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管理视角下的网络话语冲突中“无意义回复”现象的案例研究
A Case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Nonsense Responses” in Online Conflict Tal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pport Management
DOI: 10.12677/ML.2023.115256, PDF, HTML, XML, 下载: 319  浏览: 467 
作者: 张梓渝: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网络交际人际关系管理人际语用冲突话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Rapport Management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Conflict Talks
摘要: 网络交际(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作为一种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很少有研究涉及网络交流中的“无意义回复”现象。为了总结这一现象并找出其背后的原因和所传达的意义,本文从豆瓣这一广泛被使用的社交软件中搜集了网络上一些使用“无意义回复”的对话,参考各种主题下的对话,统计了不同类型“废话文学”,即重复、夸张、解释和否定。本研究旨在扩展目前网络交际的研究,并在人际关系的视角下,研讨“无意义回应”在网络交际中话语冲突里的运用。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 CM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little research has addressed the phenomena of “nonsense response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is phenomenon and find out the reasons behind it and the meaning of it, this paper collects “nonsense responses” from Douban (豆瓣), a widely used app, and counts different types of “nonsense responses”, namely repetition, enlargement, explanation and negation, referring to conversations under various topics. This study aims to exp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e the use of “nonsense responses” in conflict talks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文章引用:张梓渝. 人际关系管理视角下的网络话语冲突中“无意义回复”现象的案例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5): 1889-189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5256

1. 引言

网络交际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聊天软件等工具进行的交际活动,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交际来获得信息、建立联系、分享经验、表达情感等。在早期对网络交际的研究中,人们探讨了互联网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如何适应和发展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网络交际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互动方式,时时刻刻为人们提供着更多的自我表达的空间。同时,网络交际也对人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影响。网络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在网络平台上,冲突性话语是不可避免的。攻击性语用特征会导致人际冲突和相互排斥,从而导致人际欲望的降低。社会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和联系权,言语行为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冒犯,并面临威胁。

作为在中文互联网上流行的一种现象,“废话文学”,也就是“无意义回应”,在很多时候伴随着冲突话语出现。关于网络交流中的冲突话语研究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但关于“无意义回应”的研究仍属少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并分析网络交际中出现的“无意义回应”语料,探讨这种交流现象本身和它的作用,以期拓展网络交际研究视野。

2. 文献综述

2.1. 网络交际

网络交际是发生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聊天软件等网络技术所产生的媒介中进行的交际活动。网络交际通常包括各种形式的交流,例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进行,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交际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交际来获得信息、建立联系、分享经验、表达情感等。前人研究探讨了网络交际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以及语言的使用如何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互联网上使用的各种语言形式,例如网语、电子邮件和聊天程序中的缩写和符号等,都是网络交际中表现出的语言变体。语言使用的快速变化已经影响了传统语言使用的规范和准则 [1] 。同时,网络交际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互动方式,为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了更多的自我表达的空间 [2] 。Herring将网络交际进行了分类,来更好地分析网络中的会话类型 [3] 。这个分类体系包括了以下层次:交互类型(Interactional level):交互类型指的是参与者在交流中所使用的交互方式,例如讨论、辩论、问答等等。交互主题(Seech act level):交互主题指的是参与者在交流中所讨论的具体主题或话题,例如政治、娱乐、健康等等。交互语言(Linguistic level):交互语言指的是参与者在交流中所使用的具体语言形式,例如语法、词汇、语用等等。交互风格(Social level):交互风格指的是参与者在交流中所展现出的社会和文化特征,例如性别、年龄、地理位置等等。交互媒介(Media level):交互媒介指的是参与者在交流中所使用的具体媒介形式,例如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等等。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互动,网络交际情境兼具共性和特殊性,已经成为语用研究的新议题 [4] [5] (Taguchi, 2011; Plough & Banerjee, 2018)。

同时,网络交际也对人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影响。有研究者得出结论,研究网络交际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可以采用以用户和社区为中心的方法来研究并补充现在已有的交流模型,也就是对互联网上语言使用的社会和语境多样性进行更复杂的理论研究 [6] 。另一些研究者通过研究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人们在社会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发现社交媒体可以使得那些少数意见的人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可能导致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更加沉默,从而形成所谓的“沉默螺旋” [7] 。这一研究提醒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影响到其他人的意见表达。对网络交际语言的研究既解决了新发展的语言现象,如“表情符号” [8] ,也解决了旧的语用主题,如言语行为和礼貌,可以作为网络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行为模型,来进行新的分析和研究。

