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Study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on of Yunnan Long March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3.13101213, PDF, HTML, XML, 下载: 331  浏览: 560 
作者: 李诗诗: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d Cultural Resources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摘要: 七十多年前,长征在云南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所形成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考察云南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重点探讨云南长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路径,以求更好发挥育人功能,将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Abstract: More than seventy years ago, the Long March sowed the seeds of revolution in Yunnan, and the rich red cultural resources formed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so far. This paper mainly examines the use of Yunnan Long March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ing on exploring the systematic path of integrating Yunnan Long March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give better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to p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nurturing peop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prac-tice.
文章引用:李诗诗.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10): 7816-782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1213

1. 引言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2019年8月,习总书记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指出“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1] ,9月在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2]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对云南各高校而言,怎样选择合适的途径把红军长征过云南这一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使红军长征过云南这一红色文化在高校中得到有效的继承与传播,是一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2. 云南长征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看法,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思想观念和物质载体,它包含了物质上与精神上两个方面。

2.1. 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

红军长征过云南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指红军长征过云南过程中留下的战斗遗址、驻地旧址、故居、途经遗址、重要事件发生地点等。目前,分布在云南地区的长征遗迹中有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3处市州级。

祥云城东门及钟鼓楼遗址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遗迹。祥云城东门和钟鼓楼建造于明朝 [3] ,红军夜晚进攻祥云时,先是攻破了东门,然后占据了钟鼓楼这一制高点后,顺利攻克祥云县城。其二是红军驻地旧址。目前在云南已有20多个有历史记载的红军驻防旧址及故居 [4] 。如大理州红二军团祥云指挥部旧址(将军第);红二军团六师驻祥云遗址(县政府招待所);红二军团六师十八团驻祥云遗址等 [5] 。其三是人物故居。赵镕、田麟勋等作为滇西儿女,随红军参加长征并逐渐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目前宾川、鹤庆等地的相关部门对他们的故居进行修缮与改造,同时收集他们的生前遗物,希望能对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四是途经地点。如丽江金沙江石鼓渡口,是当时丽江侧五个红军渡河的其中一个渡口。五是重大事件发生地点,包括重大会议、重大事件发生的场所。如嘎丹·松赞林寺,贺龙曾经在这里将“兴盛番族”锦幛赠送给八大老僧,博得了藏族同胞的信赖,成为民族宗教政策的典型。

2.2. 精神性红色文化资源

长征故事与艺术作品是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体现,可以更好地展现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意蕴。这些长征的故事和传说多为红军过云南前后所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除了长征时的创作和演出外,还包括后来云南人民对红军的歌颂和缅怀。

红军从云南撤出后,在当地留下了很多传说和故事。如鹤庆的“青龙保驾”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讲述了一条生活在菩提井中的小青龙,帮助红军战士保护百姓并惩罚国民党军队的故事。这里面虽然有些幻想色彩,但也反映出当地民众嫉恶如仇,对红军旗帜鲜明拥戴但对国民党深恶痛绝。

红军在长征过云南的路途中曾写过许多诗歌,但许多已经无法考证,在这些诗歌中,以萧克创作的《北渡金沙江》最为人所知。建国后很多老红军再次来到云南,并在这里留下一批作品,如廖汉生的《万里长征过祥云》、陈靖的《七律·红军过滇西》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很多知名画家以红军长征为题材,创作了表现红军长征过云南的经典国画作品。

3. 云南长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3.1. 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 。这就需要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适宜的教育方式进行人才的培育。红色文化是将无数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经验教训凝结在一起,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反映了红军革命先烈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展现出来的革命理想、高尚品格和过硬作风,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与使命高度契合,反映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的要求。云南各高校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必须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继承和创新,并把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 有利于推动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7] 。红色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而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功能之一。云南高校在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云南各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种载体,把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与传播,同时也能全面挖掘出红军长征过云南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为云南红色文化发展提供有效引导,高效拓宽云南红色文化承袭与发展的渠道。

3.3. 有利于云南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跨越时间与空间,体现了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云南人民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波澜起伏的革命历程、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为云南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教学素材,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用自己深刻的情感去体会当今幸福美好的弥足珍贵,进而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反思,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起努力奋斗、不懈拼搏的崇高品德,从而使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人才。

4. 云南长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4.1. 提升思政课教师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认识与运用能力

