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ddle School Labor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3.138856, PDF, HTML, XML, 下载: 334  浏览: 5,149 
作者: 郑榕芳: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关键词: 中学劳动教育应对措施Middle School Labor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摘要: 根据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劳动教育也在五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础,重视劳动教育也是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但是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成为了一种惩罚方式,青少年也没有受到系统的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产生错误观念,这种错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本篇文章将会分析中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中的缘由找到应对措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also occupies a place in the five educations, fully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education. Labor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happy life, and emphasizing labor education is also a necessary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China. However, in today’s school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has not received the attention it deserves and has even become a form of punishment. Teenagers have not received systematic labor education, and they have misconceptions about labor education, which is not uncommon. So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middle school labor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reasons to fi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文章引用:郑榕芳. 中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教育进展, 2023, 13(8): 5494-550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8856

1. 引言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劳动教育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从做中学”,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要“知行合一”等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可见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是光荣的,没有劳动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时代变化太快,导致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劳动只是低层次的教育,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中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就更不应该接受这种偏见。劳动是神圣的,是无上光荣的,只有让中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成果,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

2.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对中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教育才能形成优秀的劳动品质,也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促进中学生提高劳动的能力,才能不断向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不断靠拢,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中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极为重要,在这个时期,教师要给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无论是建党百年还是脱贫攻坚都处处体现着劳动的价值,没有劳动就没有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学时期的劳动教育要渗透进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观念,这才是劳动教育应该达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因为不应当使劳动变成同一样事情的周而复始,以致令人生厌 [1] 。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能够从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拒绝让他亲自动手参与他所钟爱的事情,孩子的天性都是从自我的动手探索开始的,我们做教育首先就应该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我们才能做出人们满意的教育,受大家欢迎的教育。

(二) 形成中学生优秀的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还能形成中学生优秀的劳动品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通过劳动教育,做到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坚持从自身出发,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要让学生们明白美好的明天不是等来的也是不要来的,而是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拼搏出来的。劳动教育在学生道德教育上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们通过参加劳动,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自觉地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劳动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尊感,当学生用热情和智慧创造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他就会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通过劳动教育告诉学生要脚踏实地,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怨天尤人,要依靠勤劳和汗水去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学生们的精神品质也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继续要培养学生弘扬实干兴邦、砥砺奋进的劳动精神。如今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都为中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也需要有如此精神,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向前,用双手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三) 促进中学生提高劳动的能力

中学的劳动教育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劳动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不少家庭物质财富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很多家长也开始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全权为孩子包办,中学生只需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这样的做法导致中学生的劳动能力直线下降,甚至还以不劳动为荣,这与党的教育方针路线背道而驰,需要及时用劳动教育扭转这样的错误现象。文明其精神,还需要野蛮其体魄,劳动教育是整体的素质教育,即“全面和谐的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强健的体魄需要劳动锻炼,健全的人格也需要劳动锻造。真正的创造力,一定源于人的兴趣爱好,源于人的动手实践,源于人的智力和道德的双向发展,源于孩子的身心和谐。没有智力的发展和德性的养成,没有持之以恒的钻研,没有一个人身心的和谐美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力 [2] 。

促进中学生提高劳动的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的能力,这是五育中的基础。劳动的能力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还包含脑力劳动,手脑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标,劳动教育是更高一层的智力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必然要求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创新创造、与时俱进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学习、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飞速发展、不断迭代的新劳动知识、新劳动技术、新劳动工艺和新劳动方法,为建设庞大的懂科学、能创新的劳动者队伍奠定基础。

3. 目前中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只需要一个升学率,评价一个老师的好坏同样也只需要一个升学率。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升学率几乎成了评判好坏的标准,这其中当然也存在许多客观原因。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一条看不见的起跑线,自己家的孩子一定不能甘于人后,而评价自己孩子的标准就是有没有考上好大学。这一切的标准看起来都是统一的标准,但是越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就越是不科学,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忽视,甚至在学校中劳动成为了一种惩罚,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会做的事情,有些劳动教育还成了一种功利化的牺牲品,学生们不再关系集体劳动成果,而是更加注重在劳动中的私人利益,这些问题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矛盾。

