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西游记》余国藩英译本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为例
Translation Research of Culturally-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Taking Chapter 59 and Chapter 60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by Guofan Yu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l.2024.124267, PDF, HTML, XML, 下载: 140  浏览: 20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孟静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
关键词: 《西游记》余国藩文化负载词目的论The Journey to the West Yu Guofan Culturally-Loaded Words Skopostheorie
摘要: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是翻译的重难点。本研究以吴承恩《西游记》原著和余国藩英译本为双语语料库,从目的论视角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译者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符合翻译的交际目的,也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另外,本文对有悖源语言表意以及不符合目标与读者阅读习惯的地方提出了修正建议,从而在保留源语特色基础上增强读者的可接受性,助力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Abstract: Culturally-loaded words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s and countries, and they are also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ranslation. Taking the original work of Wu Cheng’en’s TheJourney to the West a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Yu Guofan as bilingual corpu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load word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ranslator flexibly adopt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 which conforms to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and also enhances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revise the areas that go against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do not conform to the goals and readers’ reading habits, so as to enhance the acceptability of readers on the basis of re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contribute to Chinese stories to the world.
文章引用:孟静静. 目的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西游记》余国藩英译本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417-42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67

1. 引言

随着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的热潮,中国文学作品和故事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备受青睐与喜爱。《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流传开来,各种英译本也逐渐问世。本研究以吴承恩《西游记》原著和余国藩英译本The Journey To The West为双语语料库,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针对原著中的各类文化负载词进行定性分析,在正确理解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分析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的体现与运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寻找归化、异化等翻译方法的平衡运用,为其他译者提供借鉴,助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走出去”和“走进去”。

2. 《西游记》文化内涵

《西游记》作为中国传统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奇幻的故事情节,形象各异而又特点鲜明的神仙妖魔吸引了大批读者。书中东土大唐圣僧唐三藏在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八戒和三徒弟沙僧的保护下前往西天取经的过程,不仅充满魔幻色彩,精彩至极,而且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汇聚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二十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游记》进一步走向世界,各种英译版本也逐渐问世。尽管对其的英文翻译很多,但是全译本只有詹纳尔的Journey to the West和余国藩的The Journey to the West这两个。其中,余国藩的英译版本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更大,其学术价值也极具研究性,国内外对其的赞誉度也更高。

本文选取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内容为研究对象,该部分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向西取经途中,遇到火焰山而难以继续前往。孙悟空为过火焰山而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克服众多困难最终跨越火焰山继续向西求经。该部分重点刻画了大徒弟孙悟空聪明勇敢,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和师徒四人同心合力,共同克艰的决心,弘扬了重情重义,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该部分作为小说中重要且精彩的故事情节,蕴含着深厚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在书中起到升华的作用。

3. 翻译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由德国译论家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他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主张翻译应从原文和译文两方面考虑。翻译时,译者要将读者视作决定翻译目的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灵活地采用归化和异化等翻译策略。

目的论有三大基本原则,包括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1] 。其中,“目的性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和核心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而另两个原则的运用则应以此原则为基础。

3.1. 目的性原则

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性是翻译的首要原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在翻译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译者在翻译时要首先根据译语文化和语境,考虑翻译的目的,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翻译。如对同一件事物在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有所差别时,译者则应优先考虑翻译的目的,若想更好地保留和传播源语文化,则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忠实于原文进行翻译则更能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若想在文化交流方面引起读者共鸣,则应当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采用归化等策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3.2. 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对于具有目的语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来说是可读的和易理解的。同时,译文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也必须是有意义的 [2] 。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根据原文的意图来确定翻译重点,而且也需要重视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准确性。这一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当目的要求和语内连贯产生冲突时,则应以目的原则为主 [3] 。

3.3. 忠实性原则

忠实性原则指译文与原文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源语与目的语在语际上应保持一致。忠实的程度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和目的。在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形式。另外,译者在翻译时,也要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功能,即原文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译文也要尽量具有这种功能。除此之外,文体的忠实性也关乎译文的质量。不同文体对于忠实性的要求不同,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原文文体特点,在准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同时尽量再现原文风格。

