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对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作用——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The Role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Urban Multi-Ethnic Community Governance—Taking the Wuhou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3.122068, PDF, HTML, XML, 下载: 166  浏览: 403 
作者: 杨忆慧, 姚 珣: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多元文化多民族社区治理Multiculture Multi-Ethnic Community Governance
摘要: 随着城市社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社区内的民族成分也日渐丰富,社区居民间有着多元文化的摩擦与交流,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对社区治理效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文化融合对多民族社区治理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成都市武侯区的多民族社区在社区治理进程中取得较好成就,通过整合各民族的文化将其从“冲突”转化为“融洽”,利用多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性,让社区活动变得丰富的同时实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构建有序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多元文化在社区治理中实现交融,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居民利益,夯实了社区资源,为新时代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urban communities, the ethnic composition of the community is also increasingly rich. There is a multicultural fri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s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Cultural integration has a positive regulatory effect on multi-ethnic community governance.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in Wuhou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have made good achiev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 them from “conflict” to “harmony” by integrating the cultures of various people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multiple ethnic groups, enrich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realiz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To build an orderly and harmonious demonstration community for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we will gradually build a social governance pattern featuring joint development, joint governance and shared benefits, improve residents’ happiness.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cultures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has enhanced the capacity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strengthened ethnic unity, safeguarded the interests of residents, consolidated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provided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urban multi-ethnic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杨忆慧, 姚珣. 文化融合对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作用——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2): 488-49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2068

1. 武侯区治理背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团结互进,国家始终关心民族工作,在国家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中占据很大的地位。其中四川省武侯区地处市区西南部,辖区面积75.36平方千米,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第七次普查结果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120.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的数量达到5.49万人。武侯区是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特别是武侯区的浆洗街,其辖区内有大学、中学、小学、医院、办事机构等,少数民族人口在这里进行就业、求学、就医等活动,其有着“民族一条街”的名号,藏族同胞在这里开店经营他们的民族文化特色用品,他们抓住了政策与时代机遇,积极发展民族产业,其拓展汉藏文化交流路径,将跨文化传播进程推向新的高度 [1] 。

随着城镇化比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不同民族因就业、就学、随子女生活等原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启生活,社区是他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对于城镇化的定义界定已经不单单是只受位置的限定了,它包括多个方面,其中涉及地理、经济、社会空间等多个维度的转变。其中农村人口到城市进行“短期”或“长期”生活,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进城”的现实,而且需要认识“身份进城”的实际,要想与城市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及社会福利等方面享有同等权益,甚至需要他们做到“文化进城”;要做到此,他们的生活习性、日常节奏和民族习俗等社会文化属性也将相应改变。同一个社区可能有多个地区的人员组成,他们有迥乎不同的文化生活,由于嵌入不同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目的在于冲破文化差异带来的桎梏达到“多元一体”,从“对立”到“融合”,多样化的文化嵌入是促进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可行方式之一,因为它将多元文化纳入专业服务供给和社区治理链条中,构建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适应、自我转换和自我更新的基础框架,这也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高度吻合 [2] 。

2. 基于文化融合的社区治理

2.1. 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实现文化融合

居民在生活中实现各自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在参与社区活动时进行文化的融合。文化融合是指有差异的文化通过不断的交往交流实现交融,文化一方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其优点,从而使本民族文化更加成熟,通过彼此之间的影响与渗透,实现“1 + 1 > 2”。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这就说明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其他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无法完全排斥其他文化的融入。因此在文化融合发展中,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支撑文化的多元发展,加强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持与继续发展,文化融合也是各个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成都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是文化有机融合最主要成果表现之一。

2020年,武侯区关于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坚持在党建引领下组织民族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武侯区被省政府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晋阳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吉福社区的拉孟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他们能歌善舞,开朗活泼 [3] ,还有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共同打造“晋阳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协助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解决“中国唐卡”展示馆的场地问题,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举办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10余次,其中参与人员达到3000余人。

