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The Impact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DOI: 10.12677/ASS.2023.1212970, PDF, HTML, XML, 下载: 352  浏览: 1,814 
作者: 惠金慢: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关键词: 家庭环境心理发展儿童Family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ildren
摘要: 家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家庭环境中的很多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且有差异的影响。在分析了家庭教育的环境对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影响之后,深入探讨了家庭环境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因素,得出结论:家庭环境中的很多因素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Abstract: The family environ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and many factors 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have important and differentiated effects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fter analyzing the importance and impact of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e delved into the different factors that affect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oncluded that many factors 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r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jointly affecting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惠金慢.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2): 7111-711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2970

1. 引言

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要素包括两大类,遗传和环境。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个体生存最多的场所,最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站,其作用无可替代。根据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理论,如果儿童的某些行为、技能、心理特征在某个特定发展最快的时期受到了消极影响,则之后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弥补,甚至永远错失发展的机会。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系统,包含多种有形和无形的规则,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家庭环境的定义与分类

2.1. 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概念,关于家庭的定义,不同地域中差异巨大。西方称“家”为“family”,东方一边称为“家”,西方语境中的“Family”与我们国家中的“家”概念有很大的差异,在西方语境中,“Family”和“hous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中国文化中,“家”可以同时作为家庭和房子两个名词的概念。总的来说,家庭是是基于婚姻、血缘、领养关系而组成的社会单位,基本包括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代的手足关系 [1] 。家庭系统中,包含多种系统,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同胞亚系统等等,这一系列的系统直接或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儿童的发展。

2.2. 家庭环境的定义

对于家庭环境的定义,关注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有差异。早期的学者定义为“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的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影响活动及其过程 [2] 。这表明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的方面,关注的因素比较单一。

还有学者称家庭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概念集合体 [3] ,是儿童所在的家庭接触到的周围环境。这类定义把重点放在了家庭环境的教育因素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家庭环境中除教育之外的其他因素了。之后研究者对于家庭环境的关注因素越来越多。概括来说,学者们把眼光从教育的点发散到与父母相关的因素,比如,他们关注到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等,之后又把眼光从父母移至与儿童相关的因素与家庭相关的因素。例如儿童的性别,子女的数量等等,独生子女家庭和二胎及以上数量孩子家庭在家庭户环境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总之,对于家庭环境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也从原本的关注单个因素朝着关注多个因素发展。

2.3. 家庭环境的组成部分

关于家庭环境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概括来说,对于家庭环境的分类,通常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称之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包括十大因子,例如家庭的知识性、组织性、控制性、矛盾性 [4] 等等。硬环境是相对于软环境而言的,主要包括家长的年纪、家庭成员的文化、父母的职务、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第二类是隐性环境和显性环境。隐性环境与软环境类似,显性环境就是家庭的居住条件以及物质条件。第三类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指物质体系,负责整个家庭的正常运转,精神环境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家庭成员的思想素质,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等。第三类是与中国文化背景相关的两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其一是传统的家庭环境,其特征是传统的育儿观念比如养儿防老,与之相对的是现代的家庭环境,其特征是现代的育儿观念,在这种类型的家庭中更多是父母在家中参与儿童教育的相关内容。

3.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近现代以来,依托很多心理学理论以及社会理论,家庭环境对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众所看到,本文主要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补充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来分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是家庭是具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成员组成的系统,每个成员之间都存在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每个家庭成员都处在不同的位置和关系家庭每个成员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他人存在相互关系 [5]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家庭环境的稳定性有利于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个体情绪不稳定将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恶劣影响,甚至会让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家庭各成员之间不但要维持好与儿童之间的良好关系,还应该应维持家庭系统的和谐健康,发挥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积极作用,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家庭环境非常影响儿童的心理和社会发展 [6] ,儿童发展的过程就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且家庭环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因素,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动态因素 [7] 。另外,生态系统的四个方面都会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方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我们应清楚认识到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是观察学习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社会化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和模仿儿童不断习得社会所倡导的行为也习得社会不赞许的行为 [8] 。基于此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儿童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学习父母的言行举止,并且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一些交际模式都会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家庭环境中如果父母中一方存在家庭暴力,那么儿童将容易习得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可能在家庭中不会表现出来,但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如在学校中对同学进行校园霸凌,并且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也很可能表现出暴力行为,对社会其他成员表现出暴力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创造符号,使用符号识别他人的符号来进行人际互动并进行自我认识情景理解作出反应 [9] 。符号的解释取决于交流双方的知识基础,且符号的解释受到情景对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会构成儿童互动的知识基础。有研究者通过研究证实符号理解是构成家庭和谐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儿童关于符号的知识基础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总之,家庭为一个系统,应选用系统科学的方式方法科学地运转,在运转过程中受到多种不同的因素影响,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 [10] 。

4.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社会背景的不断演变,致使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家庭成员的组合,不同类型的家庭成员结构会给儿童的心理成长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影响,有消极的影响,具体的家庭结构类型如下:

首先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主要是由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分别是父母和未婚子女。核心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优势是由于核心家庭中的成员比较少,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也较为容易,所以亲子关系比较融洽,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意见也比较容易统一。但是核心家庭对儿童成长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孩子比较放纵,缺乏陪伴,孩子在家庭中比较孤独。

