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Communication Theory
DOI: 10.12677/ACPP.2022.114099, PDF, HTML, XML, 下载: 244  浏览: 556 
作者: 沈 忱: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关键词: 交往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World
摘要: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实践的成功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不断推动其构建对中国和世界发展意义非凡。
Abstract: Marxist communica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success of a practice depends on whether there is correct theoretical guidanc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Marxist communicat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and continuously promote its construction.
文章引用:沈忱.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哲学进展, 2022, 11(4): 555-56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099

1. 引言

人类的未来将会怎样,世界的未来究竟会怎样。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诉求,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中国答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考虑到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实践与理论总是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科学的,指导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能够不断丰富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提供新思路,为世界和全人类的未来指明了科学的前进方向。

2.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基本概述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一文中,马克思最早提出关于交往的相关问题,这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萌芽。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相关著作中,他们对交往的内涵及其影响做出了充分论述。此后,他们更是不断丰富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勾勒出关于交往的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

2.1. 交往的内涵

马克思以实践为出发点,考察了人类交往的方式和关系,对交往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揭示了社会交往的丰富内涵,提出了具有社会性的交往,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交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社会活动。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

2.1.1. 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

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二者密不可分。一方面,生产是交往的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交往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其也是以生产为前提。人类为了维持生存,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从而进行生产获取生活所必须的资料。孤立的个人进行生产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的。人与自然界进行交往,从中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料例如水、食物等,大多都是两个人以上进行的。人与人进行交往即社会交往,至少是两个人以上进行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交往的进行,人们除了一起生产获取生活资料之外满足其物质方面的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随着交往得到满足。这都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交往作为生产活动必不可缺的一环,亦是生产的前提。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必然会发生一定的交往关系。“生产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1] 交往作为人为了满足其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进行的活动。生产和交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1.2. 交往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前提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以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为前提。任何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之上。大学同学之所以成为朋友,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因为其在上课、吃饭、学术交流等中进行的交往活动。交往是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某种特定形式的社会关系活动中所进行的。交往关系本身也是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任何社会关系其实都是指人和人自身之间存在的一种互动的关系。这都产生于都是建立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社会关系以交往为前提,并对人类的交往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交往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交往体现了不同个体间的社会关系,不同个体相互作用构成彼此间的交往。处在交往之中的个体不仅能够创造社会关系,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人与人交往的活动过程中也形成了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这种交往活动便不可能产生人们的社会关系。

2.1.3. 交往是文化传播的基本方式

文化产生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依赖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语言、观念、思维等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而产生。社会风俗、行为习惯、伦理观念等都是为满足人类交往需求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往,文化的传播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文化的传播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部分,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正是文化传播过程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得以发展。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离开了社会关系,文化的传播就无法实现,社会也就无法进步。

2.1.4. 交往体现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实践活动之上的,而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分析生产与交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人的本质与现实个人的重要性,并指出:“交往是指人的活动和本质的明显外化的表现”。 [2] 这表明,交往体现着人自身的本质。人们要想了解自身的关系,需要和他人进行交往,通过和别人的关系发现和自己的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一个地方只要有超过两个人的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社会关系。现实的个人需要交往,交往反映着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特征在交往中得以体现。

2.2. 交往的影响

交往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4] 交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交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2.1.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决定交往,交往对于生产具有反作用力。良好的交往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马克思明确了交往与生产的关系,阐明了交往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影响。生产活动绝对不是只凭单个人的力量而发生的,交往需要多个人共同参与。物质资料生产的需要推动着人与人之间交往。交往活动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便产生了,生存的需要促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交往联系。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交往是极为简单的。由于单个人活动的有限性,要想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借助于交往才能实现。随着交往的发展,个人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弥补了单个个人的不足,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人类交往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的扩展的情况”。一种地域性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延续,其成果的保存也依赖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扩大,地域性的发明创造成为社会共同财富,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2.2. 促进社会关系进步

生产决定着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交往形式的变革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才构成了人类社会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交往不仅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推动着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为社会关系进步提供动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促使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例如生产、思想等关系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产生于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交往活动之中。交往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然促进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作为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发展促使着其他社会关系的变革与改善。恩格斯认为社会制度产生于人类社会交往之中,生产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制度的基础。他认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5] 由此可见,人与人因社会关系而来的产物,例如制度、风俗、习惯等,也随着人类的交往活动发展不断进步。

2.2.3. 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交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产生于人类交往生活,随着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传播与发展。文化与交往一样,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都是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完成的。交往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期,是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中介。交往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化经过在人类社会的积淀,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最基本的方式,那么文化传播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传播是社会的活动,文化的传播依赖于人的交往活动。任何文化都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得到传播与发展。离开了交往,文化的传播不复存在,也不能发展。交往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竞争、相互交流、相互发展。交往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离开了交往,文化不可能得到发展。

