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困境与选择
The Development Status, Dilemma and Choice of Elderly Social Work in China
DOI: 10.12677/ASS.2023.127495, PDF, HTML, XML, 下载: 266  浏览: 968 
作者: 刘慧娟, 高 静*: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柳州
关键词: 老年人老年社会工作发展The Elderly Elderly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摘要: 中国是人口大国,老年人数量大,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做好老年社会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面临人员配置不足、学科社会认知度不足、行业标准和规范不统一、传统养老观念束缚等困境。为此,建议创新服务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宣传方式、加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学科社会认知度、统一行业标准和规范、转变传统养老观念,以期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选择。
Abstract: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and the aging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well in elderly social work.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mainly faces difficulties such as insufficient staffing, insufficient social awareness of disciplines, inconsistent industry standards and norms, and constraints of traditional pension concept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o innovate the service concept, adopt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ublicity method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derly social work service team, strengthen the social awareness of the discipline, unify the industry standards and norms, an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old-age care, so as to provide some cho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social work.
文章引用:刘慧娟, 高静.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困境与选择[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7): 3614-361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7495

1. 引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示,在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70%,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了5.44% [1] 。中国自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相应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社会工作就是把老年人作为对象,强调“助人自助”以及“增权”,在帮助老年人克服困难、挖掘潜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年社会工作最早在英美等国家兴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如今美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德国“多代屋”养老新模式、荷兰的生命公寓等。中国台湾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制。相较而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老年社会工作起步比较迟、发展比较缓慢,在政策保障、资源配置、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是将社会老年学与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的整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以及技能,积极地招募种种可能的社会资源,落实与老年人相关的各种社会政策,或者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满足他们需求的实践过程 [2] 。在这个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发挥着服务老年人、促进社交活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作用,彰显出专业服务的补救性和预防性的功能,为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贡献力量。因此,本文在概括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老年社会工作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供实质的选择,对促进中国老年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2.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2.1. 发展历程

老年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发展的重要源头是慈善互助。在明清时期,各个地区建立的救济院与养济院以及官民合作的普济院等帮扶机构,它们的管理与经济来源一般都是官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窦影、刘君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专业化发展的过渡时期(1949年~1978年)、恢复时期(1979年~2000年)、建制时期(2000年至今)三个时期。杨根来认为,新中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可分为孕育发展(1949年~1977年)、探索发展(1978年~1999年)、体系化发展(2000年~2011年)、快速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虽然诸位学者对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进程有不同的理解与划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本土的老年社会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过渡、恢复、体系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

2.2. 发展现状

在政策保障方面,国务院在2001年7月颁布第一个老龄事业五年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2006年、2011年,相继颁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则是设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专章,在2021年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又明确提出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指明了老龄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了政策保障 [3] 。在组织机构方面,在中国先后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老年社会工作委员会等机构,推进老年社会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在老年社工人员配备方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中规定,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工人数应保持1人以上。在养老服务实践方面,根据国务院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末国内的养老机构共有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有822.3万张。在高校专业设置中,截止2022年末中国约有三百多所高校设置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在招社会工作硕士的高校则约有156所,全国大致有22所院校自主设立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博士点,但是其中涉及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比较少,一般都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养老服务管理等这类专业。

2.3. 发展路径

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的老年社会工作在全国是比较领先的,这些都是较早开始探索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路径的地区,并卓有成效,为中国其他地区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提供了实践范例。上海地区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包括在社区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试点、设置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等,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织密网络,把更多的养老服务和资源放到基层。北京则是在政府主导下构建“三边四级”养老服务工作体制(三边即周边、身边、床边,四级即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结合)、探索“互联网+”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其中“互联网+”新模式如“怡亲安安”,目前是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上线。而深圳现今采用的是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方案,具体路径为搭建1个平台(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凝聚3方力量(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做实3种服务(政府保障基本、居家社区联动、机构专业照护)、做强6个层级(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总的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探索符合国情以及自身情境的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2.4. 发展前景

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好的。一方面,中国老年人口多,老年社会工作这个行业就会需要很多人力投入进去,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就能够有效的缓解现今所面对的就业压力。紧接着也会带动与老年人相应的行业发展,如医疗器械老年人口多了,也将会带动与老年人有关的行业的发展,如:旅游业,医疗保健,智能医疗,金融保险,文化娱乐等行业。另一方面,以往中国的养老都是居家养老,以各个小家庭为主,传承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好社会资源。例如,郭田田认为,应鼓励社会非营利组织向老年服务业投入资金和人力,以及社会志愿者支援该行业等其他资源。假若能够有效地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这将为老年社工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总之,老年社会工作的前景将会是比较好的。

