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超语研究主题述评
A Review of Topics in International Translanguaging Studies
DOI: 10.12677/ML.2022.1012401, PDF, HTML, XML, 下载: 334  浏览: 77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依婷: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关键词: 超语可视化分析综述Translanguaging Visual Analysis Overview
摘要: 作为应用语言学近年来三大转向中多语转向的内容之一,超语已经成为了双语或多语教育领域等其他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基于R语言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来源的560篇主题为“translanguaging”的文章进行相关指标的可视化分析,概括并讨论国际超语研究主题状况。研究发现超语的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双语与多语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有关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超语实践者的语言使用情况以及身份问题。虽然超语研究发展迅速,但是依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注国际超语研究理论与实践,有利于促进我国语言教育以及多模态和跨学科相关研究发展。
Abstract: 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turn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recent years, translanguag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software of R language, this paper uses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as the source of 560 articles with the topic of translanguaging to carry out a visual analysis of related indicators, and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opic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nslanguaging is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the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plays a domin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concerns about the translanguaging users and their identity under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nguaging research is rapid, there is still a wide space for further stud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nslanguaging resear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文章引用:杨依婷. 国际超语研究主题述评[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2): 2973-298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2401

1. 引言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需要经历研究者所说的双语、多语转向 [1],据徐锦芬 [2] 概述,国际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出现了三大转向,即社会转向、多语转向和积极转向,多语转向正是在全球化、移民、海外学习项目等高速发展背景下多语使用逐渐普遍而产生的,而超语作为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双语教育模式重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广泛讨论。近几年来超语的研究逐年都在大幅提升,除了语言教学领域的超语实践,展现出时代性的跨学科、多模态特点的超语同样也成为了研究的热门趋势。为了让我国学者更好地了解超语研究发展的大致趋势及前沿方向,有必要对其国际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辅以R语言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来源经筛选得到的560篇文章为研究对象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此概括近十年来研究主题趋势。

2. 超语概念简介

超语从起源上看是一种双语教学话语实践 [3],它颠覆了二语习得课堂里以单语为标准的传统观点,它来源于威尔士学者Cen Williams [4] 为了振兴威尔士语而提出的教学模式trawsieithu,在使用该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教师使用英语输入,学生则用威尔士语输出,或者两种语言进行调换。之后英国双语教育专家Collin Baker [5] 将其译为translanguaging并引入双语教育研究领域,该术语中文名为“超语”、“超语行动”抑或“超语实践”,其中“trans”意味着“超越”,“languaging”则来源于二语习得领域中的社会文化理论里已有的概念,用于描述“语言学习中协商与产出有意义、可理解输出的认知过程”,既是一种“调节认知的手段”(意为理解并解决问题),也是“通过语言来产出意义、塑造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6]。北美超语研究的标志性学者García [7] 认为超语是“双语者为了理解他们的双语世界而进行的双语言交际实践”。Baker [8] 则将超语定义为“通过使用两种语言来创造意义、塑造经验、获得知识、理解并消化知识”的实践活动。同时,超语也吸纳了多模态的社会符号学的观点 [9],使其内涵得到了拓展。

出现在双语/多语研究领域内的“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个和超语类似的话题。语码转换研究侧重于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变研究,仅考量双语/多语言相互交织的特征 [7]。超语源自语码转换,但其强调双语\多语者仅仅拥有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正如Canagarajah [10] 所说:“超语指多语者所具有的在多语言间穿梭的能力,但多种语言归属于一个综合系统。”得到拓展的超语概念更加强调对不同模态、不同感官的语库(language repertoire)的动态功能整合,即为了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将各种语言和手势、声调、强调、音频、视频、数字、图形等模态灵活且动态地融合。在超语空间(translanguaging space) [11] 里,双语者的情感、文化和智力过程融合在一起,信息的交互超越了语言间的边界,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超语概念不仅仅拓宽了语码转换的研究视野,更是将人们对语言结构的关注转移到对语言行为本体以及交际成效的关注 [12]。另外,前缀“trans”也表明了超语是基于超学科角度研究人类的交流与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之间的壁垒 [13]。

