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丧礼与孝道思想探赜
An Exploration of Funeral and Filial Piety in The Book of Rites
DOI: 10.12677/CnC.2020.83006, PDF, HTML, XML, 下载: 650  浏览: 1,97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孟 岩, 姜爱桐: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 大连
关键词: 《礼记》丧礼孝道 The Book of Rites The Funeral Filial Piety
摘要: 《礼记》之孝道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完成了孝道的理论创造并达到其顶峰。《礼记》将“丧礼”与“孝”相结合,以“礼”为载体,用“礼”的外在形式来体现“孝”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孝,凭借丧礼来表达,丧礼本身则体现孝,并有孝道的教化作用,以此来探赜丧礼与孝相互凭借、相伴而生,爱中有敬、尊卑有序,互为表里、内情外行的关系。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in The Book of Rites is rich and comprehensiv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the theory of filial piety has been created and reached its peak. The Book of Rites combines “funeral rites” with “filial piety” and uses “rites” as the carrier to express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filial piety” in the external form of “rites”. In other words, filial piety is expressed through the funeral, and the funeral itself embodies the filial piety and its teaching function. In this wa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and mourning, that is, respect and seniority in l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文章引用:孟岩, 姜爱桐. 《礼记》中的丧礼与孝道思想探赜[J]. 国学, 2020, 8(3): 35-40.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0.83006

1. 引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丧礼,属于凶礼中的一种,《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丧礼哀死亡” [1],可见,丧礼就是哀悼和处理死者的礼仪。

《礼记》全书中“丧”字出现了472次1,有关治丧与丧礼的篇章中,《檀弓·上》《檀弓·下》《问丧》《三年问》《丧服四制》等的记录和诠释充分体现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1] 的孝道思想和儒家文化。“除却死人无大事”,篇章中所涵盖的繁文缛节足见古人对“事死”的重视程度,此乃《中庸》的“孝之至也”。据记载,丧礼主要有始死奠、小敛奠、大殓奠、殡、朔月奠、启奠、祖奠、遣奠、葬、虞、祔、小祥、大祥、禫等诸多礼仪。仪式繁琐,规矩严格,很难一一尽述,但是其本质思想是借生者对死者葬礼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不忍、不舍、怀念之情和悼念之意。丧礼的种类主要为君、大夫、士和父母的丧礼,因篇幅有限,本文重点阐述父母的丧礼,其他丧礼简略提及并为深入研究。

2. 丧礼与孝:相互凭借、相伴而生

丧礼与孝二者均是从祭祀活动中相互凭借、相伴而生。“孝”金文“”,《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呼教切。 [2] ”但是最初的“孝”并不是指善事父母之意,而是由敬天祭祖活动发展而来的。

《诗经·周颂·载见》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2之语,是周成王初即位,率领前来朝见的诸侯拜谒武王庙祭祀求福的诗,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祈祷平安丰收而进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

早期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低,靠天吃饭的人类对于自然的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打雷、下雨、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等无法解释,心生敬畏与恐惧,这一阶段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基本上处于顶礼膜拜阶段。然而尽管如此,依然遭到自然的责难。对于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人类捉摸不定,而对生老病死、十月怀胎也同样敬畏。早期人类认为魂灵不死,即使祖辈死亡,但是魂灵归天,依然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在对大自然崇拜的同时,也对生命本身产生敬畏与崇拜,具体表现为对祖先的祭祀活动,而孝意识就是在这种敬祖观念和祭祀活动中产生的。

《礼记》上曰:“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3], p. 40)孝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不忘本,不忘祖,即使逝去的先人远离但是也要通过祭祀活动将情感继续延续,从而达到缅怀与思念的目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 p. 3),“慎终追远”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民德归厚”则是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对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的一种诚挚的缅怀。曾子的意思即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让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中国人的传统不仅生后要养,去世要葬,还要追思先祖。儒家并不提倡宗教信仰,但孔子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可见非常重视丧祭之礼,认为是对逝者和先祖尽孝道的最后表现。《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4], p. 16)孔子强调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可见儒家强调的孝与礼,是相伴相生的,“礼”中带“孝”,“孝”的意识思想又潜移默化影响礼仪活动。《礼记·问丧篇》曰:“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二已矣。”( [3], p. 55)即孝是思想意识、内心情感,礼是孝的外在行为体现,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出自对祖先的敬与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这一点在《祭义》中也有论述:“夫祭之为物大矣,其与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 [3], p. 89)可见祭祀活动除了缅怀先人的嘉言懿行外,还需要一系列的礼节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而这些无不体现了后辈们的孝心孝行。