4. 《西游记》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研究

文化负载词又被称作“语义空缺词”,是标志某种文化特有事物和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词语或习语,被打上了某一语言社会特有的地域或时代烙印。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和民族意识间的差异使得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中,常出现文化词汇语义空缺的现象,即“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或者想契合的词”的现象 [4] 。这些文化负载词的形式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含义却十分丰富,这给译者翻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汉英翻译转换时,“你有我无”的特征增加了翻译某些文化负载词的困难,如果译者不熟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而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则可能使译文无法充分表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和内涵,这会对读者造成文化缺失的问题而增加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难度 [5]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悠悠历史造就了辉煌灿烂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造就了丰富的文化负载词,如“二十四节气”“干支纪年法”“佛教”和“阴阳说”等。中国古典小说中记录和反映这些文化的词不计其数,《西游记》中保存的文化负载词更是值得研究。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把文化因素可以被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 [6] 。根据奈达对文化因素的分类,文化负载词也可以从这五类文化入手,分析余国藩对《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故事中对文化负载词使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达到译者向读者靠近的目的,促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

4.1. 生态文化类

生态文化负载词反映了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等,包含带有植物、动物、山川河海等自然信息的文化负载词。鉴于《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的内容,笔者将重点选取动物名称和地名进行分析和研究。

4.1.1. 动物

《西游记》中出现了很多动物形象,许多精怪也都由动物幻化而成,而且中国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也在文中出现过,如孙悟空(monkey),猪八戒(pig),牛魔王(bull)等 [7] 。表1摘录了章节中部分典型的动物名称及其翻译。

Table 1. Animal name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表1. 动物名称及其翻译

对于英语文化环境下读者熟知的动物,译者一般采用直译的方法,如“玄鸟”中的black (玄色的,黑色的)和bird (鸟)、“牛魔王”中Bull (公牛) Demon King (魔王)、“泼猴”中wretched (讨厌的) ape (猿猴)、“魔猴”中monkey (猴子) devil (魔鬼)、“泼猢狲”中brazen (无耻的) baboon (狒狒)、“狐王”中fox (狐狸) king (国王)、“辟水金睛兽”中water-repellent (防水的) golden-eyed (金眼睛的) beast (野兽)、“野蟹”中wild (野生的) crab (蟹)等,因为原著中的这些动物在目标语中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此直译就能在忠实原著的同时让读者理解动物特点和形象。

而对于在目标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汇的一些动物表达,译者则将其译为具有类似形象和内涵的替代词汇。如译者将蛟精和龙精直接译为“some kind of dragon spirit”,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发水,模样与龙十分相像。文中的“蛟精”指蛟所化作的妖精,虽不是指龙,却与龙有一定的关系。考虑到西方国家的读者对中国神话中的蛟并不是很熟悉,而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蛟一同归为龙的类别进行翻译。虽然这种翻译方式更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文连贯,但具体细节与原作表达有些偏离。若在此处对“some kind of dragon spirit”加以注释,解释介绍“蛟”和“龙”的具体含义和区别,则更能向西方读者传递独特的中国文化,并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4.1.2. 地名

由于《西游记》的故事主线是玄奘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因此书中也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国家和地方的地理名词。这些地理名词一方面给原著增添了奇趣色彩,另一方面也给译者带来了翻译的挑战。下表是原著所选章节的地名及余国藩相应的译文。

Table 2. Place name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表2. 地名及其翻译

表2可知,译者在翻译特定地名时大多采用“音译 + 意译”的翻译方法,如“斯哈哩国”、“小须弥山”、“兜率宫”等。音译的翻译方法保留了源语特色,同时在涉及宗教信息的词汇上,译者又采用“Tushita”、“Palace”等道教常用词汇来对应“兜率宫”,这也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意思。

除此之外,译者在翻译“火焰山、芭蕉洞、黄风岭、枯松涧”这类词汇时,多采用直译的方法,以更好地还原原著中的文化内涵。如余国藩在翻译时,了解到“火焰山”作为中国四大火山之一,山上寸草不生,每到盛夏,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因此他将“火焰山”直译为“the Mountain of Flames”,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书中“火焰山”的地表形态和炎热气候表现了出来,能让目的语环境下的读者感受到中国的异域风情,达到了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4.2. 物质文化类

物质文化负载词反映某一语言文化群体下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特点,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各种器物,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下文将选取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中的斗争道具和特殊器种进行分析,探究译者翻译物质文化负载词的方法。

例1. 那人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熄火……”(第五十九回)

