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老年人媒介使用幸福感提升研究
Research on the Enhancement of Happiness among the Elderly in Media 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appiness Theory
DOI: 10.12677/ar.2024.114183, PDF, HTML, XML, 下载: 1  浏览: 35 
作者: 辛 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传媒技术老年人幸福感Marxist Happiness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The Elderly Happiness
摘要: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迭代,老年人群体在使用新媒介技术时面临诸多困难,存在“数字鸿沟”现象。当前老年人使用媒介主要面临“使用沟”的困难,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城乡差异、家人支持、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老年人媒介使用存在四大需求:获取信息、满足生活需求、娱乐需求和情感陪伴需求。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出发,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提升他们在媒介使用方面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打造适老化媒介,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加强老年人媒介使用科普教育,采用反哺式教育等方式以提升老年人媒介使用幸福感。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updating of media technology, the elderly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using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re is a “digital divide” phenomenon. At present, the elderly mainly face the difficulty of “use gap” in using media, 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urban-rural differences, family support, cultural level and income level. There are four major needs in the media use of the elderly: to obtain information, meet the needs of daily living, entertainment, and emotional compan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rxist happiness theory, as a significant demographic, improving Happiness among the elderly in media use is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developing age-friendly media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usage habits of older adults; and enhancing educational efforts on how the elderly can effectively use media through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ciprocal teaching methods to boost their happiness when using various media.
文章引用:辛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老年人媒介使用幸福感提升研究[J]. 老龄化研究, 2024, 11(4): 1308-1314. https://doi.org/10.12677/ar.2024.114183

1. 引言

传播媒介技术一直在发展进步,最开始人们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后来出现了文字,工业革命以后报纸、传真机、广播、电视机等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媒介技术发展真正驶入高速公路是从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开始,以电脑和智能手机为媒介,传媒技术迅速发展,更新换代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技术的发展带来极大便利,今天人们衣食住行等全部生活问题都可以靠一部智能手机来解决,人与人之间远距离、跨时空的沟通交流日益便捷,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地球村。然而人们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老年人群体却被技术的洪流抛下,他们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远不如年轻人,再加上一些其他主客观原因,不能适应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在年轻人看来便捷的新媒介技术,在老年人这里却成了生活的麻烦。本文通过研究老年人媒介使用的需求和现状,以期寻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传媒技术发展之路,这既体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所有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首先明确本文讨论的“老年人”范畴,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13.50% [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截止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其中60岁以上网民占比15.6% [2],也就是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7亿人。对于占我们总人口近五分之一的群体,老年人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对其生活是否带来便利是应当得到重视的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老年人媒介使用幸福感

“幸福”是长久以来绝大多数人一直追求的生活状态,词典中对幸福的解释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马克思是第一位从现实层面来探讨幸福哲学的思想家。不同于古今中外其他哲学家个人化的幸福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全人类作为主体。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是消除剥削压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整个社会的共同幸福。因此,在研究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的幸福感时,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体人类解放和共同幸福的理念作为哲学基础,而不只局限于个人层面。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主要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2.1. 现实的人是幸福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首先,何为“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较前人的进步之处是将思考的主体从抽象的人转为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与其他社会对象保持联系的人才是“现实的人”。其次,“幸福”从何而来?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中展现,人的幸福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因此,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幸福的源泉。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自己生活所需的物品,同时也通过实践活动展现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们享受幸福不仅可以通过劳动实践生产劳动产品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说,幸福的根源是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且通过劳动实践和关系中的对象持续性的互动与反馈保持幸福感。

2.2. 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同等重要

现实的人具有一定的精神属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4]。马克思在关注异化劳动时,就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精神剥削,揭示了工人精神上的不幸。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即便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的关系中,有不断地互动与反馈也不一定是幸福的。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满足同等重要,要满足人们的幸福感,需要对两者同等重视。此外,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追求之间没有先后顺序,不一定要先实现物质上的富足才可以追求精神幸福,生活中不乏有物质贫乏但由于精神追求得到满足而具有高度幸福感的人。

2.3. 幸福的最高目标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也是人们对幸福的最高追求。人们不断的发展,积累物质财富、探索自然规律,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规律,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的飞跃,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这种最高目标幸福的实现,是以实现每个人的幸福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物质和精神幸福,即老年人群体的幸福同样需要关注。

3. 老年人媒介使用的困境

之所以关注老年人的媒介使用幸福感,首先在于老年人是有生命的、具有一定精神属性且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不能忽视每个群体、每个人,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值得被关注。其次,目前我们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度不够。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近五分之一,然而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社会关注,都没有给这一庞大群体足够的注意力。老年人的媒介使用问题需要被看到,也应该被看到。最后,由于年龄增长、生理机能退化等客观原因,老年人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逐渐下降,新兴媒介飞速迭代,使得老年人在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上存在较大问题,媒介使用体验可能不如年轻群体。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更需要重视老年人媒介使用的幸福感问题。