“祖”字在古代具有特殊的意义,从“祖”字的造字方式来看,《说文解字》曰:“始庙也。从示且声。则古切” [2],本义作始庙解。在金文中,“且”就是男根形状,“祖”的意义表达为祭祀生殖器,即古代人们对生命来源的迷茫和对生命本身的崇拜。《礼记》中有:“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遗其祖”( [3], p. 98)。从社会政治及伦理道德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不忘祖,不忘本。《尚书》说:“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良。” [5] 意思是祖父父亲,世代纯厚忠正,警醒自己不要忘记“本”,做个有孝心孝行的人。《广雅·释诂》中有:“祖,本也。”3由此得知,对祖先的崇拜与敬仰,实际上是对生命给予者顶礼膜拜,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天经地义的事,同时也符合儒家的道德礼仪。

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丧礼是凶礼中的一类,《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丧礼哀死亡” [1],由此可见,丧礼就是哀悼和处理死者的礼仪。根据礼经的记载,丧礼的过程,举其要者约有始死奠、小敛奠、大殓奠、殡、朔月奠、启奠、祖奠、遣奠、葬、虞、祔、小祥、大祥、禫等诸多礼仪。仪式繁琐,很难一一尽述,但是其本质核心就是通过举办丧礼来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念,敬爱之情。

《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 [3], p. 89)孔颖达疏:“丧礼,谓朝夕奠下室,朔望奠殡宫,及葬等礼也。”丧礼,是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最后一个重要的礼仪,《论语·学而》记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 可见,中国古代人民就非常重视丧礼,有很强的丧葬观念。

孝,凭借丧祭礼来表达,丧祭礼本身则体现孝,并有孝道的教化作用。在丧葬活动中,一方面要颂扬祖先的功德,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丧葬仪式体现子孙对长辈的孝与敬。

人之初死,生者出于感情而希冀奇迹发生,希望通过对逝者最后的挽留能够起死回生,此即谓之“复”。《檀弓·下》云:“复,尽爱之道也。”( [3], p. 56)郑注:“复,谓招魂。”孔疏:“始死招魂复魄者,尽此孝子爱亲之道也。”在《士丧礼》中此过程的描述是:“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扱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阶,以衣尸。”( [6], p. 132)具体是生者一人持死者上衣和下衣,由正屋之东角登至房顶,面向幽冥世界之北方,一手执上衣领,一手执下衣腰,用力招扬,高呼死者姓名,呼叫其魂兮归来。如是反复者三,意味死者魂魄已归附此衣。然后卷起衣服投掷房下,另一人迅速覆盖到死者身上,翼其复活。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是这个仪节却充分体现了亲属间无法接受现实的至爱亲情。

开始居丧时先要为死者整理仪容,包括沐浴、修剪头发、胡须、指甲、趾甲等。《士丧礼》云:“沐巾一,浴巾二,皆用绤,于笲。栉于箪。浴衣于箧。”( [6], p. 98)《檀弓下》:“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3], p. 92)郑注:“尊之也。食道亵,米贝美。”出于孝亲不忍离别之意,生者不忍亲人空着嘴巴和肚子离去,会在逝者口中放入米和贝这类宝物以充实。

沐浴、饭含、复等丧礼仪式就是对亲人孝的具体体现,丧礼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生者对死者的敬,晚辈对长辈的孝,通过一系列的丧葬仪礼进一步完善儒家孝道思想,传承孝道思想观念。

3. 丧礼与孝:爱中有敬,尊卑有序

丧礼的制定与“孝”二者在强调“敬”这一点上,其精神实质是完全相同的。孔子认为“礼”包括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精神,而”礼“外在的形式包括冠婚、丧礼、祭礼等等仪式,而内在精神需要靠外在形式体现。丧礼与“孝”即是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统一,儒家强调的“孝”是以礼事亲,落在礼上,体现礼的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包含着敬,即子对父母的敬,不表现为敬的爱就是处于下位的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是说,亲亲与尊尊是紧密相连的,爱亲须以父子上下尊卑有序为前提。