洗面桥社区所辖区域的少数民族地区驻蓉办事处和商家则较为集中,慢慢就逐渐形成了经营少数民族文化用品的独特街道,有“民族一条街”称号,还和具有武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锦里相邻,紧挨着西南民族大学,其中有齐全的56个民族,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医院、363医院等医疗单位,满足各族人民的就医需求,通过教育、就医、求学等交往活动,增强了各民族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交往金融,到傍晚时分会有少数民族在宽阔的广场地带载歌载舞,其他民族也会参与其中,会的就跟着跳,不会的也学着跳,氛围相当的融洽祥和。洗面桥社区在2012年时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称号,在2014年获了“成都市民族文化之家示范社区”,2016年荣获“防邪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社区通过对自身独特民族文化资源的组织和重视,在社区举办了相应的活动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实现了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的创建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合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2.2. 通过对民族政策的宣传实现民族文化融合

在社区治理中,社区按期组织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进行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召开社区少数民族经营户联谊会,目的是了解解决少数民族商家的需求和困难,收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现有的社区进行的是网格化治理,对于这类社区定期召开社区网格治理情况的分析会,总结、判断、规划、总结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社区各项惠民服务工作,并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其次,结合省、市、区大型活动,把民族知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融入到“少数民族艺术节”、“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中,积极开展“民族知识抢答赛”、“民族知识讲座”、“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等活动。有效拓展了民族团结宣传的知晓面和社会影响力。重视和加强社区工作者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知识培训,积极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民族工作相关的专题培训,加强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探索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的路径。实行组织讲座或送书上门等形式,对社区范围内的旅馆、医院、饭店、商铺等服务窗口的上岗人员,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增进民族知识的了解和常规培训,坚决不允许有任何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语言和行为发生,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习俗。

多民族社区文化的“相互嵌入”是探索多民族社区治理与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思路,也是对当前多民族间关系的动态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据此,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嵌入”则具体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构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内生性动力。

2.3. 举办民族特色活动促进文化交融

中国的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民族认同”、“居民团结协作”、“多元文化共生”与“平等、互助”等特征。在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中,我国的政治领导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多民族社区治理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多元共治”。

文化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为实现社区发展进步和民族团结,根据社区现有的多民族特点,各民族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完善社区治理中各民族的文化充分嵌入,需深度挖掘社区资源,吉福社区支持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拉孟成立“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向各民族学生传授唐卡绘画技艺,多年来已免费培养了各族学生将近1400名,他们中100余人还被认证为省级和州级唐卡传承人。

社区各民族具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点,社区积极搭建“民族文化之家”、创办“蓉城一家亲”主题活动,打卡“成阿0公里”民族团结文化地标,大力扶持唐卡、羌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织这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群众的情感互动与文化认同。充分利用社区的有利资源,社区通过邀请驻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工作专家教授为社区讲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嵌入式城市民族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多方面的挖掘社区有利资源进行社治理,更好更快的促进社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共同意识。

综上所述,文化融合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文化融合化解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合矛盾,促进多民族间的和谐友爱,携手共同参与到社区公共事物治理中。

3. 文化融合对多民族社区治理的作用

3.1. 多元文化融合加强了民族团结

民族示范区的创建,更好的实现了多民族参与社区活动,融入社区生活,一切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了不同民族对本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需求,增强了示范区不同民族的凝聚力,最终实现示范区民族文化繁荣示范的目标。

通过民族示范社区的创建,各民族的文化在社区中得到认同和发展,实现了多元文化的有利融合,何星亮的研究表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增强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4] 。马瑞雪等提出交往交流交融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以此来说明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到民族融合是一个从时间和空间上同步演进的历史过程 [5] 。王希恩指出交融不等于同化,交融指的是民族之间相互接纳、吸收、包容和认同 [6] 。杜娟从“文化涵化”的角度,提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普遍现象,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基本动力 [7] ,建设民族示范社区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各民族文化。

社区充分尊重和吸收各民族文化,建立“民族文化之家”,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组织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向社区各族居民介绍各民族文化风俗,增进相互了解,宣传民族政策,保护民族利益。