(一) 劳动教育被严重忽视

在普通中学的课表中,大多难以看见劳动课程的身影,充斥在学生课堂中的是数不清的知识点,每天不断学习是为更好的分数,劳动似乎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在学生群体中,他们属于被动的一方,对于课程的安排无法主动获得,如果学校和老师并没有重视劳动教育,那学生大概率也会自动忽视这门课程,毕竟没有任何评价标准,学与不学对于高考的分数都无关紧要。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家长没有劳动教育的意识,学生也难以主动扛起劳动的重担,在某些家庭中的父母,为了孩子学习甚至会过于溺爱孩子,为孩子承担本该他们自己完成的劳动,这看似为学生减轻负担,赢得了更多学习的时间,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认为劳动并不重要,甚至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不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劳动精神,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中学时期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师大部分情况只会给学生教授相关科目知识,而劳动教育因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更没有具体的评价体系,导致大部分老师会在科目教学中自动忽视劳动教育,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科目教学上。如果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对班级进行管理,将教室卫生作为劳动任务下发给学生来进行劳动教育,那这样的劳动教育并不算完整,充其量只能算是劳动任务,学生完成这件任务之后并不会从中获得任何提高自己能力或思想的东西。班级管理中的这种劳动任务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劳动教育机会,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利用好这种机会。

对于学校而言,劳动教育更多的是文件中的理论概念,若是结合校本课程实施劳动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并不能直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也就是说这并不算是一件合理的“买卖”,自然对此不会倾注太多的时间。在劳动教育的引导上,学校往往也是选择性忽视,加上学校的占地面积有限,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只有领导来的时候,才会领导学生进行劳动,做到表面的劳动教育,但其实早已名存实亡。

(二) 劳动教育的认知错位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农民进程,物质财富逐渐增加后,家长们都认为不该再让孩子过“苦日子”,在他们的认知里没有劳动教育,只有劳动,而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不必为了劳动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家人对其更是宠爱,在家中日常的家务都是父母一手包办,家长们的念头很简单,就是不愿孩子吃苦,但是这样的想法并不科学,他们只是将劳动教育简单粗暴地等同于干活,他们想丰富孩子的物质生活,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生活。

在学校中,老师面对迟到的同学或者违法纪律的同学,首先想到的惩罚措施就是罚站或者罚打扫卫生,这种惩罚性质的劳动不能算是完整的劳动教育,甚至还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在学生眼中,劳动不是一种光荣的使命,而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带来的可能是同学的嘲笑或是家长的不认可,这些负面影响都是因为对劳动教育的认知错位造成的。教师没有在进行劳动教育之前为学生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是以命令的形式将劳动强加在学生的身上,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劳动产生抵触憎恶的情绪,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还有一种认知错位是将劳动教育与德育划上等号,认为劳动就是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形式,能够吃苦耐劳就会有美好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认识也是不对的,德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在五育中处于引领地位,但是德育和劳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若是将两者划为等号,那就说明不劳动就等于失去道德,这样肯定是错误的。

(三) 劳动教育的功利化

现在的劳动教育并不被人重视,学生们厌恶劳动讨厌劳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但是另一方面又接受劳动所驱动的利益。学生在接收劳动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这会给我带来学分吗,大部分学生参加劳动都是由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驱动,目的十分功利化,没有特定的经济利益回报是不愿意参加劳动的,即便是参加也是消极怠工,没有激情。