丧礼中体现尊卑有序最为明显的是丧服制度。丧礼中,死者亲属必须身着丧服为其守丧,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俗称“五服”。守丧时亲属所着各等色泽粗细皆有异,以与死者血缘关系亲疏为基准,越亲服越粗,越疏服越细,比如从斩衰的“不缉边”到齐衰的“缉边”,从大功、小功的“布裳”到缌麻较轻较细的“缌”。同时,粗麻带重孝,细布为轻孝,这种轻重之别固然也是同人的哀思轻重相对应的,逝者愈亲,生者愈痛。血缘关系以五代为限制,逾此则无需穿丧服守孝,俗称:“出五服”,所以“五服”变成后世人们血缘亲疏关系代称了。《礼记·大传》以为其依据大致有六类:“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 [3], p. 101),由此可见,丧服制度中多体现君父及亲亲与尊尊的思想。

“礼者,敬而已矣。”4 (《孝经·广要道章》)“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3], p. 101)“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3], p. 78) (《曲礼》)由此可见,孝与礼,均强调“敬”。《礼记》孝道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强调敬。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3], p. 112) (《祭义》)。

古人认为,君子死了父母,三日之内当茶饭不思,三天不生火做饭,靠邻居们煮粥来接济,三日不食,靠着拐杖还是能站起来。不食是哀痛至极的表现,一般见于骨肉至亲的离去。不食,除了有哀痛愁思食不知味,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不食”以警醒,人去楼空,心亦空空,用这种“空”来提醒亲人的逝去,是为发自内心的祭奠和不舍,《礼记·间传》说:“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絰带。” ( [3], p. 134)孝子睡在草垫上,头枕土块,这是哀痛亡亲躺在冰冷墓地,所谓感同身受,也是至孝至纯之心,更是对长辈的爱与敬。

君、大夫、士和父母中每一种类的丧礼既体现了孝的思想,又体现了儒家的尊卑有序。

君的丧礼中,关于饮食的要求,“君之丧,子、大夫、公子、众士皆三日不食。子、大夫、公子、众士食粥,纳财,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食之无笋;士疏食水饮,食之无;夫人、世妇、诸妻皆疏食水饮,食之无算。”( [3], p. 134) (《礼记·丧大记》)可见君丧期间,在饮食方面要求嗣子、大夫、庶子、众士等都必须在三天之内不吃东西。三天后,只允许喝粥,早晚各一溢米,而众士、大夫、世妇和妻妾都只能吃粗饭喝白水,没有顿数的限制,随饿随吃。下葬后,嗣子才可以吃粗饭喝白水,但不能吃青菜和水果,下葬后才能吃菜果和肉。

关于大夫的丧礼的饮食的方法,“大夫之丧,主人、室老、子姓皆食粥,众士疏食水饮,妻妾疏食水饮。”( [3], p. 136) (《礼记·丧大记》)大夫的丧礼,生者都只能喝粥,属下的众士和妻妾只吃粗饭白水。

关于士的丧礼饮食跟大夫的规格一致。士将大敛时,“士之丧,将大敛,君不在,其余礼犹大夫也。”( [3], p. 137) (《礼记·丧大记》)士大敛,国君不会到来,其余的礼节与大夫的礼节大致差不多。

丧礼中棺材的规格,国君棺材的规格,“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榫四寸;……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缗……君盖用漆,三衽三束。”( [3], p. 56) (《礼记·丧大记》)

大夫的棺材分两层:上大夫外层八寸,内层六寸;下大夫外棺六寸,内棺四寸。大夫的内棺都用黑色的缣衬里,用牛骨钉钉住。棺材盖和棺墙接缝处也用漆漆合,但每边只有两个接榫并用皮带捆着。

士的棺材规格,“士棺六寸……士不绿……士盖不用漆,二衽二束。”( [3], p. 140) (《礼记·丧大记》)由此可见,君、大夫和士之间由于权力、身份、地位等不同,丧礼的规格也不同,体现了丧礼中的尊卑有序。

4. 孝与丧礼:互为表里,内情外行

从礼、孝在整个儒学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来看,二者是内情外行、互为表里的关系。人们的孝心、孝行通过合乎礼仪的行为表达出来。人之礼敬行为是来源于人的爱敬之自然之情体现出来的,圣人之制礼作乐,实为“仁义”之性的完成。所以,《左传·文公二年》曰:“孝,礼之始也。”5