余译. The man said, “That Immortal Iron-Fan happens to have a palm-leaf fan. If she lets you have it, one wave of the fan will extinguish the fire…

“芭蕉扇”在书中指铁扇公主用于煽息火焰山烈火的法宝,其形状为芭蕉叶的形状。芭蕉树虽然主要生长分布在亚洲,但在如今对于西方来说并不是罕见稀奇植物。原著中的物品在目的语中并不陌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翻译为“palm-leaf fan”,既体现了芭蕉扇的材质和叶形构造,也体现了它作为扇子的功能和用途。

例2. 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锻炼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第六十回)

余译. Five hundreds years ago, when the Great Sage caused great disturbance in the Celestial Palace, … and after the process of refinement, the reactionary vessel was opened.

“鼎”,是青铜器最重要器种之一。在古代,鼎不仅是用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也是放在寺庙里用于祭祀的一种礼器。由于鼎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常用来象征国家政权,比喻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如“问鼎”“定鼎”等。“鼎”字也被赋予了“尊贵”“盛大”的引申含义,如“一言九鼎”“鼎盛”等。鼎在中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物品,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与此相同的直接对应物。

“鼎”在原文中指大圣被老君放于其中进行炼丹的容器,余国藩在翻译时用“vessel”(盛液体用的容器或器皿),并在该名词前加“reactionary”来指丹炉。但是“reactionary”意思为反动的,保守的或者作为名词是反动分子,保守派,作为形容词修饰“vessel”则与原文鼎的意思并不接近。考虑到文中的丹炉和鼎在目的语环境下对应的是“反应容器”,且这更能让读者理解原文孙悟空被放进炉中锻炼的含义,笔者认为此处的“reactionary”改为“reaction”(反应)更合适。

4.3. 宗教文化类

宗教文化负载词是指涉及某一特定语言文化环境下与宗教现象、宗教结构、宗教秩序等有关的文化负载词,它能体现某一种文化的宗教信仰和特征。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且最为深远。而在西方,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造就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远去西天取经,途中经受的每一次磨难乃至成功到达西天,都离不开宗教的话题,许多关于宗教的词汇翻译起来也极具挑战性。《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中含有许多宗教文化负载词,例如“菩萨”“罗刹”“善财童子”“禅院”“太阴”“土地”“八卦炉”等。本节选取所选章回中典型的佛教和道教文化负载词进行研究讨论。

4.3.1. 佛教文化

例3. 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第五十九回)

余译. It was fortunate that Bodhisattva Guanyin subdued him and rescued my master.

观音菩萨,为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译,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认为观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象征着慈悲,在中国妇孺皆知。译者将“观音菩萨”译为“Bodhisattva (菩萨) Guanyin”,采用直译和音译的翻译方法,保留源语文化特色,不仅能让读者更了解和理解佛教文化,而且也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

例4. 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第五十九回)

余译. “There is only a Princess Iron-Fan, who also bears the name of Rākşasī.”

罗刹,在佛教中指食人肉之恶鬼.罗刹也有阴阳之分,男性的罗刹形象为:一身袭黑、红头发、绿眼睛……女性的罗刹则极富魅力,为生性貌美的美妇人。无论男女,“罗刹”一词具有贬义。在原文中,一位樵子对铁扇公主并无利益关系可求,就称她为“罗刹女”,表明铁扇公主的身份。

余国藩在翻译时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罗刹”译为“Rākşasī”,直接采用梵语,忠实于源语言文化特色,表明“罗刹女”的身份来源于佛教的鬼子母形象,体现古代中国已经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社会环境。虽然这保留了佛教语言的原意,但是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可能会造成读者难以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可以对此加以注释,向读者介绍相关宗教语言的内涵,从而更有效地传达书中的内容和中国特色文化。

4.3.2. 道教文化

例5. “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气。”(第五十九回)

余译. “It is a finest leaf of the supreme yin, and that is why it can extinguish all fires.”

