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安徽援外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Service Model of Anhui Foreign Aid Medical Tea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DOI: 10.12677/ASS.2023.1210763, PDF, HTML, XML, 下载: 411  浏览: 53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朱志军, 胡开明, 朱 梅*: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检验科,安徽 巢湖;王斌彬: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人事科,安徽 巢湖;汤苗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信息科,安徽 巢湖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援外医疗派驻队员服务模式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reign Aid Medical Teams Seconded Employees Service Model
摘要: 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便对援外医疗事业十分重视。即使在中国国内新冠疫情非常严峻的时刻,中国政府依然坚持派遣援外医疗队。但是人员派驻单位对于其援外医疗队的支持服务模式的研究,一直未被重视。本文就派员单位的服务模式做出探讨,形成更加成熟高效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从而帮助我国援外医疗队更好地开展工作,让援外医疗队工作成绩更加显著。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has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cause of cross-border medical aid. Even in the hard times of COVID-19 pandemic, China has never given up on dispatching foreign aid medical teams to some of the most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Yet, very few research studies were found on the supportive services for the seconded employees who perform the medical aid operatio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is particular service model to help in building a mature and efficient mechanism, as well as a productive management style, thus allowing the medical team to perform better and more fruitfully.
文章引用:朱志军, 王斌彬, 汤苗俊, 胡开明, 朱梅.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安徽援外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0): 5564-556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0763

1. 引言

援外医疗是我国援外工作的重要内容。1963年,我国便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60年来,我国已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援外医疗事业更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援外医疗队已在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偏远艰苦地区 [1] 。因此,援外医疗人员派驻单位对援外医疗队员的支持服务工作对减轻其生理、心理等负担,提高援外医疗队员的工作效率,促进援外医疗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国内相关研究仍然较为有限。因此,本文将就派员单位的服务模式做出探讨,以期为援外医疗队伍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一带一路”倡议下安徽援外医疗队的发展史

2013年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其后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执行计划,推动共建“健康丝绸之路”。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倡议“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共同抗击疫情注入了动力、坚定了信心、树立了榜样 [2] 。援外医疗是安徽的一张特色名片。早在1970年1月31日安徽省便组建首批医疗队奔赴南也门,执行援外医疗任务。2011年底,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原国家卫生部将安徽省卫生援外对象调整至非洲南苏丹共和国,而截止2021年底安徽省便已经陆续派出包含我院医疗人员在内的九批医疗队驰援南苏丹。

作为安徽省内主要援外医疗人员派驻单位之一,我院在援外工作中持续做出突出贡献。早在80年代初期,我院妇产科和麻醉科等一批专家团队便被选派南也门执行援外工作。而除了致力于改善驻地医院的工作生活条件,我院也充分利用自有资源,持续探索援外医疗队的支持服务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建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平台。笔者也曾有幸代表我院参加援外工作,并亲身体会到其模式之日趋成熟、高效、完善。

3. 派员单位现行的服务模式

3.1. 选拔模式尽显派员单位人文关怀

入驻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选拔出最优的援外人员:派员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审核标准来挑选各个科室的中坚力量。派员单位注重于医学英语、口语交流、跨文化沟通、涉外法规以及受援国法律知识;在专业技能上以参加上级医院各科室业务轮岗培训、新冠疫情防控培训、急重症抢救培训等的实操训练、模拟性训练为主;在身心准备上可开展包括开展义诊、拓展训练、观故居、学党史等在内的集体团建活动,以期进一步展现队员特长、加深队员间了解、提升精神面貌和活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派员单位也可于培训中期及结业时开展座谈会,派员单位领导参加,听取队员的培训汇报并做出总结,以保证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并具有成效。

3.2. “陪伴式”服务模式彰显派员单位的专业素养

在执行医疗援助工作时,派员单位应委派专职负责人采取包括视频会议、社交软件、电话短信等在内的各种渠道进行实时疫情和时事信息推送,如推送最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指南、新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等相关知识、开展自救自护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及国际安全形势新动向宣讲会议。同时,派员单位应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援外队员遇到危重疾病等重大生命健康威胁的情况。例如,2022年3月中旬,我院医疗队某队员发生不明原因的重症肺炎,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十分危重。派员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国内专家组远程视频会诊,并提供后勤保障,全力供应抢救患病队员所需的各种医疗物资。其他医疗队员快速反应、及时救治,每日监测病员病情并及时上报。专家组结合患病队员的病情、临床辅助检查结果等给出有效的治疗意见,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我院“陪伴式”支持服务模式的指导下,全体人员团结一致、努力付出,最终使队员转危为安。

4. 派员单位的服务模式对我省援外医疗工作的助力作用

在派员单位支持服务模式的推动下,我院开辟医院内网援外专栏,发布援外队员的身心状况,宣传队员的工作内容与感人事迹,以促进后期援外医疗队选派工作的改进与提高 [3] ,助力我院援外医疗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我院的全力支持下,医疗队进一步拓展了工作内容、加大支援的力度与深度,比如在当地开展义诊活动、传染病与慢性病防治宣讲在内的诊疗服务工作。我院医疗队影响力逐步深入当地人民的内心,引起当地人民的赞誉,赢得了当地主流媒体的追踪报道,也提升了我省援外医疗队的声誉。

