常智力的少年而设立的特殊班级。少年班是一种为具有特殊才能或潜力的学生提供专门培养的教育模式。在197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回国问访后,建议国家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 [6] 。紧接着在众多知名人士的建议和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筹划,1978年3月8日,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首个开设此类班级的高校,开启了我国在基础学科领域培养卓越人才的先河中 [7] 。国科技大学在少年班办学实践的基础上,以理工学科为起点,推动了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开端 [8] 。该校成功模式随后被其他国内高校借鉴,并于198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在12所重点院校进一步试办少年班。这使得大学少年班教育得到全面推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年班”强调的是以天赋的智力因素作为选拔的条件,并且在入学之后强调超前知识的传授,重视的是超常教育。但是“少年班”的培养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 [9] 。但由于开办少年班人力财力的投入问题难以解决,学校的学科设置和教学理念不同以及对超常儿童教育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最后几所才创办几年的大学少年班便纷纷停办,到2000年左右,全国也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保留“少年班”,其它高校都已经停办。至今为止,仅有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三所高校仍保留着少年班。

2.2. 实验班阶段(1990~2000年):“少而精,高层次”的基础性人才

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等理科教育遭遇了一系列困境和危机,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在这个时期,令人担忧的情况开始出现:报考理科专业的优秀学生逐年减少,而相应地理科毕业生则存在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少年班的办学形式逐渐转型,受到有些高校创办实验班的启发,从90年代开始,教育部开始实施“理科基地计划”,强调利用先进和完备的教学条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成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办法,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的、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基础科学人才 [9] 。紧接着,国家在高校建立了109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推行实验班模式,集中资源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 [10] 。同时,许多高校也借助此机会开设了各种实验班,例如清华大学的“姚班”、“智班”、北京大学“图灵班”。

“实验班”旨在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与教学人员培养,并成功培养了优秀的科研教学人才。与少年班相比,实验班注重课程改革、基础知识强化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更加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知识性、能力性、创造性的培养。改革了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不再划出专门区域,改为对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创建独立的班级进行培养,并采用设立班级、滚动培养和淘汰制度来筛选适合的学生。

2.3. 精英学院阶段(2000年~至今):书院式培养领军人才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高校规模持续扩张,招生录取方式多元化、以及课程改革引起了学术界对精英教育的重视。潘懋元先生呼吁,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应得到更多关注。同时,我国目前正处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无论在学科范围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以往的实验班形式已不适应新需求,班级纷纷升级为“学院”。各大高校在传统学科设置和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尝试,大胆进行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改革,设立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特区,试点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采用集中或开放的方式。比如清华大学的“五大书院”、武汉大学成立的“弘毅学堂”以及“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等等。精英学院的成功创办经验对于其他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可以推广和应用到更广泛的教育领域,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高校内部出现了一种新型机构—精英学院。精英学院是高校内部的二级教学单位或二级机构。精英学院负责提供特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管理和运营上享有一定的独立性。精英学院与其他类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相比,其建制的实体性是精英学院的核心特点 [11] 。通过实施“学院体制”进行改革,高校实行行政组织管理模式,即“校–院–系”或“校–院”,整合共享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3.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演变路径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经历了从少年班到实验班再到精英学院演变,在不同阶段都有创新。在精英教育的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的组织目标、形式、制度和权力来实施。这种培养模式针对特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设计。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演变。如何既立足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现有制度,又能适应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组织体系,是事关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3.1. 组织目标:从学术优秀到创新实践

组织的创立与发展不能没有明确的目的,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为组织提供存在的理由 [12]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主要目标在于发展超常教育,通过提供更深入、更广泛、更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学科知识和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潜力发展。而实验班的创设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实验的背景下进行的。实验班的组织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使他们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求。精英学院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组织创新形式。精英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级专业知识和领导力的人才,以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2008年少年班创办30周年之际,中国科大将原少年班管委会升级为少年班学院。经过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基础与创新并重”。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培养,以宽口径的基础教育为主,注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实际应用。目标是培养未来10~20年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