2.2. 网络交际中的冲突性话语

网络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在网络平台上,冲突性话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一现象愈发值得研究。攻击性的语用特征导致干预者和被干预者之间的人际冲突,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排斥,包括相互不同意、否定和贬低,从而导致人际欲望的降低 [9] 。Spencer-Oasey认为,社会权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0] :一是平等权,这是指传播者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平等对待,而不受他人驱使,其利益不受他人影响。第二个是联系权,指的是沟通者。干预者将追求更平等的权利,并通过驱动他人和受益于自己的原则实现人际关系的差异化管理。双向性,或多方向性是话语互动的普遍特征,而“冲突”是冲突话语与其他话语的区别特征 [11] 。

通过观察冲突性话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在网络这一媒介中的飞速发展。在线互动中,沟通经常发生在多方之间,参与者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沟通主要有四个部分:干预者干预、支持和第三方参与者。他们认为,当第三方参与者在最初冲突的双方进行干预时,它就成为了干预者,反对被干预方,并与被支持方结成联盟 [9] 。

2.3. 网络交际中的人际关系管理

礼貌研究是语用学的核心课题之一 [12] (陈新仁,2008)。Leech推进了Grice合作原则下的四个信条,提出了礼貌原则及其指导方针 [13] 。Spencer-Oaty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 [14] 和Leech的礼貌原则的礼貌观点,即关系管理模型(Rapport Management Model, RMM) [10] [15] 。关于使用语言礼貌的基本动机,Spencer-Oaty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礼貌来管理人际关系,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Brown和Levinson理论中对面子的需求。换言之,关系管理模型认为,面子并不是人际关系的全部,因此使用语言礼貌不仅是为了保护面子,也是为了人际关系的其他方面。具体而言,当沟通者持有类似的取向时,他不会在意人际关系的质量,而是关注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的维护;当沟通者持有威胁倾向时,他们会挑战或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13] 。

在网络中,人们往往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此建立信任是关键。如果在网络交际中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用户更有可能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社交资本和信息资源 [16] 。在线聊天或者讨论中的旁观者干预与非网络环境中的干预之间存在一些相似的特征,但旁观者效应有所降低 [17] 。此外,在网络交际的互动中,幽默可以更充分地用于解决可能发生的冲突 [18] 。幽默可以用多种方式。除了可以拉近交流双方的距离,它还可以用来行使权力、表达反对意见和对抗对话者。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背景:网络交际中的“废话文学”现象

废话回应,也被网友们称为“废话文学”,在中文互联网论坛上上非常流行。在社交媒体上,“废话文学”被定义为:说话人“说了一些东西,但并没有说”,即说话人虽然推动了说话轮次继续,但并没有给出新信息或者相关信息,也就是在某一个话题讨论中给出不正确、不可理解和没有意义的信息作为回复 [19] [20] 。

废话回应也是对快节奏互联网生活的一个信号。互联网上的密集信息可能会导致精神疲惫,而这种包含“废话文学”的回应几乎不需要耗费精力来维持对话。另一方面,在使用“无意义回答”时,可以避免表达说话者的实际态度,从而更加融洽地进行不同主题的对话。例如:

用户A:今天真倒霉。

用户B评论用户A:发生什么事情了?

用户A回复:不出意外的话是出了点意外。

在上面的例子中,用户A对用户B的回复是无意义的。用户A在这个回复中本应该要解释自己倒霉的原因,也就是到底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实际上在这句话回复之后,依然没有说明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A的回答是含糊其辞,没有回答用户B对A的疑问。

研究问题

在网络交流中,“无意义回应”的用法类似于人们在面对面交谈中使用的礼貌的敷衍表达,或者是对网络交际中的冲突话语的回避。通过调查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无意义回应”的使用情况,我们试图探索这种现象在中文语境中的言外之意和人际功能。本研究提出了三个主要研究问题:

a) 网络交际中的“无意义回复”有哪些类型?

b) 当使用“无意义回答”时,在这些会话中上下文中存在哪些关系?

c) “无意义回应”是否可以作为解决网络交际中解决对话冲突的策略?

