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思政: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DOI: 10.12677/ASS.2024.132161, PDF, HTML, XML, 下载: 38  浏览: 89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江 艳: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九江
关键词: 智能思政思政课教学改革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摘要: 利用现代智能技术,促进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的思政教育和学习,是新时代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必由之路。推动智能思政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教师进步与学生成长相统一的教育教学目标。构建智能思政教学模式主要从师资培育、平台打造、资源建设等方面着手,校企合作是智能思政建设的新方向。
Abstract: Using moder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realising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learning, i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the new era. Promoting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lps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goals of unifying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es, and unifying the progress of teachers and the growth of stud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mainly starts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platform cre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etc.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江艳. 智能思政: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2): 1191-119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2161

1. 引言

智能思政建设是一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探索,其目的是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通过利用人工智能设备设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智能化,推动思政课“教”与“学”的精准化、个性化发展,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构建智能化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主动适应教学环境变化,构建智能化思政教学模式,强化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2. 智能思政建设的背景内涵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就在于办好高校思政课。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1]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 [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3]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报告中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 发挥现代智能技术,促进技术与教育互融共生,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思政课建设须紧随时代步伐,积极利用“VR/AR + AI”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来打造智能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方面,要实现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下的“智能思政教育”。通过人工智能的情景营造、符号识别、虚拟呈现、话语表达等功能,进一步密切人机交互、优化人机协作、增强人机融合,促使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人机交互的拟人化和考核评估的智能化,打造集成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答疑讨论和评价管理等教学活动于一体的“智能课堂”,构建人机互相渗透和互相嵌入的“智能思政教育”。另一方面,要实现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下的“智能思政学习”。打破传统思政课上教师“一言堂”式的“大水漫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教师教–机器辅助–学生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与人工智能互动,增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验式、智能式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情感生成等方面的教育目标。

3. 智能思政的价值意蕴

智能思政以VR技术为载体,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实现教师进步与学生成长相统一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价值意蕴。

3.1. 有效拓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感

囿于社会实践条件的限制,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难点和痛点问题,现有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活动数量、活动时间和覆盖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难以让所有学生都深入社会一线去体验,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消化理论知识的教育效果方面大打折扣。而借助于VR虚拟技术、相应的实验室设备和虚拟教育资源,可以生成与现实环境在视觉、听觉、触感等方面高度相似的数字化仿真情境。具体来说,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前先进的VR虚拟技术,配套革命旧址专题、纪念馆和博物馆专题、历史人物事迹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等符合思政教学需求的体验式场景资源,生成数字化仿真情境,让学生“足不出户”完成现场实践学习与沉浸式体验,实现思政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统一。这种沉浸式体验“将受教育者的视听触觉完全置于虚拟环境,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般地探索教学的问题情境” [5]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深入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的背景、内涵与价值意义,进一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

3.2. 有效促进学生课堂参与,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课,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智能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在教学全过程中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如通过借助VR虚拟实验室、智慧教学系统等,可以实现线上教学实时互动、实践教学模拟、教学内容可视化、教学数据集成化、学生考评科学化等功能,真正做到智能思政教育模式“课前、课中、课后”全面覆盖和“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全覆盖,将虚拟智慧教学技术嵌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来实现有深度、有高度和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学,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在情感认同、理论认知、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学习获得感。

4. 思政课“智能思政”教学模式的建设内容

“智能思政”教学模式是指在遵循思政课基本规律的前提之下,以提升师资水平为立足点,以人工智能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以教学资源建设为着力点,实现人机协作教学的深度融合。

4.1. 提升“智能思政”的师资水平

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培训,使他们了解最新的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原理、教育价值与应用场景。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相关的专业讲座、交流考察等服务,让教师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效果。

4.2. 加快“智能思政”的平台建设

积极开展数字马院建设,全面推动以“实体展示 + 虚拟(VR)展示”为特征的智能思政教育馆建设,建设高校思政课教育实践实训基地,打造“地域性AR/VR + 思政教学校内实践基地”样板点,开展实验模拟、场景演练、情境教学等体验式教学,运用前沿科技+创新模式让思政理论课教学“活”起来,为教学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演示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3. 开发“智能思政”的教学资源

一方面,在已有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五门思政课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在线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根据“智能思政”教学需求,结合五门思政课课程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撰写编制“沉浸式”“交互式”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件,并依据VR技术需求开发虚拟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建设线下线上相结合。

5. 智能思政建设新路径——校企合作

企业作为现代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重要主体,在智能思政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企业的技术资源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紧密合作,对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1. 共商教改方向

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智能化思政教学模式,需要校企双方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上取得共识。首先,双方要共同商定教改目标。学校和企业应共同探讨如何建设成思政课智能化教学研究中心,推动思政课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时效性,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校企双方要共议教改内容。在确定教改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研究成果和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和企业应共同探讨明确思政课教学改革内容与方向,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设备的选用和教学资源的建设等问题。例如,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开发思政课VR教育资源,改革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辅助材料,探索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综合素养和系统思维能力。

5.2. 共建教改平台

校企合作建设智能思政教育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具体而言,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馆VR展示厅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VR虚拟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智能思政教育平台。这些平台将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促进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建教改平台,学校和企业可以实现产学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协作,实现协同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政课教育质量。

5.3. 共培教改队伍

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于教师队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表明,“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使用工具的操作应用知识掌握较少,停留在‘黑板粉笔、PPT和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上” [6] 。一方面,需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线上资源建设和开发能力培训。在教学中,大量的资源和辅助材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达思政课的内容。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发思政课VR教育资源,并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课程,让思政课教师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虚拟实训操作技术也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技能。通过虚拟实训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思政课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为教师提供虚拟实训技术培训,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校企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共同培育专业型、创新性、复合型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

6. 结语

智能思政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向,智能技术为思政课教学改革赋予充足的动力。“将其理念与方法有机嵌入思政课深度学习各环节,为思政课的场域构建、资源整合、精准教学、精准服务与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对高校思政课整体架构、开展过程、结构功能的正向赋能,使思政课学习内容更加整体有意义、学习过程更加自主交互、学习情境更加智能泛在”,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7]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智能技术赋能优势,构建智能思政教学模式,重点推动和应用智能思政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并在实践中加强同企业的密切合作,与企业做到共商教学目标、共议教改内容、共建教改平台、共培教改队伍,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智能化教学、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能思政:基于VR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2101195009);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动力研究”(21KS25D)、九江学院九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专项研究项目:“红色仪式文化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与路径研究”(HSYB202307)。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78.
[2]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13-14.
[3]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1-07-13(1).
[4] 习近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27-28.
[5] 陈玲, 陈艺鸣.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应用前景及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3(18): 48-51.
[6] 黄闪闪, 李骄旭. 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探析[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3(3): 4-7.
[7] 潘莉, 任凤梅. 数字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深度学习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3(9): 14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