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组装工艺SPDT开关研究与设计
Research and Design of SPDT Switch Based on Micro-Assembly Process
DOI: 10.12677/APP.2022.124023, PDF, HTML, XML, 下载: 281  浏览: 1,012 
作者: 彭 宇, 刘宁川, 程 林, 张 洪: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三所,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微组装SPDT开关共仿真Microassembly SPDT Switch Co-Simulation
摘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通信设备向小型化发展,而微组装工艺技术是目前设备小型化的重要手段。本文详细设计了基于微组装的SPDT开关,利用HFSS和ADS仿真工具对SPDT开关进行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较好,插损小于0.15 dB,隔离度大于49 dB。从理论上验证了基于微组装SPDT开关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s required to develop for miniaturization, and micro-assembly proces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quipment miniatur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PDT switch based on micro-assembly is designed in detail, and the SPDT switch is optimized and simulated by HFSS and ADS simulation tool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ood, the insertion loss is less than 0.15 dB, and the isolation is greater than 49 dB. Theoreticall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esign method based on the micro-assembled SPDT switch is verified,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文章引用:彭宇, 刘宁川, 程林, 张洪. 基于微组装工艺SPDT开关研究与设计[J]. 应用物理, 2022, 12(4): 205-212. https://doi.org/10.12677/APP.2022.124023

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卫星、广播、雷达、通信系统中都需要对电路参量进行控制,例如控制电路的通断、相移量、衰减量等等。基于微组装工艺的微波开关因体积小、用途多等优点成为微波控制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IN二极管由于开路和短路特性好、控制速度快、微波损耗小、可控功率容量大、具有比较理想的开关特性,所以是微波开关首选器件 [1]。而同时把PIN二极管、微波固体器件和微带电路通过多功能芯片技术、多层复合基板技术和多芯片组装技术集成的微波组件 [2],其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易于系统集成,且由于相关工艺上的不断完善,由安装而引入的寄生参量,如引线电感、管壳电容等的影响都非常小,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微波组件控制电路的电性能。

基于微组装工艺的微波开关则选用裸芯片PIN二极管、芯片电容等器件,通过基板烧结/粘接、芯片共晶/粘接、金丝键合等微组装工艺来实现的。微组装关键工艺技术主要是粘接/烧结工艺技术和微型焊接工艺技术,它是微组装工艺技术中的重要和基础技术。微型焊接工艺技术包括芯片的粘接/共晶工艺技术,金丝楔/球键合工艺技术 [3] [4]。

目前国内外的战术通信宽带设备正在向小型化、轻量化、高工作频率、多功能、高可靠和低成本等方向发展 [5],微波开关作为战术通信宽带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功率、效率、成本、体积等是组件设计的关键点 [6]。基于微组装工艺实现的微波开关引入的寄生参量更小,因此具有插损小、体积小、散热好和更高的工作频率等优点,完全符合目前战术通信宽带设备的发展方向。通过研究并突破基于微组装工艺的微波开关研制技术,能够为未来实现宽带战术通信设备小型化、高可靠性和低功耗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2. 开关电路设计

2.1. 基本原理

2.1.1. 开关工作原理

PIN管开关的基本电路结构形式有串联、并联、串并联和串并串四种,其中,串联形式下,开关具有较小的插损和较宽的工作带宽,但是隔离度不高;并联形式下,开关的隔离度较高且能够处理较大的功率,但是由于1/4波长线的引入,使得其带宽较窄,尺寸也偏大;串并联的形式则综合了前两种形式的优点。

1) 对于串联型结构形式的PIN二极管开关,影响开关插入损耗的主要因数是PIN二极管正向偏置时的等效串联电阻参数Rs,而影响开关隔离度的主要因数是PIN二极管零偏或反偏时的等效结电容参数CT;

2) 对于并联型结构形式的PIN二极管开关来说,情形则正好相反,影响开关插入损耗的主要因数是PIN二极管零偏或反偏时的等效结电容参数CT,而影响开关隔离度的主要因数是PIN二极管正向偏置时的等效串联电阻参数Rs;

3) 对于串并联型和串并串联型这两种结构形式的PIN二极管开关来说,影响开关插入损耗的主要因数是处于串联支路上的PIN二极管正向偏置时的串联等效电阻参数Rs,以及处于并联支路上的PIN二极管零偏或反向偏置时的等效结电容参数CT。

总之,PIN二极管正向偏置时的串联等效电阻Rs和它在零偏及反向偏置时的并联等效结电容CT越小,开关的插入损耗和隔离度性能越好,同时,PIN二极管在零偏及反向偏置时的并联等效结电容CT越小,开关的高频工作特性越好。

