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and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ist Ecological Outlook
DOI: 10.12677/ACPP.2022.116270, PDF, HTML, XML, 下载: 184  浏览: 401 
作者: 朱泓潞: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Marxist Ecological View Man and Nature Ecological Progress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观,涉及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多个方面,为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根本价值指向和实践遵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诸多成就,国民经济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也在日益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也呈日益严重之势。面对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以及生态退化,人们愈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要打破这种生态困境,就必须挖掘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思想,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路径。
Abstract: There are abundant ecological views in Marxism, which involve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rovide the fundamental value direction and practice for human beings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economy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and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faster. Meanwhile, the cos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growing increasingly, and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also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e face of natural disaster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break this ecological predicament, we must excavate the ecological thought in Marxism and explore the reasonable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文章引用:朱泓潞.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2, 11(6): 1582-158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270

1. 引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下,致力于改变人类命运,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高度和谐。当前我国快速繁荣的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想要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中寻找答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进一步推动深入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渊源

2.1. 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时期,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进行着分门别类的研究,力学以及为它服务的数学学科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十七世纪上半叶,笛卡尔根据力学的成就,建立了一个机械的宇宙演化模型,并对物理和生物现象作了机械的解释,他认为世界的运动都是按照力学定律来进行的,并用这种机械的观点去解释一切物质运动包括宇宙中星体的运动、复杂多变的人体运动,甚至指出动物是一架没有理性的机器。十七世纪下半叶,牛顿在开普勒和伽利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严密的力学体系,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不仅成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典范,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他认为,物体没有改变自身状态的能力,其运动要依靠外力,一切都按照力学运动方程严格而刻板地按照规律运动。笛卡尔、牛顿、伽利略等人,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他们的唯物主义带有形而上学特点即机械性、片面性、孤立性以及不彻底性。

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从笛卡尔的物理学出发,应用牛顿发达的力学成就,贯彻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同神学自然观进行了不可调和的斗争。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十七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者物质自身能够运动的理论,肯定了物质自身能够运动并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但却导致了机械决定论的盛行。其观点认为,自然界从来就是不变的,地球上有不变的山川河流,有不变的生物区系和物种,天体在不变的轨道上运行,企图用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其他复杂的运动。其中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把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发挥到了极致,并假定有一智能生物,此生物对整个宇宙中的每个原子的位置和动量都了如指掌,并且能依据牛顿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每个人的命运也会如板上钉钉一般,明天一定做什么事情,都能被准确地预测,并且无法改变。这就属于纯机械论的范畴,只承认“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认为自然界是孤立静止的,它始终一成不变,并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与人类的发展没有任何的联系。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阻碍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运用其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深刻地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错误认识,认为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自然也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自然界有其内在的演变和发展规律,人与自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和统一。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它先于人而存在,是“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要想获得自身的延续和发展,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其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是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1]。”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也正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发展的。

2.2. 对黑格尔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自然哲学观建立在“绝对精神”的基础之上。“绝对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而万物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在黑格尔看来,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类社会,它们本质上都是精神的,这些现象都是精神的现象。这一观点在他的《自然哲学》中有着清晰的陈述:“自然是作为它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他认为,自然是从精神中异化出来的产物,是精神的自我否定。从世界观上看,黑格尔陷入了彻底的唯心主义,他忽视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赋予了主观精神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了思维和存在本末倒置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

黑格尔说,“自然必须看作是一种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是得出它的另一阶段的最切近的真理 [2]。”由此不难看出其自然观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对自然的辩证认识是自然界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尽管他把这种变化和发展当成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过程,他的自然观是建立在把人与自然社会精神化的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做了猛烈的批判,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积极的因素,即辩证法思想。黑格尔用辩证法的思维理解和把握世界,主张自然界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并强调自然界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黑格尔的辩证法首次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用普遍适用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同时又实现了对它的发展与超越,为其生态观的形成积淀了思想条件。

2.3.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费尔巴哈秉承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自然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自然的武器冲击宗教神学、批判唯心主义,其无神论也因此闪耀着唯物主义的科学光芒。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用感性直观的物质世界取代了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并非是精神的创造物,而是在人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我所说的自然界,就是人拿来当作非人性的东西而从自己分别出去的一切感性的力量、事物和本质之总和” [5]。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孤立的、不存在任何联系的、不存在任何对象化的活动,其缺陷在于他只是直观地理解处于社会实践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生态观继承了费尔巴哈自然观中对自然界唯物主义立场的观点,摒弃了其形而上学的观点,强调将自然界的发展和人类是社会的进步有机联系起来,并立足于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以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为基础,认为人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才能积极地改造自然使之与人的社会活动相统一。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3.1. 人来自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地位”问题 [1]。他指出,自然界孕育了天地万物,对于人类而言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类是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顺从和依赖,并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来维持自身的生命,这是最原始的和谐,人类有义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3.2. 人类不是被动的存在,人们可以把握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物质生产引起物质世界朝着满足人的需要、合乎人的目的的方向发展变化。但人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一旦人们的主观意志膨胀,违背自然规律,搞唯意志论,就一定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自工具产生以来,人类借助工具改造世界,然而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人类开发、利用、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之上,在带来工业的繁盛同时,也更激发了人类按照自己意愿征服和统治自然的野心。甚至在一定时期产生了“人类为世界的中心”的“人类中心论”。

3.3. 人与人的协调最终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存在着难以调节的矛盾,这导致了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资本主义制度不仅造成工人阶级的贫困、饥饿、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恶化、被压迫民族的受奴役地位,而且还造成土地荒芜、河流及空气污染、森林湿地退化等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再深入看,部分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过度开采和肆意污染的行径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部分人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后果,却要整个社会来承受,这就是追求利益的阶层与承受代价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切实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实现社会全面的公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价值

4.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呼吁绿色发展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是以其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但同时也要受到社会经济形态,即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生产关系的客观制约。恩格斯认为:“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因此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于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4]。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他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要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4.2. 彰显中国特色,回应人民生态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就是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我们党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出发,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发展的重要层面上来,并落实到民生实践中,表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价值诉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4.3. 坚持统筹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尊重自然规律的规划,带来的只有灾难性后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要素整合论的主要观点。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决不可从主观意志出发,而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充分认识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制定符合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生态规划,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需要制定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态补偿制度。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要求我们做到统筹协调,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本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逻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将生态建设放在长远发展的规划之中,以便生态文明各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协同共进。

4.4. 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共谋国际生态治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启示我们,生态文明是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在应对全球性生态问题中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既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又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呵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坚持环境友好,推动成果分享,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引领全球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家园。这些思想和倡议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视野和国际担当,是中国传统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凸显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是站在人类整体利益、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上共谋全球永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不仅为中国解决生态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道路,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南,而且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也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3, 56.
[2] (德)黑格尔. 自然哲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2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49, 257.
[5]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