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Two-Dimensional Design Course
DOI: 10.12677/ASS.2023.127509, PDF, HTML, XML, 下载: 215  浏览: 27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贾晓毓: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浙江 金华
关键词: 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dustrial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摘要: 针对本校工业设计专业软件类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了探索,并从课程教学目标与价值设定、教学内容设计与修订、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课程思政背景的教学评价机制几方面展开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改革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与设计类课程属性紧密结合以及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探索思政教学评价机制。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of software courses in industrial de-sign majors in our school, the idea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s are explored, and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value setting,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and revision, enriching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establishing a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urse,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The innovations of the reform mainly includ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urriculum,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the attributes of design courses, and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文章引用:贾晓毓. 计算机二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7): 3726-373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7509

1. 引言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软件类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软件的熟练操作运用上,更应从课程教学目标价值出发、反思目前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 研究背景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模式,该概念在2014年由上海市的高等教育机构首次提出并进行探索实施。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隔离现象,特别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脱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形象地描述为“两张皮”现象。课程思政的定义为: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 [1] 。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旨在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专业课程更紧密地融合,从而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实现课程教育的全面性。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它拉开了中国工业4.0的序幕 [2] 。从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属性来看,学生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就是创新精神以及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工业设计是一门集工学、美学、经济学、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3] 。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应同时注重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让工科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也能给予使用者以美的感受 [4] 。然而,目前来看,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尤其是软件类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让学生主动求索,掌握更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一件极为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3. 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计算机二维设计》是浙江师范大学工业设计本科生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时分布为理论课32学时,上机实验课32学时。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运用计算机数字技术独立完成工业设计创意产品的效果图表达,高效塑造产品真实的效果。目前,该课程经过为期3年的线上课程建设,已于浙江师范大学超星学习通平台(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ans/ps/216461256)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0~2023学年)。根据上一年教学改革的结果总结后发现,目前课程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首先是针对思政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价值设定和相关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仍不清晰。目前来看,自我国课程思政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已经在认识上、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迅速发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与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已开展了一段时间,并取得了部分成效,然而,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价值设定问题上,所涉及的核心思政思想仍然不够清晰;另外,与之相对应的融入了课程思政的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也未得到有效建立,课程评价标准仍然按照原先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标准进行。

其次,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环节较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课程的多手段将思政元素自然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本软件类课程教学,目前的改革实施仍不足。例如,对国家支持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相关战略性政策的介绍如何与课堂教学实践相联系,课程案例引入仍比较生硬等,都是课程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学生普遍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缺乏文化自信。第一,工业设计因其源起问题,导致在教学中容易引发一些文化自信方面相关的讨论。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状况也呈现出良好趋势,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搜集相关优秀案例时仍以国外品牌、设计师为主,存在一些认知上的滞后性;第二,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对相关的设计思路不熟悉;第三,在专业课学习中“重分数”“重结果”而忽略研究过程,部分学生对职业发展规划没有清晰的认识,社会责任感较为缺乏。

计算机二维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辅助类必修课程,如何通过课程教学顺利展开课程思政教育,确保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品德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从课程学习中逐渐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本次课程思政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教学实施目标与思路

4.1. 改革实施目标

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目标则包括以下几个:

首先,通过改革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将弘扬传统文化、建立专业文化自信、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以达到德育教学目标;其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带动学生主动探索钻研传统文化内核,并结合实践将之切实应用于职业素养提升中,并逐步延续到工作生活中;最后,建立并不断完善设计类专业尤其是设计类软件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思政主题进一步有机融合、更加充分地挖掘为课程所适合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合理嵌入课程理论及实践学习各环节中,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激发其学习动力的内驱力,如何建立和完善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这些问题都是研究改革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4.2. 教学改革实施思路