总体而言,少年班注重学术成绩和学科知识的培养,实验班关注基础理科学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精英学院则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优秀学生,提供个性化、深入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早期由于其准入“门槛高”,一直以来都是小规模群体行为,注重的是“精英化”教育。但目前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鉴别和培养更为强调“普及化”的素养教育。每个阶段的组织目标都反映了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3.2. 组织形式:从实施单元到独立机构

在实际操作中,班级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班级一般挂靠在专业学院或行政管理部门,如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通过充分利用这些单位的资源和支持,班级能够更加有效地运作和发展。实验班作为精英学院的具体实施单元,每个专业独立编班,开展小班化教学,能够灵活地组织和安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科研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少年班和实验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组织管理模式:第一种是虚拟的组织模式,学生隶属于各自的专业学院,第二种是学院层级的实体班级模式,学生统一由专业学院进行管理。其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独立管理模式,班级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教师团队,负责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与学院其他专业相互关联,共享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资源。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强化和提高,这些模式为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多样化的组织保障。第三种是学校层级的实体班级模式。一般由学校直接负责和管理,挂靠教务处运行,这种模式与精英学院最为接近 [11] 。精英学院是高校中独立设置的具有实体建制地位的特殊二级教学单位。是一种具有实体性、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13] 。精英学院大多独立运行,组织架构相对完善。例如,北京大学于2007年成立的元培学院就是一个独立的本科学院,采用了新型学院的组织形式,突破了以前元培实验班的依附性和狭窄性。同时,精英学院的组织自主权和实体建制使其能够制定更加灵活和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更好地满足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逐渐系统化。这种组织形式的创新使得优秀学生能够在专门的学院或机构内接受更加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组织形式上,少年班和实验班作为精英学院的具体实施单元,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班通过灵活组织和操作,提供个性化和深入化的学习体验;而精英学院通过独立运行和规模化的优势,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培养机会。

3.3. 组织制度:从运行效率到适用效果

当确定了结构模式后,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一系列的制度,以确保这些模式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面对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结构模式,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以适应多元化。同时,需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早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少年班重点采取加速课程模式,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这种模式在增加了学生学业压力,不利于其社会性的同步发展。相对于少年班而言,实验班并没有过多的政策倾斜。而实验班的课程设置更加独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比如2001年北京大学依托“元培计划”创办了元培计划实验班,一是在招生机制上,实行按院系或者学科大类进行招生的招生机制;二是在选课制度方面,采用“双自由”模式,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三是在教学制度上实行弹性学制;四是在培养方案上实行导师制;到2007年,“元培学院”的诞生打破了原有的组织制度,与元培计划实验班相比,元培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更注重打造交叉学科平台为新方向,建设和形成跨学科专业;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突破强势的专业教育体系 [14] 。元培模式并不是要建立择优选拔人才的重点班式,而是探求更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模式。

因此,少年班的加速教育制度安排在于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实验班是探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本科教育模式,其组织的所有制度安排都考虑到推广性和适用性。而精英学院的制度是在将组织成员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强调组织运行效果。

