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创业路径探究
Exploring the Path of Public Welfare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SS.2023.127537, PDF, HTML, XML, 下载: 207  浏览: 32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夏 爽, 张昱媛, 宋依霏, 周 琳, 张玮娜, 谢桂芳: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关键词: 大学生公益创业College Student Public Welfare Entrepreneurship
摘要: 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及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公益创业成为较受关注的新领域,但在我国,该领域仍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还存在社会环境与教育机制不匹配、政策覆盖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公益创业团队“春巢公益团队”项目创业实践经历,总结归纳适用于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借鉴和帮助,同时助推公益慈善事业提速增效。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nd the increasing employment pressure year by year,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a new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but in China, this field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and the incomplete policy coverage. Based on th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experience of the “Spring Nest Public Welfare Team” proj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applicable to the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boost the speed and efficiency of public charity.
文章引用:夏爽, 张昱媛, 宋依霏, 周琳, 张玮娜, 谢桂芳. 大学生公益创业路径探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7): 3940-394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7537

1.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对提高就业水平、居民收入,激发创新创造能力与投资消费活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公益创业是我国创新创业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或团体基于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将创新思维和商业思维融入非盈利领域,为社会问题提供内生解决方案,提高公益事业效率和效果的创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难”问题,也有助于大学生将自身价值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全面加强我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支持大学生创业,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并结合现状调研,针对我国公益创业领域现状,提出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内研究动态

截止至2023年3月17日,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选取“主题”作为检索项,分别检索出以“大学生公益创业、公益创新”为主题的文献合计385篇,其中学位论文共16篇;在研究层次方面,关于大学生公益的应用研究类论文较少,由此可见国内针对大生群体的公益创业路径分析较为薄弱,关注度有待提高。

林爱菊(2016) [1] 、汪忠等(2017) [2] 从社会、政府、高校等方面分别聚焦现实困境、问题之处及对策思考以及社会支持力量的研究;辛华 [3] 、翟雁(2017)从大学生作为创业者的角度进行研究,深度阐明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的必要性和特殊性;蒋伟中(2017) [4] 从育人教育的角度切入大学生公益创业,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内涵、价值与路径构建,对教育落地生根进行了全面探讨。总体看来多数学者都对这一创业形式持鼓励态度,但无法掩盖公益创业现状仍在瓶颈期。不同的研究角度暴露了信息不对等、公益实践运作不当、社会氛围不浓厚等问题,这些理论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定指导,但缺乏对现状的成因分析与可执行的实践性。

目前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阶段仍处于填补空白的时期,所以我国对公益创业的研究对象较为宽泛,研究成果散而杂,针对特别的创业群体或者特殊的运营模式的研究较为少见。故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特定创业群体,以商业思维下放至公益作为商业模式进行研究,讨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问题和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2.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把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看作是一种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纠纷的方法。

J. Gregory Dees (1998)最早尝试对公益创业进行定义,提出公益创业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面向社会需要并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狄兹同时指出了著名的二重性,认为公益创业是一种多元混合的综合体,并非为单一财务目标而存在,随之衍生了“公益创业光谱”概念,强调了公益创业的目标具有混合性,可以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公益创业由两种力量所驱动。其一,公益创业作为一种公益方式变革,内核受益于“企业家精神”、“商业思维”与“企业式解决方案”;其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可以帮助公益创业组织达到可持续发展。Kim Alter在此光谱图基础上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公益创业光谱升级为可持续发展光谱图,认为无论是传统非营利组织还是传统营利企业,在社会变革趋势下,都会为了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努力,即使根本目标有所差异,但其最终还是向社会责任型企业靠拢。

20世纪90年代,国外出现了“支教美国(Teach for American)”、“孟加拉格拉名乡村银行(Grameen Bank)”等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里斯认为将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引入非营利性组织,从而使其以更高的效率为社会提供服务是社会创业的价值所在。Johnson. S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提出公益创业可以由企业独自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Andrew M Wolk (2010)认为公益创业组织在新形势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公益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可以与政府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5] 。公益创业的概念与形式逐步向现代发展,实践者以公益事业为根本目的,不断探索使用创新的商业方法来提供社会服务,通过运用商业思维和营利性企业的运作方式来为公益创业组织“造血”,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继续投入公益服务事业。

3. 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1. 资金获取困难,项目难以维系

在项目的初创阶段,团队需要一定资金支持项目的初始运行,但作为创业主体的大学生可投入资金规模十分有限。同时,由于社会关系薄弱、信用体系未建立,绝大部分社会投资机构不会对投资回报率较低的公益项目进行投资。在寻求政府创业帮扶时,会面对帮扶政策不全面,融资门槛高等问题,大部分初创团队难以达到帮扶要求。在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时,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贷款”两字望而生畏,另一方面,目前银行对于创业项目的放贷政策也较紧,普通的公益初创团队很难通过贷款获得初始资金。

在正式运营之后,团队缺乏公益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很难将社会效益和盈利维持项目二者达到很好的平衡,实现自我造血。公益项目本身就是几乎没有盈利性的,想要通过自身的运营来维系项目运转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这对于团队人员的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和所处环境都有很高要求。因而多数公益创业项目都存在资金困难的情况,有些项目甚至因此夭折。

3.2. “虚假公益”频发,公益事业社会认同度低

公益创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社会对其认识不到位,容易产生误解。公益本是一个为国为民的行为,但受我国“无奸不商”的传统思想影响,加之近年来一些不法商人和平台利用大众的善良进行虚假公益,从中牟取利益的事件频发,导致社会民众对公益事业的信任感下降,甚至反感公益。