本次教学改革的实施思路如图1所示,从教学目标价值设定开始,接着进行教学内容与修订,再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探索思政元素的路径,强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设计类课程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践,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逐步渗透进课程教学各阶段。具体来看,本次改革将重新探讨并明确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问题的目标价值;基于思政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修订;丰富教学方法,探索思政元素的路径;强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逐步渗透文化自信;加强课程思政的师资队伍建设;尝试建立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

Figure 1. Thoughts on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reform

图1. 课程改革的实施思路

5. 教学改革实施内容

具体地,本次教学改革围绕教学目标价值设定、教学内容设计与修订、丰富教学方法并探索思政元素的路径展开:

5.1. 课程教学目标与价值设定

改革根据以下原则重新计划和拟定了课程教学目标与价值设定:首先,时刻关注国家发展战略部署,强调文化自信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其次,破除课程思政“仅仅是将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组合与叠加”的固有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将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

5.2. 教学内容设计与修订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到教学实践案例融入更多先进的思想政治精神;夯实理论基础,彰显大国工匠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严格把关课程案例的选用,既要把握好思政元素融入的节点和时机,探索有效融入方式和渠道,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又要注重方式方法,并加强数字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其次,在课程平台建设上,继续延续线上网络平台建设和线下课程实践内容的建设理念和思路,并结合最新的数字教学技术,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最后,修订和完善教学内容,做到动态有机调整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需求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如微视频、微课件、自测习题和拓展资料等)。

5.3. 丰富教学方法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任务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并依托专业自身的实践属性,强化文化自信坚定对专业实践成果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本课程几年来积累的课程改革成果为基础,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途径,进一步深化教学理念;

第二,不局限于原有教学改革思路,以学习为中心任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实时根据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

第三,灵活运用启发式、融合式、讨论式教学,按照课程每一章节难点和特点,探索运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等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强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逐步渗透文化自信。从“产、学、研、赛、展” [5] 等多方面入手,从思政主题的理论基础导入,并强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

5.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唤醒和培养各专业课教师传道、育人的自觉与能力,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通过走访优秀思政高校、学院,参加学术研讨会、开展课程思政教改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了教师团队的整体思政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团队文化自信坚定的水平,从而带动教学水平上的文化自信提升。

5.5. 建立课程思政背景的教学评价机制

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既包括课程知识目标本身的评价,还包括思政目标的评价,在以过程性评价作为重点评价指标的同时,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之评价;另一方面,对设计类专业课程来说,其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更应具有其专属于设计专业的特点,尤其是对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目标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设计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量化评价,从多维度对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6. 改革实施效果与反馈

经过本次课程改革,初步探索了以计算机二维设计为例的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思政改革问题的思路,对课程教学的效果提升带来了积极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性和思想政治素养。总结下来,本次改革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如图2):

第一,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通过改革有针对性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爱国精神”、“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和“以设计和文化强国”之爱国热情;

第二,思想政治元素与设计类课程属性紧密结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政元素从理论到实践贯穿课程教学始末,并与设计类专业、特别是软件类设计课程之实践属性,将思政元素与实践案例相结合,从“产、学、研、赛、展”等多方面入手,以提升课程生动性、丰富性和完整性,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探索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更有效地探索了对文化自信精神内核在此类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可能,进一步探索了设计类课程的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之特点。

7. 结论

课程思政对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将思政元素与

Figure 2.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reform

图2. 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设计类课程属性紧密结合,最后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探索思政教学的评价机制,这无论对学生专业与人文素养的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化,都具有长久且深远的意义。

基金项目

浙江师范大学2022年省级课程思政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度浙江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教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赵继伟. “课程思政”: 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 17(2): 114-119.
[2] 邓志革, 黎修良, 沈言锦.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汽车专业群建设方案研究[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6: 7.
[3] 孙芳吉, 王嘉仪. 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 设计, 2019, 32(8): 106-107.
[4] 杨梅, 苏兆婧, 唐凤超.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协同创新教学改革研究[J]. 设计, 2016(2): 136-137.
[5] 高山, 袁金龙, 陈炜. 《纺织品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相关问题探讨——以安徽农业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为例[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1): 10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