3.4. 组织权力:从行政主导到相互融合

在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主要存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个类型。传统的高校人才组织基本上都是在行政权力主导下成立和运行的,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学术权力缩小。少年班、实验班的组织运作,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都是由学校层面制定的。需要专业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执行这些计划。而学院的发展需要行政管理的力量独占鳌头,同时也需要校长的重点关注和支持。否则,资源的调动和整合就会面临挑战,因而无法顺利了开展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强有力的行政驾驭为学术优势积累提供组织保障。拔尖人才培养学院离不开行政权力的支持,否则无法建立并持续运营。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为例,最初是教师自发组建的民间组织。但由于与现行体制不符,教学主管部门将其纳入“体制内”,确保其有机融入学校体系。高校的学术组织特性导致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难以完全分离,学术委员会缺乏独立开展工作的条件并与行政系统存在交叉性。因此,精英学院的运行需要强有力的行政驾驭并融合学术参与。启明学院采取了理事长为校长、院长为分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的组织架构,以实施精英人才培养活动。启明学院采用简洁明了的组织架构为顺利开展精英人才培养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并实现了跨学科和跨职能的协同 [15] 。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互支持使组织秩序与合作规范。从行政权力主导到行政与学术相互融合,学术权力下放不仅充分发挥行政主导的作用,减少两者权力冲突,进一步促进了学院的整体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4.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演变的逻辑

基于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概念的理解及其发展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纵观历史进阶,从少年班、实验班至精英学院,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变革并非发生于真空环境。随着拔尖创新人才走进国家和社会中心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作用的更加凸显,在遵循内在发展规律的同时主动顺应外在需求逻辑已是当今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考量因素。

4.1. 社会逻辑:“精英化”与“大众化”推波助澜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兴起与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的进程同步展开。1996年6月,国务院宣布启动高等教育扩面工作,为人才成长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路径,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开始起步。在随后的1999~200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上升到15%,实现了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的重要进步 [16] 。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发展促进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数量的增加,以及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这也与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密不可分 [17] 。首先,我国在1978年进入精英化教育阶段,针对高校数量少、规模小、在校生人数少的状况,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报经教育部批准,采用多小班教学开展精英教学模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以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中国科技大学率先创办少年班响应建立“少而精的高层次人才”,目的在于改变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局面。可见“少年班”是大学组织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方面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较快的推进速度,学生规模庞大。但是,人才培训质量面临着挑战,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所以,迫切要探索一条发展的新路径。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国家在高校拔尖人才选拔政策上进行了试点先行,并梯次推进了“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各类高等学校要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发展,就需要优化教育完善教育管理办法和教学方式。精英学院引入的书院制注重个性化特色,强调启发式教学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管理方式。这种做法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带来的师生交流不足培养不足等问题,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2. 市场逻辑:拔尖创新人才与市场利益共生

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发展的历史演变,其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少年班育到实验班,再向精英学院发展的深化与拓展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更多的是基于外部逻辑的驱动。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了“三角协调”理论,认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是由三种力量相互影响的,政治力量、市场逻辑和学术权利 [18] 。市场调节力量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人才供求机制上。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转型,市场产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入高新科技密集型产业主导的新时代。各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在学科门类和规模上不断增加新的专业 [19] 。随着高校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机构变得更加复杂。组织机构的调整通常取决于院系设置的变化,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出现了不同的教育组织模式,如“少年班”、“实验班”、“精英学院”。产业界需求的变化促使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时强调应用性和创造性,形成智力支持平台。目前,我国在信息通信技术、核心工业软件、高端元器件、航空航天等“卡脖子”领域的人才供给仍然紧缺,无法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尖端产业的新呼唤与新吁求,驱使各个人才培养组织纷纷把目标聚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因此,高校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需要顺应经济发展的市场逻辑,把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明确到劳动力市场上 [20] 。