而老年人的媒介使用在现实中却是困难重重。以近几年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为例,疫情爆发后,接踵而至的是生活区封控管理,封控时间较长时,柴米油盐等一些生活必需品只能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进行社区团购,或是小程序限时抢购来获得。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受限、媒介使用不便等原因,老年人群体在这种情形下获取生活必需品的难度较大。2020年8月,观察者网报道的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5]。三个月后,根据中国政府网的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6]。这一政策也恰恰体现了,老年人媒介使用困难颇多的现状。

3.1. 老年人媒介使用面临的理论困境

老年人媒介使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字鸿沟。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这一定义在互联网等智能传播媒介发展之初提出,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学者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字鸿沟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三重鸿沟”理论,即接触沟、使用沟和知识沟。接触沟指人们之间在能否接触到传播媒介上的差距,使用沟指不同群体在媒介技术使用上的差距,知识沟指人们在信息资源和知识获取上的差异[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同群体之间媒介接触的鸿沟在逐渐缩小。老年人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在媒介使用以及通过传播媒介获取知识的困境。

3.2. 老年人媒介使用的现实困境

老年人作为数字移民,面对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等复杂的操作页面和频繁的更新换代,对他们来说都是使用负担。关于影响老年人媒介使用的现实困境,从人口统计学方面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乡差异。城市和农村老人在工资收入水平、媒介基础设施完备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客观差异。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生活的老人比在农村生活的老人更愿意使用新的传媒技术。这与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城市的通信基础设施比农村完备,人们对新媒介接触的条件更好、意愿更高。

其次是家人支持。在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初,老年人群体就已经处于高龄阶段,他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学习能力等都不如青年群体有优势,因此老年人的媒介使用很大程度上依靠家人亲友的帮助指导。如果家人十分支持和鼓励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等传媒技术,并耐心的进行指导,那么老年人对新传播媒介使用的意愿会比较高。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伴侣的老人比没有伴侣的老人有更高的媒介接触意愿,可见家人的支持与陪伴对老年人媒介使用来说颇为重要。

第三是文化水平。文化水平影响人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一定程度体现人们的学习能力。文化水平高的老人普遍拥有较强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与同龄人相比,可以更快的学会如何使用新的传媒技术。他们理解新技术的障碍比较小,也有更强的学习意愿。与此相对,文化水平低的老人掌握媒介技术的难度更大,加上自身记忆力等退化,会更加排斥新媒介技术的学习。

最后是收入水平。这是一个客观的因素,因为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网络电视,它们的购买和使用都需要一定的金钱支持,收入水平不同带来的消费差异使得一部分老年人不愿意接触和使用新的传媒技术。

面对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老年人群体自身难以跨越数字鸿沟,相关的社会部门应主动了解老年人群体的媒介使用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升老年人媒介使用幸福感。

4. 老年人媒介使用的需求

掌握老年人媒介使用的需求动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据中移智库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智能家居消费中,智能血压仪等健康设备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消费量占前两位。各类社交APP对中老年群体的渗透率,社交互动类APP常年稳居第一,受访群体中71%老年人为与子女沟通而接触网络。老年群体对掌握数字媒介、融入数字化生活有较强需求,但是缺乏学习和使用各类数字媒介的基础能力,从而使老年人陷入一种“想用不会用”的困境。从总体来看老年人使用媒介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4.1. 获取信息

调查显示,75.8%的老年微信用户会上网看新闻资讯,56.6%的老年人可以自己主动搜索信息,45.9%的老年人会关注和浏览微信公众号信息[8],可见老年人群体非常渴望通过数字媒介获取信息。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对信息的掌握,人们使用传播媒介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获得外界的信息,获取外部信息的兴趣驱使人们不断交流。老年人群体中退休老人居多,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使得他们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国事家事天下事,以此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此外,由于老年人群体多数被大大小小疾病缠身,因此他们更加关注与自身健康相关的信息,更加愿意使用健康监测相关的智能媒介产品。

4.2. 生活需求

在我国,移动支付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人们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出门购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医院挂号就诊等都需要智能手机。基于日常生活出行、购物、就医的需要,手机也成为老年人必备的生活用品,然而智能手机复杂的操作对老年人来说也成为生活的烦恼。老年人需要的是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操作简单的手机。

4.3. 娱乐需求

老年人群体以退休或无业人群居多,他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因此也有较多的娱乐需求。与年轻一代的数字原住民相比,数字媒介新鲜多样的娱乐方式,对老年人存在更大的吸引力。使用智能手机观看影视剧、阅读电子书、收听广播或有声书等这些娱乐活动和广场舞、太极拳一样是老年人广泛需要的娱乐活动。