3.2. 多元文化融合维护了民族利益

在多民族社区治理中,充分尊重和吸收民族文化,因为语言交流有困难,生活习惯存在差异,沟通起来难免降低办事效率,所以在社区中有少数民族居民从事治理工作,还从少数民族群众中选举具有威望的退休干部、专家成员组建了2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作为“民情专递员”、“特约调解员”的责任担当,大家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在治理中充分重视和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解决少数民族的就业需求,通过工作人员培训和组织座谈会,表达自身的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实现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交流交往和交融,通过多元文化参与到社区治理既增强了少数民族的自身发展管理能力,同时也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桥梁和榜样带头作用。即使当多民族社区没有意识到县域内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动能够促进“多元一体”氛围的形成,但多民族参与治理的文化融合就是有利于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基础。

3.3. 多元文化融合夯实了社区发展资源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而民族团结最基本的就是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团结需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社区支持拉孟建立“中国唐卡”展示馆,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坚持“多元”与“一体”并重的原则,2021年,拉孟及其学生历时9个月精心绘制的唐卡作品《红船精神》,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洗面桥社区也因为居民的需求,引入“爱有戏”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为社区治理中的养老方面进行精细化服务。开辟“妈妈会客厅”,将社区内有空闲时间的各族妇女组织起来,采用“市场 + 公益”的方式为各族居民提供“点菜式”服务,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体现了各族人民的热情互助。增进了社区的民族团结友爱。创办了“共享奶奶”项目,把小区里有余力、有爱心的各族中老年人组织起来,帮助照顾无人照看的小孩。目前,社区这样的“共享奶奶”已经有30位,被照顾的孩子多达270余人,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集合社区的多元文化资源,举行社区活动,2022年成都市武侯区“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暨首届社区文化节活动在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举行。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用“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为辖区群众呈现更加丰富的文艺形式和文化产品,推进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8] 。

通过多民族社区的多元文化融合,实现社区多样化资源的发展,充分满足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需求同时又可以参与到社区活动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夯实了多元文化融合带来的资源发展基础,促进了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合,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多民族社区和谐发展提供了建设方向。可见多元文化融合对于促进多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4. 未来展望

文化是一个民族极为重要的特征,也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的核心要素,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9] 。社区的多元文化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交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 [10] 。所以文化交融对于社区治理具有关键作用,经过上文的研究表明文化融合可以推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利益,夯实民族资源的传播与发展。多民族聚集区域更需要进行文化的交融,推进各民族的了解合互助。在多元文化物质资源方面,社区的图书室、锻炼中心、娱乐场所、节假日偶尔会有社区或者是其他组织策划的活动;丰富社区生活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力在将社区打造为多元合一的场所。多元的社区文化及多样的社区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这不仅需要全面落实示范区的建设工作,还需要增加“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可以更直接快速了解社区居民需求以助于社区建设,最终构建示范区建设的常态化机制路径。

参考文献

[1] 邴正, 昂翁绒波. 跨文化传播中的解域化与再域化——以成都武侯区民族街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22, 43(5): 81-85.
[2] 李江涛, 汪大海. “文化进城”: 社会组织嵌入与“合村并居”社区农民的市民化[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3): 127-137.
[3] 人民网-四川频道[EB/OL]. http://sc.people.com.cn/n2/2022/1013/c379469-40159822.html, 2022-10-13.
[4] 孙金诚.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 人民政协报, 2022-09-01(002).
[5] 马瑞雪, 李建军, 周普元, 李蕾. 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 35-46.
[6] 王希恩. 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 学术界, 2016(4): 33-44.
[7] 杜娟. 从文化涵化视角看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7(6): 51-56.
[8] 人民网-四川频道[EB/OL]. http://sc.people.com.cn/n2/2022/1114/c345167-40193685.html, 2022-11-14.
[9] 赵士林.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26.
[10] 金炳镐, 肖锐, 毕跃光. 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1):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