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合作背景下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构建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inity” Education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ducation Cooperation
DOI: 10.12677/ASS.2024.132130, PDF, HTML, XML, 下载: 26  浏览: 4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卢青梅: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四小学,广西 崇左
关键词: 教育合作育人模式Education Cooperation Education Mode
摘要: 育人模式众多,教育合作论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文章旨在结合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探索教育合作的新模式,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基本做法。首先,文章将从分析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探讨它们融合时所面临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modes of education, an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has alway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new models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by combining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and basic practices. Firstly, the article will start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ety, explore the problems they face when integrating,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文章引用:卢青梅. 新教育合作背景下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构建[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2): 966-97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2130

1. 引言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多年以来,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都对中小学校的教育发展注入非常多的心血。同时,中小学教育也为社会培育了很多学业能力强,道德情操高的小公民。这些小公民是中国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者的重要一员。然而,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出现了教育脱钩现象。三者之间存在“分工不合作”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是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区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由此可见,在全社会范围内,把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相关所长全面发挥出来,形成教育合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含义及关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这块大理石要变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等 [1]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三个关键因素。那什么是学校教育呢?

1)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各种学校内所接受到的全部教育活动 [2] 。学校的教育重心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及相应能力、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具有以下特点:条件好、设施齐全、科目种类多。因此,学校教育是非常注重教育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这是其他教育望尘莫及的。但是学校教育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师生关系永远不能跟亲子关系相比拟,就算教师很爱学生、教师的亲和力很强。其次,学校教育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是也缺乏了一种家庭教育的灵活和针对性。教学问题解决之道在学校,学生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家庭教育的解决效果最好。

2) 家庭教育的内涵。从属性上看,家庭教育是“私教”而非“公教”,具有终身教育的特点同时,它也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形式 [2] 。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很多教育家的相关理论的描述中,都认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学校老师跟学生之间业缘关系无法比拟的。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会给青少年走向社会、走向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当下社会越来与重视家庭教育的原因。

3) 社会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也是学校教育实践形式的多元化场所呈现 [2] 。场所众多而具有伸缩性。社会教育多以个体的自主性为基础,不受课堂教学的限制。社会教育主要呈现公共社会生活为表象。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社会教育更凸显“陌生人社会”特征。其中,不信任和冷漠是“陌生人社会”两大明显特点。幼儿园中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陌生人社会,人们总是习惯以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等案例频频出现,更强化了“帮助人可能惹麻烦”的心理,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当下,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步伐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最为严重的是有的社会教育反而负面角度在危害我们的国家未来。比如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十分严重。校园周边的那些口袋书,有毒小零食对整个学校的影响特别大。

4) 三者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的过程,都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赖合力构成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合力作用给我们呈现出事物普遍联系的场景。这些场景如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 [3] 。

3. 当前“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确实取得很多成绩,但当下我国的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三者合力教育的力度不足,三者合力育人的教育网络不够全面与系统。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共轭的现象。

3.1. 对于教育目标的不统一与未成年人单一性的发展是一致的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的功利色彩很浓。学生对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关注程度高于对周围一切的关注。为此,在我们团队成员进行了一项调查中发现:崇左市(包括下面市县)青少年情感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中小学生道德情感里的责任感和人际情感里的合作感。另一项调查表明。儿童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即55.1%,把睡眠不足归咎于作业负荷过重。而有18.9%的学生认为,他们的睡眠不足是因为他们完成作业的速度太慢。另有28.7%的同学们,则是因为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过早,导致睡眠不足。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睡眠的缺乏都可能使学生的反学情绪升高。应试教育确实会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但是其他的能力就不太理想,比如说生活自理的能力啊,生存适应能力啊!情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啊!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等。在《论费尔巴哈》一书中,马克思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人的实质乃是所有社交关系的汇总” [4] 。这表明人的成长不是单线性的。

3.2. 有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着错误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交完全漠不关心。一些家长过于专制和粗俗,经常以单方面的决定来限制孩子的行动,无论是男孩或女孩都不能幸免,这使得亲子关系变得十分紧张。另一些家长则过分纵容孩子,为其打理一切,丝毫不让其有独立处理事物的机会。打骂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当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成绩不好,经常挨打的所占比重很高;有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缺少平等宽松的气氛。有些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太过于唠叨。总是抱怨、讽刺,没有赞美。很多家长也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所以对孩子的作业、成绩过多的关注,甚至于在孩子没有办法完成作业的时候,家长帮他写完。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市有75%的中小学生家长会亲自辅导孩子学习。农村只有13.7%。城市有57.7%的家长会帮孩子检查作业。农村只有10.9%。当然,更多的农村家庭孩子是留守儿童。

3.3. 社会教育方面呈现出管理机制紊乱

很多青少年活动的内容缺少教育性,更多是娱乐性。一些大众传播媒体。比如说抖音,快手。传播的内容包含封建迷信,恐怖,暴力,色情等对健康不利的元素。还有一些网红文化。呈现出赚钱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一些网络主播通过各种低俗的内容来吸引小学生。导致一些学生偷拿父母的钱去进行打赏。以上社会环境呈现出来的各种不道德的现象引起了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与确立。一般学校是不给学生带着手机去的。但是有些家长担心联系不上孩子,所以就给学生带上了手机去学校。学生缺少自控性,玩游戏不睡觉影响了上课和身体健康。