2.2.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只有在交往活动中实现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因交往而具有更大可能,交往过程中的人能体验到成功与挫败的经历。这些经历推动着人的发展。生产和交往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人类现实生活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交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生产作为交往的前提,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人的交往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为了进行生产,人才会在社会关系中与自然发生联系,生产劳动影响着、也决定着人的交往活动状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6]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交往的形式和内容。二者的相互作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者的矛盾运动贯穿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全过程。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

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普遍交往使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全球政治秩序加速变革。世界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的交织动荡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必然。

3.1. 世界交往具有普遍性

世界处在普遍交往之中,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相互竞争,使得交往具有普遍性。人与人的交往是普遍的,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是普遍的。世界交往起源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当时,资产阶级国内环境早已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发展,他们希望扩大海外市场。因此,世界开启了普遍交往。这突破了原来各民族的有限交往。曾经,由于交往工具不发达和动力不足,各民族只局限于家庭的、部落的、地区性的交往。资本主义的扩张突破了原本的交往桎梏。普遍交往使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交往频繁,彼此之间的依赖性加强,渐渐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3.2. 世界普遍交往的必然结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百年变局与新冠疫情的交织,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习近平总书记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世界普遍交往的必然结果。

3.2.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对之道

“当前,中国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世界百年变局与新冠疫情二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影响世界格局变化。” [7] 面对如此动荡的局势,习近平总书记为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走向正确的未来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适合人类发展的理论。它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之道。这一理念不仅揭示了世界的“变”与“不变”因素,又给出中国如何在世界“变”与“不变”之中生存发展的答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是核心。世界格局正在变化。新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导致了国际力量的变化。西方国家的实力有所下降,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实力不断上升,并且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是一个肯负责任又有能力的大国,希望各个国家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尊重,实现合作共赢。然而,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不能仅仅只看到“变”,还要掌握其中的“不变”。虽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时代的潮流未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的潮流。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没有显著变化。中国仍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中“变”与“不变”的中国方案。它体现着中国智慧与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了世界多数人的利益诉求,促进着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3.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求。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也推动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国是造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变因。复兴之路上,我们仍会面临着诸多艰险和挑战。因此,中国需要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中国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方面,经过中华民族儿女共同的艰苦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曾经的中国人民因受到外来的殖民扩张,而失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那时,殖民侵略的硝烟使中国大地上空蒙上雾霾。随着中国人民顽强抵抗,重拾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不断地进行奋斗拼搏,中华民族才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并强大起来。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问题带来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面对百年未有大变局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保证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民族实现复兴,有利于世界人民共同的发展。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对于中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的交往理念。它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目的,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在新时代的新体现。

4.1. 推动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随着世界普遍交往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各国在经济贸易合作如果都秉持共赢的准则,才有可能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然而以往的传统国家利益思想是狭隘且极端利己的,极易导致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在这种传统思维主导下,国家间很难形成对彼此的信任。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加剧国家之间经济的两极分化。这对于大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及其不公的。世界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国际贸易陷入困局。世界经济发展阻力颇多,促使着各个国家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下的国家利益观。中国倡导构建经济共同体,促进世界的普遍繁荣与共同发展。构建经济共同体的过程中,新时代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其主要障碍。中国主张世界各国应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只有构建经济共同体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4.2. 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

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特别是对于大国关系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 [8] 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公平,反对冲突与对抗,有利于促进国家间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它承认国家利益追求的正当性,反对那种以自我利益绝对优先的观念。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是尊重与协调的大国关系。其中,中美关系备受瞩目。在相互联系的国际社会中,中美关系绝对不是孤立的双边关系,而是更复杂且不可分割的关系。中美关系不可能是全面对抗的关系,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普遍交往的必然趋势。中美早已形成相互依赖共生的关系。当今世界,国际秩序面临着大调整大变革的挑战。传统的国际关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维护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具有不公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国际关系越来越无法适应现在的世界格局。习近平在统筹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为国家之间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高举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旗帜,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维护着全人类共同利益。 [9]

4.3. 推动世界各国家民族文化进步

中国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拥有不同的文化的国家、民族互相尊重,和而不同。不同国家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交往中发展自身。文化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富有色彩,与众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能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其他的文化,认识到文化具有多样性。在普遍交往中,中国尊重各国间不同的文化,因为正是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人民才能认识到不同精彩的文化。文化虽有差异,但无贵贱之分。中华文化对待其他外来文化,从来都是秉持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着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从而也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4.4. 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也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处于社会交往中的人们往往会形成共同的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基本前提而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现实途径。它以实现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和最高理想一致。只有在交往中,单个个人得到发展,人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世界人民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它既能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又有着重要意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5. 结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生产力发展,对社会、文化、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它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们不懈的努力。当今世界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以史为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开创光明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陈映霞. 从“生产”到“交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再探[J]. 长白学刊, 2019(4): 50-55.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66.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5.
[4] 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130.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54.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96.
[7] 于洪君. 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复兴之路——兼谈“两个大局”下中国青年的机遇与使命[J]. 青年探索, 2022(2): 5-15.
[8] 石晨霞. 联合国与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J]. 国际展望, 2017, 9(2): 78-94, 151-152.
[9]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光明日报, 2017-1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