在集体学习生活当中,学生考虑的不再是集体利益,在家庭中,家长也会使用金钱激励学生学习或者劳动,这样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割裂感,认为劳动的目的就是金钱,是有利可图的,这样的劳动价值观是扭曲的。在这样的劳动教育下,学生对于劳动会权衡利弊,这并不利于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提高,只会让学生在集体中保持自私自利的心态,身在集体中却并不想主动从事集体劳动。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带来的影响,社会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在建国初期,大家的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为集体主动劳动,关心集体是当时的主旋律,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大家开始从集体中挣脱出来寻找自己的光明大道,试图率先走上先富的道路,从这个时候开始,集体的概念开始淡化,在社会职场中的成年人也是受金钱利益驱动,奉献精神集体精神无法得到强化,率先以功利化的劳动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的风气逐渐蔓延,导致如今的家庭和学校也受此影响。功利化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不仅丧失了基本的敬畏之心,更是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若是学校一味忽视劳动教育,学校也会变成助长不良风气的帮凶。

4. 造成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劳动教育问题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中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对象,他们自己身上也存在一些原因,如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从而产生偏见,从众心理等等。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如历史原因现实原因等这都是需要深入探索的内容,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在劳动教育上对症下药。

(一) 主观原因

青少年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大部分来自学校的教育,但是当今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是好成绩,劳动教育并不在评价体系当中,学校没有足够的教材和场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劳动教育,这就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没有系统全面的教育,就很容易对劳动产生偏见。比如看不起街边扫地的阿姨,认为餐厅的服务员职业并不高贵,从而不认可他们的劳动,对于父母在家的劳动也丝毫没有感激之心,只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产生这种偏见心理,就很难让学生主动从事劳动,从劳动中接受教育,如果没有物质激励,学生会认为这是一件浪费时间的活动,并不值得自己去学习,但过于强调物质激励,就会将劳动教育推向另一个功利化的边缘 [3] 。

青少年另一个主观原因就是从众心理,也称为羊群效应,他们对于生活或者学习的成果大多都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当班集体或者学校集体中的大部分同学或者老师选择忽视劳动,那剩下的小部分同学为了能够融入集体依旧会作出同样的选择。青少年群体为寻求身份认同,会在选择的集体中默认要和同伴作出同样的行为,这样才能显得自己合群,即使行为后果可能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但是他们依然会这样做,这种心理暗示难以避免,通常需要外界力量去影响群体或者由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作出改变。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一个群体中能摆脱从众心理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是很少的,大部分学生只有在群体中才会产生安全感,也正是这样的心理成为了劳动教育推行的阻碍。所以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一样要重视,通过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来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客观原因

造成劳动教育现状的客观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追根溯源,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就开始崭露头角,发展到汉代,经过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孔子的儒家思想自此影响了中国千年之久。孔子创立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材,倡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孔子反对将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认为读书必然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工农群众才能有所建树。孔子之所以轻视劳动,是因为他极力推崇“学而优则仕”的办学宗旨,他认为读书求学就是通仕之途。由与孔子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流传至今。虽然墨子等思想家更着眼于实践,强调生产军事和科技,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未能留下太多的影响,这也就导致儒家思想一家独大,对于劳动的偏见自此生根发芽。

除了历史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学生人数太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尤为突出。加之疫情影响和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内卷状态,导致学校中的学生必须要足够优秀才能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而评价优秀的标准很简单,只需要足够高的分数。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家长们也纷纷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甘愿为学生承担所有的劳动,只为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学校和家庭功利型的价值导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择业竞争日趋激烈,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些都导致了应试教育野蛮生长,形成了固定模式。学校和家长开始片面追求智育,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尤其是劳动素质教育,在分数面前根本无足轻重。很多学校不顾教学大纲的要求,长期不开设劳动实践课,忽视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大大抑制中学生的个性,劳动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近几年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愿到环境贫困艰苦的地方工作。学生们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锻炼,他们追求的反而是一种及时行乐,贪图享受的生活方式,这给社会给学校给家庭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些现象存在的时间越久,这些负面的客观原因就会形成惯性,中学生在潜意识里会将劳动教育放在最后,甚至是直接忽略,没人提醒,没人教育,劳动教育的地位就会变得更加尴尬,成为应试教育的垫脚石,这样的教育现状不得不令人深思。

