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nabl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VE.2023.124084, PDF, HTML, XML, 下载: 330  浏览: 615 
作者: 陈 茜: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赋能Vocational Edu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mpowerment
摘要: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基石、顶梁柱。据统计,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乡村振兴以“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但是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社会地位感知弱、赋能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不足、专业设置和乡村产业不符、乡村产业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融合不够深入等诸多问题,本文就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职业教育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Abstract: Talent revitalization is the guarantee, cornerstone and pilla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more than 70%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me from rural areas. “One person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e person for employment, and one famil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fastest way to block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weak perception of social status, insufficient ability to empower to serv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competency between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rural industries, and in-depth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etween rural industries and school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hoped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章引用:陈茜.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职业教育, 2023, 12(4): 544-548.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4084

1. 引言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在乡村振兴中要把乡村人力资本的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加快推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进程 [1]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形式,加快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 [2]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上述的文件为切实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和关键办学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同时,国家将乡村振兴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引导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服务。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发展不成熟、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2.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 乡村居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

乡村群众对于产业振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足。一是因为乡村民众知识程度普遍不高、对待新政策新思想的接纳度与容忍度不高,基层干部在推行政策与普及宣传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职业教育的地位社会感知力很弱,社会群体普遍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毕业就业率低,基于此,群众对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可信度大大减少。

(二)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不足

首先,职业教育涉及的农村产业教学较少。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主导的发展格局中,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关主体更倾向于在城市进行师资投入、教学培养、招生服务 [3]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与第二、第三产业相关,开展产教融合也是以服务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在城市开展教学活动时,鲜有针对农村开展的教学活动,且职业院校中涉农类院校的建设也相对较少,培养的人员最终开展就业和服务的方向更多的是面向城市,对于促进乡村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其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偏差。随着城乡发展差异的扩大,乡村人员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便利的交通以及更优质的医疗环境逐渐流向城镇,乡村发展面临“空心化”问题,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城镇对于乡村人才的虹吸使得乡村地区的发展愈发艰难。人口结构失衡、管理不当、培训不力等诸多问题,致使乡村振兴人才供需不匹配。受环境影响,职业院校并未能及时拓展服务功能,重视常规的培养,缺乏实训,靠招录大量的生源求生存,专业的设置多在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偏离实用性。

(三) 院校专业与乡村产业的衔接不广

国内部分职业院校存在一定的招生压力,为了吸引学生的报考,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下功夫,通过新设一些热门专业来增加学生报考率,如空乘服务、轨道运营与管理、计算机等,涉农专业则容易被学生冷落,每年职业学院新设专业很少见到涉农专业。部分学校也存在主动缩减涉农专业,将招生名额分配给热门专业的现象。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就业有着广阔的市场,本身涉农的职业学院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目前来看,不管是涉农毕业生数量还是涉农专业数量都 无法匹配当前乡村振兴战略。

(四) 乡村产业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深

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院校发展质量的重要渠道,也是职业教育区别其他教育最显著的特征 [4] 。通过产教融合,不仅将企业和职业院校有机地联系一起,还建立了人才通道。目前职业学院在乡村振兴方面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乡村相对学校地理位置偏远,职业院校更愿意选择城区内的企业合作,尤其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和商贸服务型企业,下乡寻找合作机会的意愿不足。其次,产教融合的方式相对单一,除了传统的参观实践、顶岗实习和企业宣讲外,并没有其他产教融合创新方式,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浮于表面,双方并没有在产教合作中得到太多的利益,双方积极性不高;最后,当地政府在产教合作方面的协调作用没有完全体现,支持和鼓励政策不够,如果政府有力的出台激励政策推进职业学院和乡村 振兴企业产教融合,一定会打开合作新的局面。

