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DOI: 10.12677/CES.2020.82032, PDF, HTML, XML, 下载: 754  浏览: 2,49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龚 艳: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天津;闫丽娟: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天津
关键词: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协同模型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Model
摘要: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工作,要注重协同育人理念的引领,通过制度构建来实现教育资源的提炼与整合,创新协同育人的方法,提高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同合力,完善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架构起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路径,形成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合力。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s, we can achieve the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novat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thods, improve the synergy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s, improve the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for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et up a path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form a joint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龚艳, 闫丽娟. 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2): 197-203.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2032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科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德育为本,立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对思政教育愈发重视,大思政队伍建设如火如荼,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人为割裂的教育模式,已然不能应对思政教育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构建一支思政工作者、思政研究者和专业教师有效衔接的大思政队伍亟待提上日程,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各类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设计两者协同创新的路径,实现育人主体的优势互补,着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

2. “大思政”格局与协同育人的内涵解读

课程思政是实现协同育人的思想前提,协同育人则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最初源于上海市高校的改革尝试,即在传统思政课的基础上,探索在通识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设体现中国文化的品牌课程。关于“课程思政”的确切内涵,学界并无统一定义,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发挥专业课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课程思政”明确了传统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程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承担的共通性职责,将所有学科与课程均纳入课程思政体系,将传统知识与思想引领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

在协同理念下,系统内部的构成元素不是相互独立存在且静止不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且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即通过内部元素的协调与调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的各个教育主体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制约。

剖析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成要素,则主要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介体要素和环体要素 [1]。主体要素主要是指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思政工作者的范围较为宽泛,高校内从事思政教育相关工作的个人以及部门都被包含在内,例如,从事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老师、校内党委部门的管理人员、各类直接或间接从事思政教育的辅助人员、宣传人员、研究人员等。专业教师的范围比较明确,即高校内传授专业课知识的老师。客体要素即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对象。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检验这一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95后”成为学生群体主力,“00后”开始进入校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难以产生认同和激情,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制约,建构教育、管理、服务“三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综合体现 [2]。介体要素则指协同育人的方法。协同育人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借助信息网络新媒体技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新、实践体验式教育、专家讲座、榜样宣传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可偏执于一种教学方法而固步自封,要灵活运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而使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环体因素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有一定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学校学风环境、学校管理环境、课堂管理环境、国家大政方针、师资状况等,这些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起着促进或抑制的条件作用。

3. 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首先,协同育人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需要立足于整体和全面的层面,鼓励全员参与到大思政队伍的建设中形成教育合力。高校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与否,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能否得以提高。但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粗放式、广撒网式的工作方式,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学校思政教育专职人员数量并无明显提高,学生数量与思政教育专职人员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高校很难完全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这就需要思政教育人员的大量投入,因此壮大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让专业教师和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全部人员参与到大思政队伍中,将思政教育工作细化和落实到每一个老师身上,可以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单打独斗的局面。着眼于“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二维四分模型”,协同型模型显然在在育人的全方位性和全过程性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渠道 [3]。

其次,协同育人是实现专业教师自我教育的有力催化剂。如何提升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一直是高校面临的难题之一,为了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高校往往采取将专业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灌输式教育,但这种以外力压制性的方式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实施思政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因育人先育己,专业教师若想对学生修身立德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就促使专业教师需要自觉查阅和收集大量思想政治理论、文献和模范人物素材。在这种收集和自我梳理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得到提高,并能认识到自身思政教育水平的不足继而予以改正。由外力强制性教育转化为自发性学习的此种方式,大大促进了专业教师自我教育的进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当前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4.1. 协同育人的理念存在弱化

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理念认知的松散,造成了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断裂。在“教务系统抓教学,党务系统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下,专业教师负责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理论,往往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后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对学生基本的心理活动、职业规划了解有限。负责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老师,往往也不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情况,只是负责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窘境。而学生处、辅导员等思政工作者,则认为自己管理好学生的日常活动、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等本职工作即可,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不够。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队伍协同育人理念的弱化,是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的悖反,也是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首要解决的问题。