在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中,许多民众表示“有的筹款平台的病人有房有车还要去筹款治病”、“听说有的平台筹的钱平台和病人平分”等。善款筹集的初衷是为了治病救人,但如果过多夹杂商业性质,挪用善款,不够公开透明,会消费社会群众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使许多有助人之心的民众不愿再参与公益。在公益活动的举办中,经常会收到一些如“你们的义卖的收入最后捐到哪?”、“有没有渠道可以避开慈善机构对贫困地区进行定向捐款?”等问题。

由于我国传统慈善强调“无私奉献”,而公益创业是将公益和市场运营相结合,将商业思维融入到公益领域,导致许多社会公众认为公益创业是以公益的名义做着商业的事。因此,许多公益创业团队在活动时会遭到社会误解,产生较多阻碍。

3.3. 高校教育体系缺乏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公益创业需要具备投身公益的决心与热情、创业的勇气,同时还要具备法律、管理、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但目前高校教育理论化形式化严重,学生的知识多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深入探究与实际应用,经验和实践能力都十分有限。

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各大高校均开展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与培训,但授课教师往往缺乏创业经历或企业就职经历,导致授课理念落后、课程简单化、实用性低等问题,并且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培训往往是普适性的内容,对于公益领域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定位不清晰,其顶层设计仅停留在落实上级政策、完成上级任务等功利性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常出现权责模糊,互相推诿塞责的情况,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实际帮扶能力弱,关注度低。且思想指导不到位、激励政策功利化严重,导致各大高校均出现“功利性创业”的情况,每年高校创新创业比赛结束后便会有一大批项目终止。

此外,大学生创业者有着繁重的学业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公益创业事业,在此情况下,缺乏责任感的团队成员便会出现执行力不强、拖延懒散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团队凝聚力不强、团队任务不能顺利完成等情况。

4. 大学生公益创业路径探索

4.1. 加强自身与团队建设,理智创业

公益创业团队应明确出发点及目标,理智创业,将团队发展融入到个人规划中,并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丰富创业方案,整合多方资源,使项目能够稳定健康运转。同时,积极了解和掌握公益创业的相关知识技能,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丰富自身的学术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责任心和信念感,磨炼心理素质。

加强公益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可通过新媒体、线下宣传、师生交流等途径进行宣传及招募,找到志同道合并且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合作伙伴。在日常活动中注重运营管理,对任务进行科学高效的分解和资源调配,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特长,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服务于项目的有序运行,实现公益创业理想。

4.2. 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公益项目的项目资金来源比较少,多来源于社会捐助或政策扶持,但是想要实现项目的长期发展,不能长期仅仅依靠外界输血。创业团队应从自身建设出发,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敏锐的商业嗅觉,积极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合作,通过对项目的运作,挖掘公益活动中可行的盈利点,在不违背公益初心的前提下提升项目盈利能力,盈利所得应服务于团队建设和项目的公益帮扶对象。

4.3. 加强项目宣传

大学生公益团队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有比较广泛和便利的宣传渠道。大学校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环境,该环境内的信息传播有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果好等优势。公益创业团队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校园网络,在校园内实现扩张式宣传,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和实行校园公益等方式来提升团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长期的规划看,公益团队的宣传可以从一个学校扩大到高校圈,从高校圈扩展到社会。发挥大学生团队的优势,向社会展示创业团队的年轻,朝气,树立值得信任的形象,打造公益品牌,提升知名度,在助力团队自身建设的同时也推进了公益事业的宣传和发展。

4.4. 完善相关政策,创设良好公益创业环境

转变传统授课形式,注重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挂职锻炼、社会企业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及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企业优秀人员到校分享行业发展、市场热点、经验等,邀请政府工作人员解读政策要求及包括法人资格登记注册、保险等基本常识,并定期安排学生到一些大型公益团体或企业中进行实践,提高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提升创新创业课教师专业水平,在招聘时注重教师相关经历,将工作经验和职业经历作为加分项,课程设计应针对核心素质进行优化,注重对经济、金融、管理、通识等方面内容的涵盖。

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高教师团队建设,明确权责界限,杜绝互相推诿的情况。加大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支持力度,充分认识公益创业的价值。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积极与地方产业园区、金融投资机构、工商税务机构、基金会等形成多方合作,为创业中的大学生提供助力。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有针对性实行弹性学制,给予有休学创业想法的学生全方位支持和帮助,落实休学创业政策,尊重学生发展。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萌发出创业想法,但是创业活动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巨大,很难与专业学习达到平衡。学校应完善相关的制度,如果有学生因为创业而选择暂时休学,即时提供完整的学业发展规划,帮助创业者解决后顾之忧。

5. 结语

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我国还属于刚刚发生的新鲜事物,各项保障机制都还不够健全,创业者的意识和能力都很难达到要求,因此进行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对症下药,从多个层面下手,进行保障机制的构建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助推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融合,为公益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助推我国公益事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10065015)。

参考文献

[1] 林爱菊, 唐华.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 大学教育科学, 2016(4): 113-118.
[2] 汪忠, 王爽爽, 李姣. 青年公益创业筹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青年探索, 2017(3): 76-82.
[3] 辛华, 韩婧怡, 徐晶. 关于完善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12): 1-3.
[4] 蒋伟中. 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 内涵、价值与路径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 2017(8): 13-16.
[5] Wolk, A. and Ebinger, C.G. (2010) Government and Social Innovation: Current State and Local Models. Innovations: Technology, Governance, Globalization, 5, 135-157.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87c0c7449c278ec857577cd4c6533951&site=xueshu_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