道教阴阳学说认为,一阴一阳为道。中国国学典籍《周易》一书中提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其中的四象就是: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太阴是汇聚了天地中,极盛的阴气力量,同取象于北方之水。除此之外,在古代,“太阴”也指月亮。日月对举,日称太阳,故月指太阴。“阴”也对应女人,芭蕉扇也正因此太阴之精气,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才能破了火焰山的太阳之真火。

余国藩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太阴”译为“super (特等的,顶尖的) yin”,“阴”字做了音译处理,最大程度地保全了道教文化的特色语言,体现了译者竭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阴”背后的隐含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加注释进行解释。

例6. (一老人)在于西路下躬身道:“我本是火焰山土地。……”

余译. The old man stood by the road and bowed, saying, “I’m the local spirit of the Mountain of Flames…”

“土地(神)”指掌管一方的社神,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土地不仅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而且也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所需最重要的资源地,因此中国人对土地的敬意自古就已经存在。土地神虽然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比较低,但作为地方保护神在民间信仰中极为普遍。从明代开始,民间对土地神的崇奉就更加盛行,土地庙也很多。文中“土地”指的是火焰山的土地神,即火焰山的地方神仙,译者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the local spirit”,传达出原文的真实意义,语义一致,同时也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另外,笔者认为增加注解,对该文化负载词进行如此翻译的缘由加以介绍,能增进读者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促进中国文化进一步传播。

4.4. 社会文化类

社会文化负载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和思想观念等。《西游记》作为明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这些反映在称谓、颜色、度量衡等各方面。本文将选取所选章回中具有代表性的“干支纪年法”和特殊称谓进行实例分析。

例7. 若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声。(第五十九回)

余译. During the time of the late afternoon each day, the king will send people up to the battlements to beat the drums and blow the bugles, in order to dilute and weaken the sound of the sea boiling.

干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意于树木的干和枝。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干支纪时制度叫做干支历(甲子历或节气历),就是用这“六十花甲子”来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这里的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天分为十二时辰。“申酉”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时间的单位,这种计时方法属于“干支计时法”。“申时”,又称“夕食”等,对应现代的15点至17点,通常这是古人吃饭的时辰。“酉时”,对应现代时间的17点至19点,通常是傍晚太阳落山的时间。

由于“干支纪年法”记录时间,不仅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意味,而且也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文字内涵,翻译时既要准确表达文化含义又要达到交际目的是非常困难的。在本句中,译者采用意译的方式,将“申酉”译为“the time of the late afternoon”(傍晚的时候),使语言清晰明了,没有歧义。余国藩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目标读者为出发点,充分做出适应性选择,满足了目标读者的理解需求,顺利完成了交际目的。

例8.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第五十九回)

余译. The lady’s a fiend deft in magic arts, who hates the monkey because of his son.

“裙钗”,指裙子和头钗,都是妇女的衣饰。“钗”,簪的一类。簪为单股,钗为双股,称之钗股,簪后来稍稍演变就是钗。古人常以“裙钗”称女子,即裙子和钗股为妇女之代称。译者余国藩运用异化的策略,将“裙钗”译为“the lady”,忠实于原文的词汇含义,增强了文化间的交流。

4.5. 语言文化类

语言文化负载词能够反映特定民族的语言特色,包括语音、语法、语义等各方面内容。汉语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丰富的谚语、成语、俗语和历史典故等。传承至今的特色语言和表达方式也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游记》中的人物多样,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也极具特色,谚语、成语、典故的运用都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8] 。本文选取部分习语和典故进行实例分析,探究表达方法和效果。

例9. 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第五十九回)

余译. The wind bore him away like a cyclone dispatching fallen leaves, a stream sweeping some withered flowers.

“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是一句习语,这句话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句式整齐,“旋风”对应“流水”,“败叶”对应“残花”,而且也形象地表达了芭蕉扇力量的强大,即使是神通广大的大圣,也被大风吹得了个如同败叶残花般无力的惨状。译者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dispatching (迅速处理,处决)”和“sweeping (拂去,席卷)”拟人化动词的运用也将原句中“翻”和“淌”的含义较贴切地表达了出来。译者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在语义一致对应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句法整齐,忠实于原文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同时语言又具有美感,并且生动的表达也更能加强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助力中国汉语文化走向世界。

例10. 貌若王嫱,颜如楚女。(第六十回)

余译. With a face like Wang Qiang’s, with features like a girl of Chu.