5. 劳动教育的解决对策

这样的现状需要尽快改变,不能任由应试教育将劳动教育的位置蚕食殆尽,青少年的未来需要在劳动教育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党领导,也是最不应该放弃劳动教育的,建设和谐美丽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每个人的劳动,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如今的现状,劳动教育必须要渗透进日常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光靠学校努力还不够,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发力合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做到全方位育人。在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努力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优势,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最后还要加强监督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学校家庭不重视的局面,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能力。

(一) 将劳动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

劳动教育既是劳动同样也是教育,不应该单独将其分开,劳动教育和其他教育若是泾渭分明,那就失去了劳动教育本来的属性,最好的做法就是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通过其他的学科的融合,将劳动教育的概念融入学生的思想当中。在教学当中,各学科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科课程的特点,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比如在化学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清洁实验器材,在生物课上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植物种植活动,或者鼓励学生根据书本知识,回家观察周边生物,并做好记录。在语文课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一些家务作为课后作业,希望家长共同配合完成等等方式,这些劳动实践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科目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劳动能力,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和同学合作,正确看待劳动实践。

除此之外,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也可以加入劳动教育,比如鼓励学生自己策划一次纪念活动,让学生自己安排节目活动,鼓励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既有参与感也获得对于劳动的认识与见解。学校不应该将所有时间都分配给应试教育,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也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素质教育的乐趣所在,教师要帮助学生如何顺利进行一次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果。同时劳动教育还可以走出校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或者参与山体清洁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应该成为一个个死板的任务,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就要像学生表明活动的意义以及活动的进程,让学生对此活动有初步的了解,在活动结束后也应该有相应的归纳总结,而不是作为一种课外活动草草收场,这样的话,劳动活动就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成为了一种走形式的刻板教育。学生是好学的,但是也需要老师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认识到劳动人民最光荣,不仅仅是自己收获了知识,还为他人带来了便利。学生有良好的反馈,劳动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是重视劳动教育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各个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将劳动教育发扬光大。

(二)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

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还有社会共同合作,形成个协同育人体系。劳动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学习的知识,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家庭和社会也是如此。若是没有劳动,那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人们就会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这将会是一个很可怕的世界,所以劳动教育需要全民参与,共同行动,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劳动教育就更加能够发挥出本该有的功能。首先是家庭,在家庭当中,家长需要转变思路,劳动并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而是一件能让人进步的事情,家长们需要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学生自己处理自己的家务,比如扫地洗衣等等,不能再以要学习为借口忽视家务劳动,劳动教育也是一种学习,不应该被忽视,而家长更不应该为孩子而忽视,相反更要重视起来。

在社会中,劳动教育更是不容忽视,要努力营造全社会爱劳动的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美德,在当今青少年身上似乎出现了异化,社会和父母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对青少年的教育,仍是一种保姆式教育,这种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让青少年们成长为一朵外观美丽实际经不起风吹雨打暴晒的花朵,它只能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生长,在为自己的孩子无休止地倾注爱心时,父母们却忽视了孩子不可能永远在“温室”里生存的事实。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强,则国家强”,这句话曾让许许多多关心中国革命的人睡不着觉,青少年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下一个世纪的面貌和命运。每个父母都应该对孩子负起培养的责任,多为孩子的社会属性和未来着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使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得以弘扬,形成劳动教育合力,转变教育观念,把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 学习优秀先进经验

关于劳动教育,只要看看教育史,就能在近代西方教育家们的著作里找到答案,如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等,早期还有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以及后来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他们早就在提倡劳动教育,在机器生产的时代,尤其关注要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在强调劳动教育、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候,不能忘记我们历史上许多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在劳动教育中,除了有体育的任务外,同时有智育的任务,德育以及美育的任务,也就是有知、意、情的任务。马克思在《资本论》 [4] 中肯定了欧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5] 从近代的教育家一直到今天国家政府、教育部门和全国百姓,农村教育始终是各方各界关注的焦点。我们离实现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还相隔很远,基础教育薄弱,尤其是农村教育水平很低,整体农民的文化素质也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如个体意识形态的差异、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政府教育经费向城市倾斜,而部分地区基础教育资金缺乏,以及政治地位的不平等,这些现象都应该受到极大的关注。