其次是主干家庭,由父母跟已结婚子女组成,这种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是人口相对于核心家庭较多,教育力量比较充足,可以弥补父母由于上班没时间精力照顾孩子的不足,但是这种家庭结构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表现是不同代际之间由于年龄差距过大存在代沟,在生活观念和育儿观念方面存在差异,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矛盾,爷爷奶奶容易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接着是联合家庭,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两对或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中幼儿容易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如自制力、自尊心、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这种家庭结构的缺点是儿童表现出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心理特点。

最后是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只有父母一方与子女组成的家庭。单亲家庭的成员一般独立性较强,抗挫折能力也较强。但相对的,单亲家庭的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等。

总之,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对孩子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家庭中的成员,应尽量避开所属家庭结构的缺点,发扬该家庭系统理论的优点,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家庭成长环境。

4.2. 家庭物质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是家庭系统中的“硬装”,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有学者研究发现家庭的经济收入直接决定孩子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大重要要素,居住状况较差会给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有学者研究发现,家庭中的空间、结构、工艺制作、家具、材料、流动、标志、艺术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潜力 [10] 。如果家庭经济上比较贫困,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进而带来一些棘手的心理矛盾比如自卑焦虑悲观抑郁等,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家庭的物质环境同样会影响儿童对于物质的态度。

4.3. 家庭活动

家庭活动主要影响儿童对于家庭的满意度。家庭活动也包含在家庭系统中,是家庭系统中的灵活要素。一般来说,对于家庭满意度比较高的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家庭活动可以依托一些节日互动,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开展一些多种形式的家庭活动,部分家庭会定期举办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身体和意志。研究发现,家庭活动有利于儿童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乐观开朗自信。另外在家庭活动中也能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能力。

4.4.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家庭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建立在血缘和共同生活的基础之上,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亲子关系的影响主要在亲子依恋、亲子冲突、亲子结合这三个方面 [10] 。亲子依恋是指孩子与抚养人之间形成的长期的持续的情感联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安全性依恋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属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与其他儿童相比呈现出更少的心理问题 [11] 。另外,亲子依恋还能缓解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例如,居住环境比较的恶劣的家庭,积极的亲子依恋家庭可以缓解物质条件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亲子冲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对抗状态,不仅表现在言语方面,还表现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亲子冲突会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亲子冲突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值得注意的是亲子冲突不一定只造成消极影响,它还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如可以帮助儿童探索社会责任感,这要求父母在处理亲子冲突时运用恰当的应对策略 [12] 。亲子结合是指双方的情感联结,表现在父母与孩子平时的积极互动之中。

4.5.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家庭系统中的重要要素,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养态度行为的集合。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以下:民主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忽视型 [13] 。民主权威型的父母会对儿童提出适当的要求,他们制定一定的规则,整个家庭保持和谐交流的氛围;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对孩子的容错率较低,对犯错的孩子惩罚较为严厉;放任型的父母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一些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忽视型的父母一般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对孩子放任不管,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以及自信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养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而且通过影响家庭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例如,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在一定情况下能缓解家庭物质环境匮乏带来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也有潜在的影响,例如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强的话,孩子对于压力的处理方式也会比较缓和 [14] 。

4.6. 夫妻关系

家庭系统中的夫妻关系包括夫妻婚姻质量、婚姻满意度、夫妻冲突等。夫妻关系的好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生活在家庭环境良好的儿童比生活在家庭环境恶劣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和谐融洽的婚姻关系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婚姻关系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儿童会习得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和技巧,并在平时的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例如,经常经历父亲对母亲家暴的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适应问题,父母离异的儿童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几率也比较大,但整体小于出现家庭暴力的家庭,如果家庭冲突得到良好解决的话,不但不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还能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学到沟通技巧。

综上所述,家庭环境中存在许多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上阐述的家庭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共同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家庭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紧密作用的一个整体。这就要求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优化各个要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作用,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积极与家长合作,产生合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一省.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M]. 广州: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1: 222.
[2] 姚春荣, 李梅娟. 家庭环境与幼儿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 2002(5): 630-631.
[3] 孙峰. 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 屈智勇, 邹泓. 家庭环境、父母监控、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J]. 心理科学, 2009, 32(2): 360-363+374.
[5] 吴雨薇. 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5(3): 88-92.
[6] 桑标, 席居哲. 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1): 80-86.
[7] 罗晓云. 婚姻冲突对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状况及影响路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07.
[8] 边玉芳, 梁丽婵, 张颖. 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 46-54.
[9] 陈志霞. 社会心理学[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343.
[10] Priest, J.B. (2023) Systemic Diagnosis: The Application of Family Systems Theory. Taylor and Francis, R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003295907
[11] Johnson, H.B. and Abraham, R.M. (2020) Reinforcing the Essential Role of Families through First Impression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40, 11-15.
https://doi.org/10.1038/s41372-020-0747-5
[12] 杨静慧. 家庭变迁背景下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8.
[13] 马芳, 王聿泼. 教育心理学[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264.
[14] Dabone, K.T., Essuman, J. and Nyarko-Sampson, E. (2018) Family System Theory as a Counselling Strategy for Improving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Ghanaian Couples: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ling. Research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8,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