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刘新泳,博士,山东大学校聘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职务
现任药学院副院长,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教研室主任
山东省新药设计与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常务理事
国家SFDA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评审专家
山东省药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山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经历
2004
年山东大学校聘关键岗教授,2009年山东大学校聘二级岗教授;
2001
年考入山东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生,2004年获博士学位;

19973月—19993月,024-9月两度赴西班牙国家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作为访问教授从事国际合作课题研究,2001年晋升教授;

1992年晋升讲师,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硕士导师;
1988
年考入山东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1991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1980
年考入山东医学院药学系,1984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助教)。


研究领域
1、基于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的合理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基于病毒(HIVHBVFluV)生命周期的分子生物学过程,针对病毒复制过程的关键酶或蛋白等靶点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进行合理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的研究。目前主要开展基于HIV-1逆转录酶的非核苷类抑制剂、核苷类及其大分子缀合物的前药研究;开展基于HIV-1侵入过程病毒gp120吸附抑制剂和辅助受体CCR5拮抗剂研究;开展基于HIV-1转录过程Tat-TAR相互作用、Rev-REE相互作用抑制剂的研究。同时,开展基于HBV侵入和包装过程的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抑制剂研究;开展基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D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

2、基于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与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的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结构修饰和抗缺血、抗血栓、抗血脂、抗氧化损伤等心脑血管活性研究。目前主要开展中药川芎活性成分川芎嗪、川芎咔啉碱衍生物的结构修饰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
近几年在
 JMC; Bioorg. Med. Chem. Lett; Bioorg. Med. Chem.; ChemMedChem; Curr. Med.Chem; Curr.Pharm.Des.; Mini Rev Med. Chem.; Arch. Pharm; Arch Pharm Res;Curr HIV Res; Chem Biodive.; Antiviral Res.;Heterocycles; Molecules; 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 Drug Futur; Chin Chem. Letter中国化学、有机化学、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等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0余篇(论文见附录);主编《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专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612月)、主编《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分离技术》专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12月)、主编《无机化学》、副主编《无机化学教程》教材;参编《分子核医学》、《现代生物医学示踪技术》(王世真院士主编)等专著6部。曾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2012);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第一,20102005);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7项;曾获2001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004山东省优秀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2004年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奖、2002年山东大学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7年山东大学十大优秀教师、20092012年度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9山东大学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2010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2011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
在药物开发与产业化方面:曾经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了头孢地嗪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尼非卡兰、抗菌药物奥硝唑分散片、抗病毒药物泰诺福韦酯原料及片剂、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镁、钠等仿制药物,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