3.2. 数据收集

下面分析的数据来自豆瓣,豆瓣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社区之一。之所以选择豆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将人们的话题和兴趣分组,以便在一些包含争议话题的群体中,例如名人八卦、体育队的输赢、电影的好恶等,很容易引发争论,进而引发冲突。

在研究过程中,从豆瓣人数最多的五个讨论大组中,截取从2021年11月31日至2022年11月31日间发布的讨论,进行了收集和统计,总结出了四种“无意义反应”的类型及其频率。通过搜索关键字“废话”,以及收集有争议的话题讨论中的“无意义回复”,125个案例被选取作为一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4. 数据分析

4.1. “无意义反应”的类型和频率

在研究中,125个包含“无意义回复”的对话被选取来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四种类型的“无意义回复”被分类,其频率如表1

Table 1. The types and frequency of “nonsense responses”

表1. “无意义回复”类型和频率

如上表所示,重复是最常用的“无意义回应”类型,而夸张是最不常用的类型。

4.1.1. 重复

重复类型的“无意义回复”意味着结构中某个元素的重复。

a) 你搁这搁这呢?

b) 我上次看到这个还是在上次。

c)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重复是最常用的“无意义回应”类型。它不提供新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的行为是对他人胡言乱语的回应,以保持对话的继续。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对一群人正在争论的特定话题上一些毫无意义的言论的讽刺回应,以及对没有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新信息的抱怨态度。

重复型“无意义回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废话文学”回复。可以看出,这种回复类型适用于大部分对话,既可以用于缓和可能发生的冲突性对话,也可以用于委婉表达不同意或者讽刺,还可以用作幽默性的发言来增加趣味性。

4.1.2. 夸张

夸张类型的“无意义回应”指的是从更大和更广的方面,用普遍正确的信息进行回答。换言之,说话人使用回答中本应包含的信息的上位词,来产出一个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模糊回复。例如以下对话:

用户A:你家在哪里啊?

用户B:我家住地球。

在这个对话中,用户B回复的“家住在地球”时,并没有正面回答用户A的提问(“地球”是一个非常模糊的位置),但是在问答的逻辑上却是是通顺的。

因此,这种回答通常用于避免直接给出信息,并模糊问题的重点。夸张内容包含了委婉的结束对话或改变话题的意愿,来避免可能出现的冲突性话语。

4.1.3. 否定

否定类型的“无意义回复”是指通过否定形式意义的反义词来表达一种意义的反应。

–如果你不丑的话,肯定很帅吧。

否定经常被用来委婉地表达相反的观点。在网络交际过程中,已经对某个话题产生不同意见或话语冲突的情况下,许多人会用这种回复方式来回避激烈的言语冲突。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否定可以带来幽默的效果来缓和冲突。

4.1.4. 解释

解释类型的“无意义回应”是指通过从其他角度使用同义词或解释某个名词定义,以不同的表达方式给出相同意义的回应。

a) 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

b) 人每呼吸六十秒,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

当需要评论和意见,但观众没有意愿表明对该话题的态度时,就会出现解释。

这种回应方式通常出现在争议较小的话题,说话人使用这种回应来增加一种参与感,减少一种旁观者效应。这种回应的相关行为通常是对其他主题的讨论。

5. 讨论

根据上面的例子,“无意义回应”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重复、夸张、否定、解释。这四种类型的“无意义回复”都显示出了对话人在谈话中主动参与对话、推动对话的意愿,同时拉近了讨论双方或者多方的关系。这种回复方式在不推动信息交换的情况下,保持会话轮次的转换,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旁观者效应。