单级PIN管并联的形式有隔离度较高,体积要小的特点,如图1中所示。

Figure 1. SPDT switch of a single-stage PIN diode parallel structure [7]

图1. 单级PIN管并联SPDT开关 [7]

两只PIN管分别并联于左右两条信号通路中,且均位于距离公共端口1/4波长处。当左PIN管为负压偏置时,左信号通路导通,而此时右PIN管为正压偏置,被短路到地,由于1/4波长传输线的作用,使得此时从公共端口看向右端口的阻抗为无穷大,因而右信号通路被开路。

同理,右信号通路导通时,右PIN管截止,而左PIN管导通,左信号通路的输入阻抗为无穷大,因而被隔离。

2.1.2. 金丝键合原理

基于微组装工艺技术的微波开关设计中,金丝互连技术是实现开关设计的关键,键合互连的拱高、跨距、和金丝的根数对微波特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设计仿真时需充分考虑金丝的各项参数对微波特性的影响。

金丝互连模型可以用等效串联电阻Rs、串联电感Ls和并联电容C1和C2构成的低通滤波网络来表示,如图2所示:

目前,关于金丝互连的研究多是用三维电磁场分析软件HFSS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优化。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单根金丝互连时对微波特性有较大影响,采用两根或三根金丝键合互连的性能大大优于单根金丝;采用两根金丝时,增加金丝之间的间距能有效减少寄生电感;在键合时应尽量采用低拱高、小跨距以提高微波性能。

2.2. 器件选型

基于微组装的微波开关设计,PIN管芯的参数指标决定了开关电路设能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Figure 2. Gold bondwire equivalent circuit [8]

图2. 金丝等效电路 [8]

通过改变I区宽度和二极管面积,可以构造出具有相同Rs和Ct特性,但尺寸不同的PIN二极管,这些元器件可能具有相同的小信号特性;比如具有较厚I区的PIN管具有更大的击穿电压和更好的失真性能,较薄的I区具有更快的开关速度。以并联型电路结构为例,开关工作带宽小于10%。根据所需开关技术指标要求,综合分析考虑PIN管各个参数对指标的影响,本文选用MACOM公司的MA4P303-134进行分析和仿真设计,如图3为管芯结构。

Figure 3. MACOM MA4P303-134 die [9]

图3. MACOM MA4P303-134管芯 [9]

根据MA4P303-134的参数分析,见表1

Table 1. MACOM MA4P303-134 die parameters

表1. MACOM公司的MA4P303-134管芯参数

1) 工作频率范围为0.02~18 GHz。满足开关工作频率范围要求。

2) 反偏结电容Cj为0.15 pF。通过并联结构电路插损计算公式计算可知,在中心频率8.05 GHz时,由单个PIN管结电容引入的插损在0.16 dB以内。

3) 正向导通电阻为1.5Ω@10mA。此时单个PIN管隔离度理论值为>24 dB,通过适当调整导通电流,可以进一步改善电路隔离度。

4) 热阻为30℃/W。假设电路插损为1 dB,则电路最大损耗功率为2.06 W,同时假设损耗功率PIN管吸收,则该PIN管在10 W连续波工作时温升为62℃,62℃ + 65℃ < 175℃(管子工作的最大结温),因此可以保证PIN管不会损坏。

5) 最大反向击穿电压为200 V。在极限条件下最大射频峰值电压为64 V,而PIN管此时内建直流电压为10 V,为保证PIN管稳定工作,可将PIN管反向直流偏置电压设为20 V,此时64 V + 20 V < 200 V,因此可以保证PIN管不会反向击穿。

2.3. 电路仿真

基于微组装工艺的微波开关原理仿真包括PIN管模型建模、键合金丝建模以及电路仿真优化设计。

2.3.1. 金丝键合仿真

金丝键合模型用HFSS仿真工具进行仿真 [10]。金带键合互连的微波特性随拱高、跨距、金带宽度和金带厚度的不同而变化,并且具有如下特点:

1) 在同一金带、同跨距情况下,键合金带的拱高越低对微波传输特性影响越小,以平直为最佳。但是腔体、电路、芯片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平直键合金带在高、低温冲击中会因热失配而失效:平直键合金带所受应力集中,受到温度冲击或振动时容易发生断裂;从键合工艺的特点来看,平直键合金带的焊接稳定性很难保证。因此为兼顾微波特性和可靠性,必须保持适当的拱高。