此句中“王嫱”,指王昭君,与西施、貂蝉和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容。西汉年间,王昭君被选为远赴匈奴的和亲对象,美丽的容貌和动人的歌声使路过的大雁沉醉其中而忘记振翅,纷纷落于沙上,因此落雁也成了王昭君的雅称。“楚女”,指楚地的美女,多腰肢纤细,泛指美女。原著以“王嫱”和“楚女”来类比玉面公主,突出玉面公主的美貌动人。译者在翻译时直接译为“Wang Qiang”和“a girl of Chu”,忠实再现了原文的典故寓意,同时还利用副文本(序言,尾注)对典故内容加以介绍,增进读者对中国文化典故的理解,达到了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国际的目的。同时,英文译文中严格的诗学规范也保留了原文韵律和美感,读者在理解语义的同时也理解了原文韵律之美,审美的忠实在译者笔下得以体现。

5. 《西游记》文化负载词研究结论及建议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来看,余国藩翻译《西游记》的主要目的是让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翻译全本过程中他采取以异化为主,以归化为辅的策略 [9] ,以认同差异、兼顾读者、面向原文整体等原则为基础的忠实视作评论和翻译的准绳,灵活地使用西方语言和文化要素,成功建构起了为西方学界所认同的《西游记》的忠实形象。在连贯的叙事行文中,译者力求翻译时忠实于原文意义和风格,忠实于原文的诗学形式和韵律表达。例如,对于《西游记》原作中大量带有时代风格的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负载词,他以词汇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寓意为准,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应表达,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在不失原作意义基础上翻译从而再现原文的含义。另外,原作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散文叙事中夹杂着形式各异的文体和韵文。译者在翻译语言文化负载词时通过全译保留原文韵散相间的形式风格,融合西方诗学要素,保留原作韵律,力求韵美可读之实 [10] 。

尽管译者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上尽力忠实原文,但部分词汇翻译中也存在一些文化空缺而导致读者理解不畅的问题。例如,在翻译大量宗教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保留了大多梵文佛教用语,配合部分词汇音译处理,容易造成读者因不了解相关文化而难以理解的问题。另外,译者对于部分词汇,在翻译时选用英语读者较为熟悉但传达出的意义却陌生的英文词汇,容易产生概念模糊,语义传达不清之嫌,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传递过程中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在熟悉了解多种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统筹多种翻译方法,考虑文化输出的目的,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内容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富有中国特色但西方读者可能并不了解的文化词汇,译者应在翻译前预先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空缺,借鉴学习相关词汇先前翻译的优秀作品,结合自己的翻译目的,在准确传达源语文化的同时也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从而使英译本更好地走进西方读者的环境 [11] 。另外,译者也要充分地运用副文本,对难以翻译或者忠实源语特色但造成读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加以尾注或注释,以便及时弥补文化交流的空缺。

6. 结语

文化负载词蕴含着某一民族和国家特有的文化内涵,在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译者翻译来说也极具挑战性。对此,译者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目的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为指导,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的同时易于读者理解,也确保译文连贯性,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译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积累,熟知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翻译时结合语境和文化差异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助力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多元翻译理论的《西游记》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23080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洁, 孟秋宏, 李洁, 等. 目的论视角下《丰乳肥臀》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对文化“走出去”的作用研究[J]. 海外英语, 2023(12): 25-27 30.
[2] 王军, 陈诗月.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 2017(18): 102-103.
[3] 张宇. 目的论视角下的跨境电商翻译研究[J]. 对外经贸, 2023(5): 52-55.
[4] 贾德江.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2): 30-32.
https://doi.org/10.13458/j.cnki.flatt.002127
[5] 胡晓华.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方法[J]. 汉字文化, 2022(22): 144-146.
https://doi.org/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2.22.028
[6] Nida, E. (1945) 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in Translation-Problems. WORD, 1, 194-208.
https://doi.org/10.1080/00437956.1945.11659254
[7] 王丹.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詹纳尔英译本《西游记》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20.
https://doi.org/10.27405/d.cnki.gxbdu.2019.000358
[8] 余莹, 刘继华. 从目的论看《西游记》俗语的英译——以余国藩译本The Journey to the West为例[J]. 戏剧之家, 2018(29): 214-216.
[9] 黄婷婷. 目的论视域下《西游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10] 刘深强. 忠实之道的译者行为批评解析——以余国藩英译《西游记》为例[J]. 外语教学, 2022, 43(5): 96-101.
https://doi.org/10.16362/j.cnki.cn61-1023/h.2022.05.017
[11] 王善涛. 《西游记》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综述[J]. 现代英语, 2022(19):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