在教育史上,主张并实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该首推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欧文在实施他的“和谐新村”蓝图时,以慈善家的作为,在工厂中将贫困工人的幼儿组织起来办学,欧文要求教师带领儿童到附近的地区和乡村去,实验体会大自然的发展和人为的成就。儿童从六岁开始就要学习生产劳动,他们的劳动实践包括工厂劳动、园地劳动和家务劳动三种类型,按照欧文的初衷,实行这种教育,就会让学生体会到从事体力劳动,以体力劳动谋生的,是以农民为基本队伍组成的大军,工薪阶层,知识集团,尤其是科技人才,则正将体力排除在外,成为一心一意的劳心者 [6] 。还有卢梭的教育理念,它以培养所谓的自然人、自由人为目的,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这不仅是他的政治哲学和宗教观、文艺观的思想基础,而且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从自然教育观出发,卢梭非常强调劳动教育,他对劳动教育作出了高度评价,赋予劳动教育很大的意义。卢梭认为劳动教育可以大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注意怎样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其做一个好的公民。卢梭还认为劳动教育在经济生活中也是极其有价值的,他认为,人不能只知道依靠财富,也不能总依靠富人,也不能只懂得你那门技艺,否则就会堕落成奴隶,变得既贫穷又没有自由。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坚持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即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是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表示,没有劳动教育,至少是片面的教育。劳动教育应该既能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多地创造社会财富,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又能改善人的道德面貌,使其精神生活更充实。彻底改变劳动奴役人的偏见,他提出在劳动中创造性地劳动内涵人性的本质,他同时极力反对把体力劳动当成智力活动之后的一种补充和平衡,不假思索地随便找点体力负担给学生,这对于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有害的。

(四) 加强监督管理

国家应成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机构,负责监管下设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成立的劳动部门,专门负责学生的劳动教育和考核,促进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196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暂行条理(草案)》,全日制中学设了劳动课程,中学生全年参加劳动时间为一个月。1981年4月17日,教育部颁发并通过《全日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学阶段开展劳动技术课,初中阶段为两周,高中阶段为四周。198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的试行意见》,1987年3月6日,国家教委印发了《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规定:初中每学年两周,每天按4课时计算,三年共144课时,高中11每学年四周,每周按6课时计算,三年共432课时,1990年3月,国家教委印发了《现行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把社会实践安排两周,并加在劳动技术课、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内。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意见》规定: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和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志愿者劳动、勤工俭学多种形式,初中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从国家政策的频频出台,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只是在现实社会中贯彻不力。实际情况剧资料现实,美国城市中学生在家务劳动上,日均1.2小时,而中国城市中学生只有0.12小时,在教育届中被称之为“0.12”现象 [7] ,学校里学生大量的时间被其他学科所侵占,学生根本没有劳动时间,唯一能喘口气的就是课外活动,也成了一些学科竞争相角逐的地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全都淹没在无边浩瀚的题海中,淹没在父母包办的代替中了。

6. 小结

劳动教育对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也十分重视,反思一下劳动教育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在今天要突破“为考试而教育”的藩篱,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这样的反思更有助于我们重新建立起对中学生健康发展有益的、空间更为广阔的教育“坐标”。现代社会发展必须依靠教育世界与劳动世界两者之间的持续互动。因此,劳动教育是系统的工程,不能简单地视为在学校开设劳动技能课或者职业技术课,而应该把劳动教育看作是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劳动教育不应该成为中学生眼中的贬义词,我们仍要继续努力,不断推动中学劳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 杜殿坤. 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J]. 外国教育资料, 1983(5): 41-47.
[2] 周洪宇, 齐彦磊.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核心要义与路径指向[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4(2): 124-133.
[3] 黄玲妹. 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途径与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 20(12): 10-11.
[4] (英)惠恩(Wheen, F.). 马克思《资本论》传[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6] 黄思记, 黄宝权, 王立. 中外教育简史[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306.
[7] 张和松, 侯静, 帅育栒. 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创新人才教育, 2022(3):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