如何把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这同样是关系到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接纳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教育,积极地运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去学习和认识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同时,也要真正认识到在红军长征过云南这一红色文化所具有的价值,用其所蕴涵的伟大革命精神来武装头脑,充分认识到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以丰富的红色文化知识积累,努力做一名成为传播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教育者。

加强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应用。要将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主要的途径,但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在课堂上的应用却十分缺乏 [9] 。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必须提高其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首先,思政课教学要立足云南,将有关红军长征的史料进行分模块整合,充分利用好与红军长征有关的云南历史,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分类筛选红军长征过云南的可教学性资源。其次选择符合教材要求的课程资源,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比如,用制作视频的方法重现贺龙赠向藏族同胞赠送“兴旺番族”锦幛、强渡金沙江等一系列展现长征精神的经典场面,引起大学生的情绪共鸣。最后构建一套教学反馈体制,将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课堂上将红军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融入课堂,让大学生自主发现与课本的联系,或者以专题研讨的方式组织大学生汇报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适时地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10] 。

4.2. 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

将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作为选修课内容。云南各高校要针对本地区的红色文化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并进行相应的学分分配。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思政课教师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进行专题培训,建立红色文化研究团体进行深入研究 [11] ;其次,在昆高校可以聘请红军长征纪念馆如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专业讲解员到校进行讲解,并发放纪念小册子让学生阅读;最后,通过知识竞赛、报告演讲、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进行广泛宣传。

把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云南各大专院校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在周末或假期分批组织学生去诸如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等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或者参加志愿讲解活动。同时,还可以建立与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有关的兴趣社团,并聘请纪念馆讲解员进行定期指导,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如“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读书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渗透教育。

4.3. 循“校社共育”模式增强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效果

遵循“校社共育”模式建立“馆校合作”的实践教学系统。“馆校合作”就是将红军长征纪念馆与云南高校联系起来,共同培育传播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第一,高校应定期邀请长征博物馆的专业人士来高校和思政课教师一同举办“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进教室”的主题交流会,教师在学习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向纪念馆专家反馈关于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教学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其次,建立相应制度,为馆校合作搭建坚固桥梁。尝试制定红军长征纪念馆文物租借制度,在确保租借文物展品不被损坏的情况下,有效转移到思政课课堂。这类移动式博物馆能够有效地扩展教育对象 [12] 。最后,如不具备租借条件,高校可以创新地引进移动式红军长征纪念馆,借助高科技信息传播手段,使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更加灵活广泛地传播到高校课堂中去。

建设“互联网+”的网上推广平台和网络媒体新课堂。建立“互联网+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网上宣传平台,是弘扬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必由之路。当前,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已经与网络空间有了初步的融合,比如现有的各类红军长征纪念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但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展示平台。一方面,要注重对官方网站的实际运作与规划,有效实现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专业性的宣传。积极开发手机软件 [13] 。另一方面也要探索“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 + 网络媒体新课堂”的新途径 [14] 。高校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智慧树、学习通等热门学习平台,开展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主题直播教学,不仅仅是云南高校学生,还有其他地区高校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构建“互联网 + 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新模式,有利于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在高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信息化新时代的必然趋势。

5. 结论

总而言之,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珍贵少见的教育资源。将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到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能够有效地帮助高校思政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拓宽对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路径,助推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讲好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EB/OL]. 共产党员网.
https://www.12371.cn/2019/08/29/ARTI1567071769826149.shtml, 2019-08-29.
[2]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EB/OL]. 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9/18/c_1125011847.htm, 2019-09-18.
[3] 中共大理州委党史研究室编. 大理州革命遗址通览[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47-48.
[4]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云南省革命遗址通览[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 714-1303.
[5] 孟尧尧. 滇西地区长征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理: 大理大学, 2022.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017-02-27.
[7] 习近平.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J]. 求是, 2019(12): 4-12.
[8] 许先春, 王艺霖. 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EB/OL]. 人民网.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1/0317/c85037-32053329.html, 2021-03-17
[9] 李康平. 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高校理论战线, 2007(6): 43-45.
[10] 范方红.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6): 73-75.
[11] 郭培荣, 徐永超.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8): 75-76.
[12] 葛静. 馆校联合: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新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3): 130-131.
[13] 徐向阳.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网络媒体宣传教育创新途径研究[J]. 品牌研究, 2018(3): 43-44.
[14] 王春霞. 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5): 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