5. 安徽援外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

5.1. 援助效果缺乏监测和评估

长期以来,根据国家的援外部署,安徽省目前主要承担向南苏丹派遣医疗队的任务。两国签署合作协议,国家下达任务并由中央财政拨付经费,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选派专家技术团队开展援外医疗任务。该方式主要由受援国卫生主管部门提出医疗队的科别和人数需求,中方接受较为被动,后期难以对援助效果进行全方位监测和评估。

5.2. 援助缺乏顶层设计

中国向南苏丹提供的各类援助方式(派遣医疗队、援建医院、开展汉语桥、捐赠药品和医疗物资)缺乏协同,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当地医疗信息化建设尤其落后,在重视临床医技援助的同时,忽视了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 [4] 。

5.3. 援助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同质化趋势严重

随着国际相关卫生组织对非援助力度的持续加大,同质化团体间的竞争日趋明显。美国、意大利、国际日内瓦组织、无国界医疗组织等团体持续不断拓展在非的公共卫生事业。而其中有些组织在长期的活动中业已形成成熟的机制,例如无国界组织的大型白内障手术活动,给无数罹患视力障碍的南苏丹人民带来了光明。此种活动在朱巴教学医院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对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医院的影响力形成一定冲击。与此同时,这种短期高效的服务模式也更值得医疗队后期借鉴。中国医疗队虽然也在提供无偿服务,但受治的患者仍需向当地医院支付医疗费用,援助的无偿性未能充分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我方影响力受到限制。

5.4. 受援国医疗资源与医护人员素质制约其医疗技术进步

受援国支持性的医疗资源不足,并且受援国医护人员时间观念、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工作存在一定的拖沓现象。这种状况致使援外医疗队员不得不事必躬亲:专家不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更是常常兼做助手的工作,从事大量基础性、低水平的诊疗服务,反倒沦为最基本的劳动力,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受医疗设备制约,部分新技术无法开展,也成为制约了受援国医疗技术进步的因素 [6] [7] 。

5.5. 受援国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不足

对援外医疗设备操作与维护等方面的专业化指导不足,导致受援医院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不少医疗设备因当地基础设施差、人员使用不当、缺乏维护而频繁出现故障。再加上试剂后续供给中断等因素,多数仪器被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8] 。

6.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建议

6.1. 建立“精准援外”援助模式

我院业已联合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受援国社会卫生状况和卫生系统绩效进行主动了解和分析,预先对援助效果设定目标,并开展科学监测和有效评估,从而达成“精准援外”的目的。

6.2. 建立“授人以渔”的援助模式

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援助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受援国加强卫生系统建设,并提高医疗工作者自身能力水平,以真正实现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 [2] 。开启以培养当地医疗人员为主要目标的短期和长期的援建项目,向他们传授仪器操作和药品规范使用等基础知识,使援建的设备和医疗物资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在援建项目结束后,所培养的技术骨干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最终使得整个医疗援建项目能够真正的带动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快速成长,从而给南苏丹人民带来长远的福祉,以进一步加深当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6.3. 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援助模式

医院信息化建设应与其他项目一同纳入受援国医院整体发展战略。“软件援助”和“硬件援助”齐头并进,从而把远程会诊平台搭建好、使用好,在每月固定时间为受援国的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可以跨越地理区域的限制,从而实现“精准医疗”。一方面,派员单位的医务人员以前只能在教科书上学习的经典案例,如今能够在线上得以真实的展现,从而提升自身的医疗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对于受援国,使用先进手段诊断、治疗疾病,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减轻其痛苦,还可以开拓受援国医务人员的眼界,助力受援国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6.4. 设立援外课题专项基金

设立援外课题专项基金。国外援助期间,队员在科研和学术上大多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当下仍然缺乏设立用于援外队员申请的科研课题。针对受援国与国内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援外队员可对某些疾病进行差异化研究分析,而其研究成果也能够在线发表 [8] ,引发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对相关健康问题的关注。因此设立援外课题专项基金具有重大的意义。

7. 结语

本文从派员单位支持服务模式的现状及其对我院援外医疗工作的助力,我院乃至我国援外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服务模式”下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建议等四个方面,就这一模式做出了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援外医疗队派员单位支持服务模式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于减轻援外医疗队员生理、心理等负担,提高援外医疗队员的工作效率,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平台,形成更加成熟高效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促进援外医疗事业可持续性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金项目

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SK2021ZD0032)。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习近平回信勉励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10/content_5740961.htm, 2023-02-10.
[2] 梁慧婷, 梁文杰, 蒙强等. “一带一路”建设下创新广西援外医疗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 广西医学, 2020, 42(15): 2051-2053+2056.
[3] 张小燕, 朱宏, 邓光璞. 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参与公共卫生援外模式的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4): 165-168, 172.
[4] 梁晓诗, 李娜玲.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援外医疗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援外医疗工作为例[J]. 卫生软科学, 2021, 35(7): 31-34.
[5] 周银燕, 刘睿宁, 吕伟.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援外医疗工作的现状评价与优化策略[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1(5): 167-172.
[6] 周旭. 从中非论坛看医疗援外[J]. 中国医院院长, 2018(13): 63-64.
[7] 韦苗, 孙静波. 援外医疗队派员单位的人文管理与服务模式[J]. 中国医学人文, 2021, 7(7): 18-21.
[8] 李波, 巴璐, 朱立国, 等. 江苏省援外医疗发展回顾与建议——基于援马耳他与桑给巴尔医疗队情况比较[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 6(3): 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