2) 在同一金带、同拱高情况下,键合金带的跨距越短对微波传输特性影响越小。

3) 在同跨距、同拱高、同金带厚度情况下,金带越宽对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越小。

根据MA4P303-134芯片焊区尺和文献中给出的金丝参数 [11],初步确定采用两根金丝做键合,金丝间距200 μm,金丝直径12.5 μm,跨距为500 μm时,拱高100 μm。利用仿真工具HFSS对其进行建模仿真,如图4

Figure 4. Simulation model of gold wire bonding

图4. 金丝键合仿真模型

图5可以看出在7.725~8.025 GHz内S21小于−0.1 dB。S11和S22小于−18 dB。仿真结果较好,说明该设置的金丝键合参数比较合理。可以用于后续射频开关的仿真。

2.3.2. 微波开关仿真

基于微组装工艺的微波开关原理仿真包括PIN管模型建模、键合金丝建模以及电路仿真优化设计。本案方案利用ADS仿真工具对开关电路进行仿真,其中键合金丝的参数是采用上章节HFSS仿真结果为依据。

在原理仿真中采用ADS中的PIN二极管模型PIN_diode,输入其相关参数进行原理仿真。

Figure 5. Simulation results of S-parameter of gold wire bonding transmission line

图5. 金丝键合传输线的S参数仿真结果

将HFSS中仿真的金丝参数代入到ADS中的金丝模型BONDW_shape对键合金丝的拱高、跨距等参数进行设定,利用BONDW2对线间参数进行设定。相关参数设定后进行开关原理仿真及优化,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Figure 6.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PDT switch schematic

图6. 开关原理图仿真结果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频段7.725~8.025 GHz内驻波S11、S22都小于−35 dB,插损S21小于0.08 dB,隔离度S13大于58 dB。仿真结果较好,可以利用其参数进行有限地共仿真。

原理图中BONDW在版图中用JEDEC Bondwire代替,设置JEDEC Bondwire半径12.5 μm;跨距500 μm;拱高100 μm。

图7~9所示为ADS中生成的版图,PIN管管芯键合点采用铜箔替代。

Figure 7. The layout generated in ADS

图7. ADS中生成的版图

Figure 8. Layout of ADS wire bonding

图8. ADS金丝键合的版图

Figure 9. 3D view of bonding points

图9. 键合点三维视图

设置完成后,对版图进行MOMENTUM仿真,仿真完成后进行共仿真,共仿真电路图见图10

图11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频段7.725~8.025 GHz内驻波S11、S22都小于−25 dB,插损S21小于0.15 dB,隔离度S13大于49 dB。仿真结果较好。

Figure 10. Co-simulation schematic with limited reference

图10. 参考有限的联合仿真图

Figure 11. Co-simulation results with limited reference

图11. 参考有限的仿真结果

3. 结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SPDT开关的微组装工艺流程和要求;并利用HFSS和ADS软件对微组装开关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驻波S11、S22都小于−25 dB,插损S21小于0.15 dB,隔离度S13大于49 dB,仿真结果较好。为实物设计提供了参数依据。本文在基于微组装工艺和仿真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艳. 5G通信基站大功率射频开关设计[J]. 通信电源技术, 2021, 38(5): 3 p.
[2] 肖宁, 秦立峰, 张选, 等. X波段氮化镓小型化T/R组件的设计与实现[J]. 无线电工程, 2017, 47(11): 63-66.
[3] 侯一雪, 乔海灵, 廖智利. 混合电路基板与外壳的共晶焊技术[J]. 电子与封装, 2007, 7(8): 9-11.
[4] 胡永芳, 韩宗杰. 大功率微波芯片共晶焊接工艺技术[J]. 电子机械工程, 2020, 36(5): 51-54.
[5] 金明. 一种X波段多通道T/R组件设计[J]. 雷达与对抗, 2019, 39(3): 54-57.
[6] 雷素茵, 朱烨, 王家波. Ku波段T/R组件的设计[J]. 现代信息科技, 2017, 1(1): 73-75.
[7] https://www.skyworksinc.com/-/media/SkyWorks/Documents/Products/1-100/Design_With_PIN_Diodes_200312E.pdf
[8] https://www.jedec.org/standards-documents/docs/jesd-59
[9] https://cdn.macom.com/datasheets/GaAs_pindiodechips.pdf
[10] 王世辉. S波段高功率T/R组件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11] 张琦, 苏东林, 张德智. 基于LTCC多层基板的X波段T/R组件小型化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17, 30(1):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