4.2. 协同育人的教育资源较为松散

近年来,尽管不断倡导“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理念,但仍可以发现专业教师队伍与学校学生处、各院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校团委等思政工作者之间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育资源相对松散,没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缺乏内部的协同育人资源的有机整合 [4]。第一,学生思想状况信息未能形成动态交流机制。由于专业课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这些知识与学生以后未来职业发展联系紧密,加上专业课老师对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发展前景、工资待遇了解较多,因此学生往往向老师讨教关于择业的相关情况。专业教师相对于学生处、辅导员等思政工作者,具有了解学生的职业理想的优势,而学生处等则更容易在大方向上把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各院辅导员则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更为了解。但由于当前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缺乏沟通交流,因此两者之间各自掌握的教育资源过于松散而没有形成合力。第二,教学资源缺乏共享。专业课与思政课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资源相互独立,不同学科、不同部门都是各自为营、各自备战,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教学资源缺乏交流配合。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导致同一个问题没有形成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分析,从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5]。

4.3. 协同育人的方法较为陈旧

由于目前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实践不多,因此两者间协同育人的方法还较为传统。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取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教师即使承担起“育人”职责,也仅仅通过课堂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思政课老师更是拘泥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这种课堂单一渠道严重束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传统单向灌输式忽略了协同育人对象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检验这一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大思政队伍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交流机制。而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工作者,两者采取的思政教育方式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向学生灌输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规划,他们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唯一权威者,压抑了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性,忽略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各自的理想。最后,协同育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单一。对于学生的表现情况,当前高校一般采取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交流,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但这种座谈会方式中参会人员的范围较窄,对学生思想表现情况了解不够全面,也难以探讨出有效的协同育人方法。

4.4. 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当前,虽然各个高校针对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队伍协同育人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但缺乏有效考核评价机制的保障,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高效运作。首先,在明确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都负有协同育人职责后,由于两者育人职责混同,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情况后,两者经常会出现互相推诿、敷衍塞责的现象,极大阻碍了大思政队伍的建设,很难形成教育合力。其次,专业教师的考核主要从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课堂授课情况、教学任务量等几方面进行,而同样作为专业教师职责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却被排除在专业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之外,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仅仅被作为高校党委、团委、学生处人员等思政工作者绩效的考量因素,此种考核评价标准人为割裂了高校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育人机制的协同。最后,缺乏一整套完善的协同育人激励机制与惩戒机制保障。激励机制的缺乏,不利于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而惩戒机制的缺失,则缺少了协同育人规章制度实施的强制力约束。

5. 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的完善路径

5.1. 强化协同育人的理念引导机制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正确把握积极向上、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愚昧无知、错误的认识则会严重阻碍实践的前进步伐。针对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开展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必须加强他们的协同育人意识。只有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达成正确的协同育人的理念和认识,才能对思政教育工作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专业课程具有课程长、趣味性强等特点,相对于思政工作者,专业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但同时专业教师必须承担起“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责任,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的职责。因此,高校要积极组织针对专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会,培养专业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的能力,通过校内培训、会议宣传等形式,使其认识到自身在协同育人机制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思政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保持立德树人信念的纯洁性和忠诚度。总之,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都要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专业教师需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育人意识,扭转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不高、表率作用不强的局面,同时思政工作者要主动与专业教师“结成对子”,一对一的教育方法、学生心理动态进行交流沟通。

5.2. 建立两者间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

教育资源的松散已成为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运作的内在制约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两支队伍付出更多的努力。高校应基于系统运作的思维,通过制度构建来实现教育资源的提炼与整合。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具体而言,其一,要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行政部门间形成意见反馈制度。建立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者间的信息畅通渠道,将两支队伍各自掌握的学生信息系统性整合,提升协同育人实效。高校团委、学生处的主要职责,在于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引导其健康发展,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思政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能力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向专业教师进行反馈。协同好线上、线下关系,利用好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通过微博、QQ、微信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形成学生思想动态交流机制,使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共享学生思想状况、社会实践情况、专业学习状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实现双向交流,无疑是实现两支队伍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有效渠道。其二,在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形成协同备课制度,完成学科理论层面的系统整合。通过协同备课,利用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优势,有利于帮助专业教师挖掘不同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不同学科之间教学资源的交融配合。

