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Research on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tion Aging
DOI: 10.12677/ar.2024.114179, PDF, HTML, XML, 下载: 6  浏览: 52 
作者: 朱昱昕: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Population Aging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目前,中国正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社会化问题凸显。随着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聚焦到以老年人为主的农村,如何在老龄化的背景下振兴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文章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出发,聚焦乡村文化建设目前面临年轻人才不充沛、文化振兴动力不足、村民意识淡薄、文化产业单一等困境,指出乡村文化建设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凸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Abstract: Currently, China is in the midst of accelerated aging, leading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ocial issues coming to the forefront. With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troduc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first time, more attention has turned towards rural areas with a predominantly elderly popul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into account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current challenges faced by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a shortage of young talent, insufficient drive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 apathetic attitudes among villagers, and a lack of diversity in cultural industries. It proposes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le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rur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文章引用:朱昱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J]. 老龄化研究, 2024, 11(4): 1286-1290. https://doi.org/10.12677/ar.2024.114179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目前,在农村占大多数人口的老年群体思想观念保守,不具有现代化的眼光和手段,乡村文化“难发展,发展难”。因此,本文在乡村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指出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期望从提升村民意识、壮大文化建设人才、加强党建引领、扩大文化市场等方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以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各方面的发展。

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主要是指人口生育率低导致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所带来的老年人数的增加,最终总人口因为年轻人口比例减少,老年人口比例增加所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化过程。人口老龄化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衡量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2. 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村文化建设就是由政府领导,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宣传阵地。主要目的是为了唤起广大农民内心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包括乡村振兴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等。狭义上的乡村文化建设旨在加强对乡村文化的管理,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1]。当然在实际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农民仅仅是宣传的一小部分,老人、妇女、儿童都应该包含其中,都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忽略的群体。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3.1. 乡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不足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文化管理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大多数乡村不注重农村干部的专业知识培训。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很多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比调任的专家更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所以更应该对在任的农村干部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将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推进乡村的文化建设。

其二,青年人才流失严重。在实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缺少文化设施管理人员、文化活动组织人员。究其原因还是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不够发达,对于人才的引进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年轻的专业人才不愿返乡就业,或者在基层锻炼过后选择考回大城市实现理想抱负,人才的流失就使得乡村的文化建设形不成有效的衔接。

3.2. 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

农民一直被当作农村群众的主要人群,但是在农村还有着一部分老人、妇女、儿童。她们都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份子,但在实际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人参与意愿不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能力不足。首先就是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学习效率随之下降,老年人学习能力退化;中年人只在乎农业的学习对于文化不感兴趣,学习兴趣不足;儿童主要集中在学校有关文化课学习,学习乡村文化建设的时间不足,精力有限。其次,农村群体缺乏创新意识,朴实、勤劳是大部分农民的优秀品质,但是很多农民接触新鲜事物的热情不高,很难将乡村的优秀文化通过创新的方式传播出去。最后是缺乏合作意识。小农生产的方式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单打独斗”的陈旧思想很难形成合力,不利于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也没法与组织配合推进。

第二,农村群众主体意识缺失。其一,在一些偏远地区很多人不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和能带来的好处,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是政府部门的呼吁,与自己的关系不大,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填饱肚子有经济效益那才是他们关注的问题,所以主体意识不强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很难推进。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青壮年去城市打工,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人们对乡土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淡漠,也不支持留守的父母、妻子、孩子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去。

第三,乡村文化建设的机制不完善。其一,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只注重乡村产业是否能带来收入的增长,过度开发经济效益高的民俗文化产业,导致地方文化资源变得单一没有可持续性。其二,乡村文化建设形式主义严重。很多地区的文化建设只是为了应对上级领导考察,例如,有笔者走访了晋宁区夕阳彝族乡,与其中3个村庄农家书屋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村民进行了访谈和交流,当地村民表示,很少去农家书屋,甚至不少村民表示不知道村里还有这么个地方[2]。是否帮助乡村的文化建设,很多农民表示并不知情。由此可见,基层政府设立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果不为民所用,农民没有知情权与参与权,那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将会大大折扣。

3.3. 农村党员群体老龄化严重,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起着先锋模范的作用,是基层党建的主力军。以江苏省宜兴市善卷村为例,善卷村党员在60周岁以上的党员群体占善卷村党员总人数的比例为31.07%,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划定的年龄分区来看,44岁以上便是中老年人,善卷村44岁以上党员人数占党员总人数的一半有余,可见善卷村党员群体老龄化情况还是较为严重的[3]。老年党员干部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满腔热情,但是易受到传统观念的桎梏,学习能力较弱。新时代的建设还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眼光,光实干无创新,那文化建设就没有办法进步。

近年来,“国潮”一词迅速流行起来,这表明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热爱。但是有些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因为知名度低,传承人少而变得鲜有人知,很容易淹没在历史的洪流当中,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相结合,增加村民收入,增强地区知名度,达到双赢的效果。