教育的全局观念缺失以及在教育系统内部的不和谐,主要源于对教育协同机制的创建不够重视。实际上,三个不同阶段的教育,尽管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各有其独特的作用,虽然这三者在功能上各自独立,但却紧密相连。令人遗憾的是,学校教育的作用过分强调,从而排挤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空间。学校教育过度追求升学和知识讲授,却忽视学生三育(德智体)全面成长的重要性,对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同时,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在学校,家庭只需负责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其实。社会环境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影响,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冲击是非常大的。老师教得再好,回到家有可能父母一句话,一个虐待老人的做法都会抵消孩子体内的正面教育。因此,我们要探索一种从源头上。让三者之间教育合力出成效的方式方法。

4. “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形成的途径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系统的三大支柱。这三者之间既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又存在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与提高。无论何种教育途径出现问题,都会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难题。因此,合作绝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三位一体”的教育框架仍需拥有全面性、相关性、层面性及一致性的特性。

1) 学校教育依然具有主导性,充当主要的教学场所和重要的教育途径。就所有的教学模式来看,学校教育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源于它为国家设立的专业的教育机构所致。因此,在建立全面的教育体系过程中,维持将学校教育处于重心的地位是必要的。同时,学校教育也应积极地去影响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首先。要增强开放意识,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公开的工作。学校各项信息公开是让家长和社会对学校信任度提升的途径之一。这些公开的信息应该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招生计划收费情况以及教学管理还有师资力量等。学校也有能力以筹办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家长会议等方式,来激发家长与教师共享发展的机制。另外,还可以采取书面联系、QQ、微信跟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学校教育还应该发挥纠错功能。要摸清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易塑特性,教育者须在学生错误观念的矫正和引导上着重。同时,学校必须增进与家长的联络和与社区的交流。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创建有利于未成年人接受社会教育的环境。此外,也要推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参与管理。

2) 家庭教育是基础。首先,所有的教育基于家庭教育。在步入学校和社会以前,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已经在家庭教育中稳定地建立了教育的基础。当然这基础可能好也可能差。因为家庭教育,他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理论,可以把一个人在17岁时获得的技能程度视为100%,那么他在四岁的时候,他的技能程度就已经达到了50%。因此,家庭教育在4~8岁之间具有关键作用 [5] 。在相同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因其独特性,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达到的优势,一直以其友好性和持续性为其特征。优良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和维护孩子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另外,当父母在努力为孩子提供家庭教育的同时,也需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如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各种方法进行交流。除此之外,父母也应当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会和各种亲子活动。此外,家长还应该重视社会教育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比如说。更多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借助观看电视、新闻,或是使用电脑的所有时机,与孩子频繁地探讨社会议题,主动助力孩子学习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并热忱引导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孩子的服务意识和社会实践的动手能力。

3) 社会教育是一种平台和媒介。这个平台通过营造有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的教育体系中,社会教育充当了中介和平台的重要角色。为了充实和强化社会教育,有几个主要措施需要考虑,首先是要挖掘和深化社区教育,依托社区活动设施实施。融合社区的文化活动空间,特别是社区图书室,塑造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壁报、公告板、宣传栏等。利用社区的人文资源,组织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和文化修养活动。第二。我们需要清理社会文化氛围,对互联网、抖音、快手等扩散恶劣信息的行为进行重点清理,优化网站的备案管理系统。严厉惩罚传播色情视频网站或者游戏网站。加大网络整治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影视节目的把关责任。要对市场进行严格控制,尝试建立一个数据库,记录下学校周围的店铺。对位于小学和初中附近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严肃监管,防止出现滥觞淫秽、暴力等违背社会道德的出版内容和少儿读物。第三个重点是,我们应当重视满足逐渐增加的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广大的年轻人提供顶尖的文化作品。我们应该精心组织大批富有知识性、有趣味性和科普性的优质儿童读本。尽全力推进优质儿童歌曲、动漫、游戏的出版和素材的担当。把校外活动场所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教育基地设施的免费开放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成功的三位一体教育合作模式必须具备教育的整体功能。教育系统是由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强烈的相互联系形成的,并且是一个连续而非断裂的体系,它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体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正面的助力是由这三方因素间的互动和互相渗透所产生的。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动员所有的教育资源,满足教育系统内的需求。家庭,学校,社会志同道合行动一致。才能形成同心同步,同向同源的全方位的大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

本文是课题《基于教育合作论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新教育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cjgkt2022104。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 著.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 周蕖, 王义高, 刘启娴, 董友, 张德广, 译.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 234.
[2] 杨雄, 刘程, 等. 教育合作论: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38.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01.
[5] 刘雯雯. 融合布鲁姆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 智力, 2023(27): 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