4.4. 情感陪伴

前几年“空巢老人”的问题曾引起过广泛的关注,如果子女亲人相距较远或者本人行动不便,那么老人将有较少于外界接触的机会,因此产生孤独感。社交媒体的发达让这一情况得到缓解,传媒技术使得世界变成地球村,视频通话可以让远在天边的人“近在眼前”,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老年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人际交往的需要,都可以通过传媒技术解决。

根据互联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老年人使用较多的传播媒介为电视和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的操作需求与以往只需遥控换台观看的卫星电视不同,复杂的分类页面和灵活的搜索功能是对部分老年人的挑战。智能手机的社交功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微信的语音、视频聊天等功能,然而其字体大小的调整,文字语音转换等方面的功能也没有很好适应老年人受众的需要。老年人容易存在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问题,而许多传媒技术在更新迭代时并没有考虑到该群体受众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

5. 提升老年人媒介使用幸福感的实践路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真正的幸福是全人类的幸福,需要消除一切剥削压迫,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到每一个群体,确保他们都能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和基本权益。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家庭、社会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当下数字化浪潮中,老年群体往往面临一定的数字鸿沟,可能无法完全掌握和使用数字技术,影响了他们获取信息、表达自我、参与社会的能力,阻碍了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为此,我们应该从老年人真实的需求出发打造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的适老化媒介;还要积极进行老年人媒介使用的科普教育工作,同时鼓励老人的子女亲人进行反哺式教育,克服老年人媒介使用的障碍。

5.1. 打造适老化媒介

适老化媒介概念是一种颇具人文关怀的思维转变,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幸福观。与其让精力和学习能力都退化的老年人去学习如何使用新技术,不如让技术研发者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让新技术更好满足老年用户的需要,生产适合老年使用者的新技术产品。微信8.0.14版本的更新首次加入了面向老年群体的“关怀模式”,生动展示何为适老化媒介,老年用户开启“关怀模式”之后,点击聊天界面的文字讯息,就可以听到对该段文字的语音播报,该功能让老年人群体更容易使用微信聊天功能。之前的微信“关怀模式”仅仅有将文字和按键放大的功能,文字阅读的习惯更符合年轻用户的习惯,为此微信曾推出语音转文字的功能,提高青年用户信息接收的效率。新版关怀模式的文字朗读功能,降低了不识字或视力下降的老年用户使用微信阅读的难度,这一举措正是适老化媒介思维转换的事例。各类智能终端研发者应积极进行适老化改造,使产品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操作简单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点。

5.2. 推进老年人媒介使用科普教育工作

进行老年人媒介使用的科普教育工作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的融入新时代的科技生活,从而提升老年人媒介使用的幸福感。老年人用户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断下降,对新传媒技术使用接受较慢,因此在对老年人进行相关内容的科普教育时可以考虑用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重复学习。如老年人群体有部分不识字或者视力、听力等下降的情况,在制作相关学习内容时可以用文字、视频和广播等多种形式,同时相关的操作步骤也要尽可能的详细易懂,方便老人理解掌握。除了形式上,在科技教育的内容上也应该考虑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应对老年人群体进行媒介使用需求相关媒介调研,在准确了解老年人媒介需求的基础上,精准科普媒介使用知识,让老年人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3. 鼓励反哺式教育

多数老年人媒介使用的学习对象都是自己的子女,这种反哺式学习往往成效显著。面对自己非常熟悉的子女,老年人更乐于求助、也更方便表达自己的困惑。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以社区、村委会为单位的宣传小组,鼓励有老年人家庭中的青年多和老人普及数字媒体知识,帮助老人学会使用数字媒介,特别是智能手机的社交、娱乐等功能。

“老年人媒介使用幸福感”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的指引下,可以用现实的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并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进行考量。建设适老化媒介、对老年人进行媒介使用的科普教育以及家人子女的反哺式教育,都是将老年人作为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出发,为满足老年人精神幸福需求而采取的措施,这是从老年人幸福的角度出发,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信从数字媒介的研发和媒介接触学习双重角度出发,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媒介使用中将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EB/OL].
https://www.stats.gov.cn/sj/tjgb/rkpcgb/qgrkpcgb/202302/t20230206_1902005.html, 2021-05-11.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322/c88-10964.html, 2024-03-22.
[3] 马克思, 等, 著.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M].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 同编.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3.
[4] (德)马克思, 著.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5] 观察者网. 大连地铁回应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 加强管理没错, 方式方法欠妥[EB/OL].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0_08_08_560645.shtml, 2020-08-08.
[6] 国新网. 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20-11/24/content_5563861.htm, 2020-11-24.
[7] 任航, 贾斐然, 张兴宇. 新冠肺炎疫情视野下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三重困境”与应对路径[J]. 新闻春秋, 2022(5): 38-45.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EB/OL].
http://www.cass.cn/baokanchuban/201803/t20180326_3887425.html, 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