在建立两者间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的同时,还要注意实施科学系统的配套措施以增强整合机制的运作效率。第一,实施激励性的资源挖掘制度。通过外在的激励性措施可以大大激发专业教师的资源挖掘的自发性,例如,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中思政资源整合的说课比赛,对比赛表现优秀者予以嘉奖。第二,形成动态的资源整合制度。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需要对专业课程体系内的思政因素定期筛查,将不合时宜的思政观点予以剔除,将最新的观点予以吸纳,确保专业课体系内的思政因素紧跟时代步伐。

5.3. 完善协同育人方法的创新机制

探索区别于传统单向式灌输的教育方法,建立大思政队伍与学生的协同机制。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育人方法,高校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要运用灵活、开放的方式方法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紧密契合的桥梁,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6]。对于专业教师来说,专业理论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在授课时难免局限于本专业的话语体系,且采取一味的“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式授课。“协同育人的本质是高校各部门作为子系统,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7]。创新教育方法,教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采取小组讨论、开展小型辩论赛、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性,并在解答学生困惑的同时,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抓住时机开展思政教育。而思政工作者则应配合专业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思想情况和身心发展需求,有重点、分层次的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课内外实践和校内外实践,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建构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推动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方面,需要形成“主导” + “辅导”相结合的协同育人师资队伍 [8]。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明确规定:“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9]。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上的协同育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增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提升实践技能。“协同育人使教育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包括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配置和教育队伍间的人力资源配置” [10]。在科技竞赛、论文写作等涉及专业知识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邀请专业教师作为竞赛团队的主导老师,思政工作者作为其辅导老师支持参与。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指导参赛学生如何解决竞赛过程中遇到的学科前沿问题,激发参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大学生力争上游、勇于拼搏的积极性。由此,在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竞赛团队的第二课堂过程中,专业教师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思政教育因素。另一方面,在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参赛学生难免会产生焦躁、焦虑的心理状态,思政工作者就可以排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引导他们在意志、体魄、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调节的能力。

5.4. 建立奖惩分明的约束机制

协同育人的实现离不开一套系统规划、透明公开、奖惩结合的保障机制的配合,建立有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约束机制尤为重要。首先,要落实个人负责制,即明确规定专业教师与学生处、各院辅导员、高校团委等思政工作者各自的工作责任,明确各自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职权等,使其各有其位、各安其位、各守其位,解决思政教育工作的网状管理模式而引发的多头管理的弊端,填补“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真空地带” [6]。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情况后,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者个人。坚持这项制度,既能搞好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的配合协作,又有利于解决以往思政教育工作浮于表面的现象,加强对其工作的督促检查,矫正专业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轨道的前进方向。

其次,还要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的考评机制。“学校层面在实施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模式时,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学校考评机制” [11]。考评机制是加快协同育人进程的推动力,也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手段。将“教书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纳入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的考核标准中。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在接受协同育人培训时的日常表现和培训成绩,思政工作者是否尽到了培训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水平的义务等,也应作为其全面考评机制的重要因素。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的同时,还要注重健全奖惩分明的保障机制,以此作为激励和约束思政教育两支队伍的准绳。一方面,完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专项的奖惩制度,提高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既要加大专业教师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奖励力度,也要注重对思政工作者的奖励,给予参与协同育人的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在职级提升、职称评定、评优奖励评优工作时的优先权,设置协同育人先进个人奖,在表彰先进个人的同时举办事迹报告会,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协同育人氛围,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而对于协同育人工作任务量没有完成、表现不良的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则及时告诫、严肃处理,并予以督促整改,必要时还可采取减薪、降级等措施。另一方面,要注意对两支队伍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的平衡,将奖励、惩罚、评选等细则予以公开透明化,做到公平公正,并允许和鼓励双方对奖惩机制提出意见,以此提高两支队伍思政教育工作的高度积极性。

基金项目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商事立法完善”(17VHJ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 郑永廷.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47-158.
[2] 林樟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认知[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226.
[3] 邱国良. 基于矩阵式定位模型的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5): 52-53.
[4] 张青, 张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3): 27-30.
[5] 范跃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4: 13.
[6] 陈海燕. 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5: 92, 176.
[7] 孙建. 论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实践反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24): 63-64.
[8] 赵刚. 高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5): 61-64.
[9]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05.
[10] 李春华.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6): 682-685.
[11] 郑俊玲. 高校大思政育人模式分析——兼论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问题[J]. 宏观经济管理, 2017(s1): 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