比如丧礼中的哭丧即是表现孝道情感的方式之一,人们通过哭丧这种外在行为方式表达生者对逝者内在缅怀追思的情感。哭丧是儒家礼仪之一,出自《周礼》,是中国乃至东亚儒家文化圈丧葬习俗的一大特色。丧礼中,生者以哭的形式来寄托亲人去世的哀思与沉痛,同时又以唱的形式唱出长辈生平的嘉言懿行。哭丧仪式贯穿在丧礼仪式的始终,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哭的越厉害越是体现生者对逝者的思念。

出殡的时候必须由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如果不唱或者唱的不够撕心裂肺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丧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死者在黄泉路上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即便是方圆十里也能听到哭声,即被视为至纯之孝。

《礼记》以为:“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 [3], p. 167) (《间传》),关于哭丧,《礼记》强调真情实感的自然外露,《问丧》对孝子送葬时悲痛欲绝的神情、举止和心态做了惟妙惟肖的形容和描写: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已矣,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心绝志悲而已矣。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徼幸复反也……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 [3], p. 124)

丧礼上很多人哭丧,更有痛哭近气绝者,数人搀扶,一病不起,一般为斩衰之服的。还有“数哭”的,也就是一边哭一边细数逝者生前之事,情真意切的回忆,声泪俱下的细数,让旁人无不动容也跟着一起哀伤至极。

在儒家看来,父母之丧无疑最令人痛彻心扉。就如同父母对子女之爱倾尽所有、毫无保留一样,对子女而言,父母的离去是一场最艰难的告别,这都是人类天性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而礼的制定,是为了“称情而立文”,也就是为了让人的自然情感能够在仪式中得到抒发和宣泄,因此,才有了丧礼的出现让人们能够通过特定的仪式表达哀情。

但在“称情”之外,礼的制定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节情”,也就是节制人的情感过分表达,靠礼来支配统辖行孝的努力。节制不是压抑,而是要让人的情感能够在一个合适的尺度内逐步地抒发出来。正因为父母之丧带给子女的哀恸太过巨大,丧礼的制定者们意识到,如果任由失去父母的子女沉浸在悲伤之中,不节制他们的情感,长此以往,生者必然会因为悲伤过度而导致身体无法承受。中庸之道讲究和谐适度,过度悲哀也是不孝和失礼。《礼记》认为,治丧之时,表达、宣泄痛苦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懂得收敛、节制哀情,从而在保存一些必要的精力和体力的基础上,去认真行好“事死”之责,在每一件每一桩治丧的具体事务中去慢慢体会到亲人的渐行渐远,慢慢接受残酷的现实,继而带着对亲人的怀念好好生活下去。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出现过大量孝子居丧毁卒的情形。三国曹魏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母亲下葬前的诀别时刻,号泣一声“完了!”,便吐出血来,由此伤身甚重,衰弱了很久。南齐的杜栖在居父丧期间,七天不吃不喝,整日悲哭不停,以至于最终“吐血数升,恸哭而绝”,这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

父母的丧礼,孝子悲恸到了极点,但是要节制悲哀,是为了顺应生活的剧变。就是说,孝子行居丧之礼,要节制悲哀,不能因过度而严重危害健康,更不能因悲痛消瘦而危及生命。可见,孝与礼,互为表里,内情外行。

5. 总结

孝,凭借丧礼来表达,丧礼本身则体现孝,并有孝道的教化作用,通过探究丧礼与孝相互凭借、相伴而生,爱中有敬、尊卑有序,互为表里、内情外行的关系,可以看出儒家之所以强调礼,就是希望用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既定的尊卑关系并以此来保障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而其理论的内核,还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心理为动力的“孝”。

项目名称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19~2020学年度院级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lshh2019-2020ky6]。

NOTES

1此处对《礼记》中“丧”字的字数检索,含篇名《丧服小记》、《丧大记》、《奔丧》、《问丧》、《丧服四制》中的“丧”字。

2靳勇编。诗经[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7:630。

3曹宪音,张揖撰。广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张恒选编。孝经[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5(春秋)左丘明撰;蒋冀骋标点。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8:14。

参考文献

[1] (清)李光坡, 著. 周礼述注[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
[2] 许慎, 撰, 思履, 主编. 说文解字详解[M].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6: 78.
[3] 陈戍国. 礼记[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9.
[4] 张先志, 耿忠群, 主编. 论语[M]. 北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
[5] (春秋)孔子, 著. 尚书[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7.
[6] 陈军, 选编. 仪礼[M]. 合肥: 黄山书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