3.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老年社会工作者配置不足

老年社会工作者作为老年社会工作的主体之一,在老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中离不开对工作者的合理配置。首先,尽管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中规定了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工人数需保持1人以上,但是在实际实施中却因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地区迟迟未能达到该规定的要求。现有老年社会工作者较少、大部分工作者仅凭人道主义参与工作。其次,在张淑萍的研究中发现老年社会工作者大部分是女性,男性很少,导致男女工作者的比例失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男性老年人的需求。最后,虽然中国在2022年持证社会工作者数量达92.9万,但是除去青少年、妇女等社会工作者外专职老年社会工作人员仅仅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同时,在2022年民政部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提出年底前培养培训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这说明老年社会工作者还是比较少的,从而导致老年社会工作者配置不足。

3.2. 学科的社会认知度不足

国内老年社会工作没有广泛普及,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度并不大,社会认知度不足。其一,没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导致社会认知度不足。赵文豪的实际调查研究中认为,社会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较低,即使是参与到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人员也存在这样的情况。笔者也曾被多次问到何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什么都不清楚更何况是老年社会工作。其二,社会认知度情况与学科的普及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老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并不均衡,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相对较快,在大部分城市的老年社会工作发展则是比较缓慢的。对于大多欠发达地区的公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来说,老年社会工作及老年社会工作者都是新颖的词。他们不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涵义、作用及定位,甚至会把老年社工与志愿者相混淆。其三,学科的社会认知度也与宣传的力度有联系。在新闻报道、大众传媒中都较少发布有与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与老年社工的内容。一些养老机构注册了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但受众面却是小的,影响范围也是有限的。总的来说,社会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不足,非常容易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

3.3.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对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不可或缺。但是目前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缺乏了统一的服务标准与管理规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即使是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广东省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发现,广东老年社会工作的制度并不够完善,同时还缺少了完善地统一的养老服务标准,省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4]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统一的老年社会工作人员的晋升标准、薪资待遇标准、人才培养制度等标准和规范。除了缺乏晋升、薪资待遇等标准外,各地的行业准入、考核机制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所以,各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都影响着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3.4. 传统家庭养老偏好和养老观念的束缚

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以及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使得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农村“养儿防老”、“落叶归根”等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如老年人被儿女送入养老机构都会被邻里邻居认为这是儿女不孝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儿女被指责,老年人也会觉得没有面子,因此,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是比较低的。其次,中国一直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大多数家庭承担了较多本该由国家承担的赡养老人的责任以及义务。最后,许多老年人依然会以能够跟子女共同生活在一起为荣,老年人的子女一般情况下也不绝不会把他们的父母送进养老机构,除非迫不得已,同时大多老年人甚至会把住养老机构看成是无奈之举。

4.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选择

4.1. 加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建设

要改变当前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现状,就要加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建设。要建设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就要有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快推进制度的设计,建立健全的制度,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持。第二,相关院校需要提高老年社会工作学科方向的教学水平以及实践能力,以培养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老年社会工作队伍为目标,进行科学的教学设置、实践训练,积极与养老服务机构沟通协调,寻找实践方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第三,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应该提高对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重视程度,设立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并加大培养,完善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岗位晋升机制,保障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

4.2. 强化学科的社会认知度

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一方面,在强化社会认知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各级养老服务机构做好相关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学科的社会认知度。另一方面,政府以及各级养老服务机构要做好相关的宣传策划方案,开展主题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利用好线上和线下的所有宣传资源和渠道,地方新闻报道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经典案例,拍摄宣传片,让更多的老年群体和老年社会工作者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涵义、作用及学科价值,给予老年社会工作领域更多关注。

4.3. 出台实施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结合实际情况,统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标准和规范。首先,明确老年社会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建立统一的晋升标准,可适当设置相关编制,进而达到留住相关从业人员的目标。同时,还应该出台统一全国各地的老年社工配置标准,明确行业准入、人员准入等标准。其次,建立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规范,明确老年社会工作的涵义、定位及职能,设置相关专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最后,设置相应的机构考核标准,由政府相关部门对老年社会工作相关机构定期进行考核,对于多次考核不合格的机构应该明令禁止再次进入该行业。如此以来,相信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定能潜力无限。

4.4. 创新宣传方式,转变传统养老观念

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仅靠家庭养老是不足以满足农村或城市居民的养老需求的。一方面,要创新宣传方式。例如编排有相关现代孝文化理念的广场舞等其他方式,然后通过大众传媒等途径向老年人以及他们的子女宣传现代孝文化理念。现代孝文化的含义即老年人接受自己子女的尊敬与孝顺,接受子女对老年人尽孝的方式不应局限于一个家庭之中,而是应该更加注重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实际成效,让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化。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政府或社会组织应该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的方式,呈现出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让更多的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了解目前养老服务的现状,从而改善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以期帮助大众接受社会养老事业,推进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5. 小结

总而言之,做好老年社会工作意义重大。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进老年社会工作在新时代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各行各业都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知行合一,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解决困难,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满意的养老环境,共同推动中国老年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落地见效。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EB/OL]. http://www.stats.gov.cn/sj/tjgb/rkpcgb/qgrkpcgb/202302/t20230206_1902005.html, 2021-06-28.
[2] 仝利民. 老年社会工作[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34.
[3]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 2022-02-21.
[4] 梁欣妍. 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的革新[J]. 人力资源, 2021(10): 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