3.4. 乡村文化产业单一,资源开发不合理

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很多偏远地区的文化产业依旧存在着文化产品单一、文化创新力不足、集约化水平低等问题。大多数产业类型单一、分布零散、规模不集中,这种模式不利于产业发展,自给自足的模式更不会引发创新,这就很难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

中国的乡村拥有大量未开发的资源,比如农副产品、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等,但是缺少政府部门的重视,使得很多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保护。同时,缺少专业人员的安排和规划,很多农村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被破坏、污染,走上了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成本的道路,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背道而驰。

4. 推进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4.1. 壮大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队伍

  • 加大力度引进文化建设人才,同时注重挖掘本地人才。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系统,优先考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干部。同时积极培养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村民纳入人才队伍当中。提供展示机会的同时,也应适当的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起到激励作用。

  •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部分领导和专业人才在基层工作时很难得到群众的认可,更多是因为不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或者观念不同很难和村民“打成一片”,这时在当地具有一定声望的乡贤就起到了中介作用。乡贤是中国乡村地域传统文化精神的守护者,他们以社会主义观为指导,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拥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4]。乡贤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在城乡之间来回穿梭,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发挥着榜样的作用。

  • 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尤为重要。提升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水平差距还是巨大的,如何给乡村带来丰厚的教育资源这是当务之急。只有让广大农村儿童接受充分的教育,才能重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同时成人教育也应普及,教授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农民在实践中提升文化素养。

4.2. 提升村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村民是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但大多是村民的文明意识不高,宣传热情不足,应注重提升村民建设文化乡村的积极性。其一,注重文化实践活动的内容创新。创新应该在“守正”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失去了文化原本的价值。同时,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时代和现实相结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同时,文化活动的内容要“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文化建设应该是民族的、大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顾名思义,不仅仅是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的活动,与农民群众实际生活相联系,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光靠“嘴”不行,还要靠“脚”,走到群众中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还要靠“耳”,听听群众怎么说,了解群众需求,之后根据群众的喜好统筹制定让群众喜闻乐见又积极向上的实践活动计划和内容[5]。其二,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的文化活动也变得丰富多样,面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诉求,在实践活动形式的设置上更要创新。传统的全员聚集开展宣传工作收效甚少,当代的文化活动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大力宣传文化活动。

4.3. 优化基层党员结构队伍,加强党建引领

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优化党员团队应从内部抓起,严格党员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紧密围绕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领乡村形成良好的民风,同时,制定党员干部工作条例,对党员工作进行监督,将学习、工作、生活、志愿服务等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优化党员结构队伍还应严格规定人员准入门槛。择优录取,现在的乡村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党员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满腔的热情,但是缺少科学化组织化的领导,这就要求组织吸纳优秀青年党员人才,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4. 加强乡村文化产业建设,有效扩大文化市场

第一,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过程无疑对乡村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很多村民会下意识的认为城市的文化是先进的,开放的,将乡村文化归结为落后的,封建的思想糟粕,但很多城市居民却很向往悠闲地田园生活。当乡民渴望获得财富,城市人追求心灵满足时,这些地方可以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来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从而改变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6]。因此,我们能做的是将城市和农村的宣传同步推进,通过主题教育、下乡实践、纪录片宣传等方式构建城乡之间的桥梁,强化人们的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

第二,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文化阵地。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的进步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增加农户的自信,让乡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7]。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短视频行业兴起,给乡村文化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利在于可以宣传真正优秀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广阔的乡村文化别有一番风味,弊在于有些自媒体为了引流,不加辨别宣传一些不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错误思想,导致本土文化、乡村文化遭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外国文化,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入侵使得年轻人陷入对故土文化的不自信,甚少踏足乡村。为此城市与农村应该一同努力打造文化阵地,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自信且良好的乡村氛围。

第三,因地制宜,在保护中开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农耕文明继承下来的文化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应当挖掘出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善良淳朴的优秀美德加以宣传。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农村地区也珍藏着这些珍贵的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我们应该寻找一种适合当地的保护和传承模式,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乡村的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提供支持[8]。因此,既要保证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不以破坏环境为前提,可持续的渐进式开发才是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 赵立立, 张雨璐, 徐乐乐, 杨涛. 陕南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及推进路径[J]. 现代企业, 2019(9): 116-117.
[2] 顾晨. 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24.
[3] 朱雨轩. 农村老年人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财经大学, 2023.
[4] 李朵朵.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24.
[5] 魏哗玲, 常静, 徐涛. 把天线接到地线上——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初探[J]. 前线, 2019(3): 49-51.
[6] 张振鹏. “文化创意+”农业融合发展[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 26-27.
[7] 刘训茜. 客家契约文书与村落文化复振——基于地方文献的乡村文化传承路径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3(1): 106-111
[8] 易玲, 肖樟琪, 许沁怡.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0年: 成就、问题、启示[J]. 行政管理改革, 2021(11): 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