4.3. 知识逻辑:知识生产模式的更迭转型

外部逻辑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起到的仅仅是起步和导向的作用,要想实现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有效发挥其内部逻辑的驱动作用。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社会分工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促进高深知识的产生。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教育组织思想和形态也在发展和演变。因此,高校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时必须考虑知识发展的逻辑。自20世纪以来,学者们认为知识生产模式已经经历三代转型变迁。传统的学科知识生产模式I主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增长,强调学科间的专业化和垂直划分。而模式II则更加注重应用情境和跨学科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在知识生产模式III中,知识生产耦合围绕“高校–产业–政府–社会”四维螺旋结构前进 [21] 。因此,单一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基于学科分化设置的模式,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早期单一的系科组织也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学术专业,新型的学生出现,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的新的关系,新型学问领域问世,尤其是那些地位较低的新学科的涌现,这使一些组织无从适应,陷入了一种困境。跨学科专业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立的。因此,设置跨学科专业成为了各大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创新的主要途径。知识量的增加激励了各高校开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抛弃旧的组织形式,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创办的少年班、实验班和精英学院,都是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变革的有益尝试。首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知识学习的“一体化教学” [22] 。陈旧、重复的知识已经不能与优势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匹配,少年班针对具有超凡能力的学生进行的“个性化教育”,符合学生高深学习的诉求。其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知识学习的“整体性教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环境和体系,确保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性”。因此,部分高校采取了书院制模式,书院制能够营造学科交叉的软硬“双环境”。精英学院等新型组织机构的出现解决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高度分化的专业主义教育模式。由“增长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变的方式,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求更高。也是促使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演变的根本动力。

5. 结语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随着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其组织目标、形式、制度和权力逐渐形成。从少年班到实验班再到精英学院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组织逐渐确立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在组织目标方面,从注重学术成绩到基础学科创新思维再到尖端领域人才培养的发展;在组织形式方面,从以班级为主体的实施单元到具有独立运行实体建制性的学院;在组织制度方面,从注重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到其制度的适用效果;在组织权力方面,从行政权力占主导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融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的转轨转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外生逻辑与知识创新的内生逻辑与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首先,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与拔尖创新人才发展进程同步;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推动了不同学科领域知识及技术应用;最后是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和新知识的传播表现为组织系统自身不断拓展和持续深化的内部规律;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促进科技创新以及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领导者的必要条件。无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如何演变,其核心理念都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具备更开阔的多学科视野和思辨能力。这不仅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创新的起点,也是其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 刘晓彤, 柳士彬.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转向与实践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3, 41(5): 20-26.
[2] 孙永梦. 地方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宁波: 宁波大学, 2021.
[3] “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跨越发展[N]. 合肥日报, 2023-04-18(002).
[4] 金安江, 江珩.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研究[J]. 中国农业教育, 2012(4): 1-4.
[5] 刘献君, 张晓冬. “少年班”与“精英学院”: 绩效诉求抑或制度合法化——基于组织理论的新制度主义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 2011(5): 8-15, 111.
[6] 我国英才教育的现实与建议[N]. 人民政协报, 2018-11-21(009).
[7] 宋红霞, 杨鹏, 唐飞. 少年班大学生招生改革与精英培养[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0(1): 102-106.
[8] 叶俊飞. 从“少年班”“基地班”到“拔尖计划”的实施——35年来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回溯与前瞻[J]. 中国高教研究, 2014(4): 13-19.
[9] 王骥, 陈金江. 中国大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组织变迁及其特性——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J]. 江苏高教, 2016(2): 116-119.
[10] 张茹雪. 我国“强基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11] 姚小萍.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模式类型辨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17(2): 120-124.
[12] 戴永楷.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湘潭: 湘潭大学, 2014.
[13] 张剑, 赵玉龙, 周涛. 学院制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及对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的启示[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 33(4): 447-450, 460.
[14] 黄海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9(11): 130-131.
[15] 陈金江. 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16] 任超超. 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发展趋势[J]. 教育现代化, 2019, 6(A1): 162-163.
[17] 张亚群. 大学书院制兴起的动因与时代意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25(3): 36-43.
[18] [美]伯顿∙R∙克拉克.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159.
[19] 俞师, 沈红. 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23(4): 45-51.
[20] 张庆君.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变革: 逻辑、实践与反思[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4): 47-53.
[21] 黄彬, 刘盾, 谢春晓.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 逻辑转向与路径选择[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 37(8): 1-5.
[22] 钟秉林, 常桐善, 罗志敏.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笔谈) [J]. 重庆高教研究, 2023, 1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