通过观察“无意义回复”出现时的语境,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回复会产生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影响。一方面,“无意义回复”可能会导致对话上下文的中断或误解。在某些情况下,“无意义回答”可能会导致对话的紧张或不适。在已经产生激烈冲突的语境下,“无意义回答”可能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它们没有为对话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同时,“无意义回答”可能会导致讨论的参与者误解或不理解说话人的本意,使得讨论者不能正确理解问题的意义,反而可能让对方更加困惑,使得上下文语境更为混乱。更重要的是,“无意义回答”可能会导致对话质量下降,因为它们没有为对话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或贡献。一项研究发现,用户可以通过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和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持等方式来维护关系 [21] 。因此,一味地堆积“废话文学”,在网络交际中,可能会对人际关系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网络交际中,不同的用户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尊重差异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关键。在网络交际中,尊重差异的策略包括避免讨论敏感话题和尊重其他用户的意见和观点 [22] 。而在上面提到的4种类型的“废话文学”回应中,重复、夸张和解释这三种类型都可以起到回避直接提出观点的作用,缓冲对话中因为观点不和产生的冲突。人际关系具有工具性,是一种可以用来解决冲突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实用资源。而否定这一类型的废话回应可以用于维护说话者的面子,或是起到一个让步的作用,可以改善和加强处于对立或冲突状态的人际关系,保持对话的流畅性,引导对话持续有效地进行,从而实现对相互关系的和谐管理 [10] 。

同时,废话回应也是一种幽默回应。作为一种对辩论毫无帮助的回复,它可以将对话双方之间的分歧转化为一种一致的态度,即对“无意义回应”中的幽默进行反馈,从而避免直接表达分歧或者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会从冲突本身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不会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因此,“无意义回应”可以作为在网络交际中陌生人之间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发生冲突的双方之间,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讨论参与者回避话语冲突并进行干预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Crystal, D. (2001)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 Thurlow, C., Lengel, L. and Tomic, A. (2004)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ternet.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3] Herring, S.C. (2007) A Faceted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Computer-Mediated Discourse. Lan-guage@Internet, 4, 1-37.
[4] Taguchi, N. (2011) Teaching Pragmatics: Trends and Issues.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1, 289-310.
https://doi.org/10.1017/S0267190511000018
[5] Plough, I. and Banerjee, J. (2018)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Genie Out of the Bottle. Language Testing, 35, 427-445.
https://doi.org/10.1177/0265532218772325
[6] Jannis, A. (2006) Introduction: Sociolinguistics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10, 419-438.
https://doi.org/10.1111/j.1467-9841.2006.00286.x
[7] Hampton, K.N., Rainie, L., Lu, W., Shin, I. and Purcell, K. (2014) Social Media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 Pew Research Center, Washington DC.
[8] Vandergriff, I. (2013) Emotive Communication Online: A Contextual Analysi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Cu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51, 1-12.
https://doi.org/10.1016/j.pragma.2013.02.008
[9] 陈倩, 薛媛. 网络互动语境中干预及其关系取向的语用研究[J]. 外语教学, 2017, 38(1): 61-66.
[10] Spencer-Oatey, H. (2002) Managing Rapport in Talk: Using Rapport Sensitive Incident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al Concerns Underlying the Management of Relation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4, 529-525.
https://doi.org/10.1016/S0378-2166(01)00039-X
[11] 冉永平.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人际关系管理的人情原则[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 41(4): 44-53+65.
[12] 陈新仁. 言语交际者关系管理模式新拟[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8(3): 5-12.
[13] Leech, G.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gman, London.
[14] Brown, P. and Levinson,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813085
[15] Spencer-Oatey, H. (2008) Culturally Speaking: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Politeness Theory. 2nd Edition, Continuum, London.
[16] Parks, M.R. and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80-97.
https://doi.org/10.1111/j.1460-2466.1996.tb01462.x
[17] Markey, P.M. (2000)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183-188.
https://doi.org/10.1016/S0747-5632(99)00056-4
[18] Locher, M.A. and Bolander, B. (2015) Humour in Microblogging: Exploiting Linguistic Humor Strategies fo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wo Facebook Focus Groups. In: Dynel, M. and Chovanec, J., Ed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nd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s,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135-155.
https://doi.org/10.1075/pbns.256.06loc
[19] 徐静颖. 从语言变异角度探究“废话文学”特点及产生原因[C]//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 2021: 9.
[20] 司云涵, 张时倩. 认知语法视域下汉英翻译中“废话文学”识解对比研究[J]. 汉字文化, 2023(2): 153-155.
[21] Lin, J. (2011) Networked Narcissism on Facebook: Why Networked Privacy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Is Still Problemat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thics, 20, 5-24.
[22] Fang, Y.H. and Lee, K.C. (2013)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4, 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