3.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解决对策

(一) 借力职业教育文化供给,建设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必须要积极塑造农民素养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因此,要推进农村文化传承与文明再造,重塑农村传统文化的“精神之魂”,同样要借力职业教育的文化传递、文化选择、文化创新的功能。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进社区,依托村文化大礼堂、农民大课堂、农家书屋、村民学校、老年大学、党员学习室等载体,在对村民群众进行专业农技指导的同时也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文体休闲教育、科普宣传与健康养生教育、代际家庭教育、老年教育等,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参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完善村规民约,有效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建设文明乡风。比如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各村都制定了细致明确的村规民约,对于获得星级文明户等荣誉的村民可以享受免费体检、创业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这样的村规民约标准清晰,操作性强,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

加强典型示范,营造弘扬文明乡风的浓厚社会氛围。比如甘肃省合水县就通过组织青年联谊会等方式,帮助适龄农村青年拓宽朋友圈,受到年轻人的广泛欢迎。另一方面,结合农民需要,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二) 释放职业教育育人动能,建强人才队伍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首先,政府应该提高乡村企业的待遇,尽力解决教育、医疗等相关资源,留住家乡本地的人才,解决乡村空心化的严重问题。其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对于培养基层治理人才、致富带头人,提高乡村人力资本存量至关重要。因此,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乡村,就要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公共职业培训平台、职业技能鉴定站、企业培训中心等载体,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的智慧与力量。通过职业教育建立一支有思路、有想法、有能力、有情怀,有作为的高素质乡村治理人才;精准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能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借“乡情”纽带,搭建感情联络平台,引导扶持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搭建更实用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努力营造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让务农成为有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确保乡村本土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如湖南省武冈市司马冲社区的王兴业原来在广东创业,司马冲镇党委、政府将他引流回到家乡,在司马冲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善星小区”创办了一家拿亿信电子厂,为当地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脱贫劳动力就业的难题,为善星小区的后续帮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 基于区域乡村振兴产业,调整专业设置

基于区域乡村振兴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加大招生宣传。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当前,有较多中小企业都集中在乡镇,乡镇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潜力,这些企业也是乡村振兴的希望。部分发达省市的县域经济势头强劲。近年来,职业教育持续增强涉农专业建设,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推动乡村人才能力结构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加大课程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与乡村振兴所需技术技能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为大量涌现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注入新鲜血液。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区域人才需求,一方面积极对接辣椒、生态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引入先进平台及技术手段,打破了职业教育碎片化、暂时性的培养困局,达成了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技术技能持续提升的双重效果,为当地建设爱农知农人才队伍贡献了重要力量。

(四) 拉动职业教育育人引擎,促进产业振兴

针对乡村产业与目前职业教育教学融合不深入的问题,以电商板块为例,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互联网 + 订单农业”等新科技在加速涌现,催生出科技劳动、第三产业劳动、共享经济劳动等劳动新形态和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5] 。新的岗位需求必然需要具有新技能的专业人才。职业教育就架起了新职业与新农民之间的“桥梁”,通过“村校企政社”等多方合作、依托“农科教”结合项目,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精准培育农技推广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村供应链、农村电商、全域旅游等紧缺型的农村专业人才,就能为乡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提供人才支撑助力民宿业主、新型农场主、农村网红电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壮大。

如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产业学院的过程中,成立了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直播电商产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等各种类型的产业学院,利用职业教育架起电商直播、农业、动物宠物医疗等各方面的桥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精准培育专业人才。

4. 结论

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如果能够积极地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群体心中的地位感知,借力职业教育的文化供给,建设乡风文明,提高民众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释放职业教育与人的功能,建设人才队伍、针对乡村产业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把教育学教学与乡村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就能够真正地达到促进产业振兴的目的。在赋能过程中,充分职业教育独特的优势,以职业教育来提升乡村文明、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群体,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定能让职业教育与乡村碰撞出振奋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唐千千, 唐勇. 张謇社会治理思想与黄炎培农村改进思想的比较及启示[J]. 教育与职业, 2022(14): 79-85.
[2] 陈柏林, 周虹.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 2022(10): 115-117.
[3] 高岳涵, 王琪.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赋能乡村振兴[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42(9): 165-172+188.
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2.0920
[4] 金艺, 耿春喜. 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考[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 15(2): 135-136.
https://doi.org/10.14004/j.cnki.ckt.2019.0295
[5] 梅乐堂.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22(17):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