3. 研究设计

作为国际前沿话题的超语近年增长趋势较明显,对此需要把握国际超语研究发展现状和动向,关注超语理论的完善和超语教育实践的发展。本研究将围绕“国际超语研究包含哪些热门主题?”以及“国际超语研究的发展动向如何?”为研究问题,将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中以“translanguaging”为主题词检索出的所有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经人工筛选后总共得到560篇文章(截至2022年6月)。

研究工具选用以R语言为依托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Bibliometrics的最新版本,该软件可以对更加直观、快速且精准地得到各项统计数据,技术“更客观、更可靠” [14]。本研究基于该软件提供的统计指标客观地概括超语研究现状,找出并分析目前超语研究主题的规律性特点。

4. 研究结果

4.1. 发文量变化

超语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物,并且随着国际间的学术合作逐渐增多,以超语为主题的研究也涌现出来。从图1中可知,超语研究起步于2010年,2010年至2013年,研究尚处于平缓增长的阶段,年发文量较少。从2013年开始,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增加显著,2020年发文量达到了峰值(101篇),显示出目前该研究领域已成为新兴热点,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

Figure 1. Annul scientific production

图1. 年发文量

4.2. 研究主题

高频关键词以及研究主题分布坐标图是能够客观显示出研究主题的两个关键指标,本研究基于该两项指标对主题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更好揭示出超语研究的热门话题。

4.2.1. 关键词词云

文献关键词是对其内容核心的高度概括,是能够展现出中心概念的词语。关键词词云功能即对所有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后汇聚成类似椭圆形的图案,出现频率越高的关键词越大,视觉上尤为突出,以便更好地理解众多文章主题聚焦。

Figure 2. Word cloud

图2. 关键词词云

图2为超语研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词云图,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10年来超语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multilingualism、bilingualism、bilingual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multimodality、translanguaging pedagogy等。

超语研究主要分为双语/多语者复杂日常语言交际(自然超语)研究以及基于复杂语言实践的教学(教学超语)研究 [15],但其可细分为多个不同的方面,从上图归纳后可以看出目前超语研究有以下热门话题:双语/多语背景下的超语教学理论与行为实践研究、超语多模态特点相关的调查研究、超语使用者的身份认同和建构研究、双语/多语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政策或读写能力研究、超语学习策略研究、科学教育中内容与语言整合教学法运用的超语实践研究;其中关注群体有双语/多语学习者、少数族裔、聋哑人等。

4.2.2. 战略坐标图

图3是根据作者所给关键词所绘制的战略坐标图,横坐标表示密度,纵坐标表示向心度,共有4个象限。通过对象限中主题类团的分布以及类团内部的分析能够较为科学地得出超语研究的主题现状。

Figure 3. Coupling map

图3. 超语研究战略坐标图

第一象限的主题是主流主题(motor themes),出现在第一象限的类团主题向心度和密度都相对较高。由图4可知,超语研究主流主题形成了两个类团,其关注度高的几个方面有:双语(特别是英语)教育中学习者能力的培养与策略、双语家庭背景下儿童的读写能力变化以及教师的超语实践职业能力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介于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类团,包括translanguaging space以及作为研究方法的linguistic ethnography,它较第一象限的其他类团向心度更低。

Figure 4. Clusters in the first quadrant

图4. 第一象限类团

第二象限的主题是小众主题(niche theme),中心度较高但是密度较低,该象限中形成了四个主题类团。第一个类团包含mobility和sociolinguistics,表现了研究者对当前社会人员流动现象(如移民)与相关语言符号使用方面的关注。其余的类团体现了研究者关注超语实践过程中的合作(collaboration)以及超语科学课堂(translanguage science classrooms)中的超语研究。

第三象限的主题是有待开发的研究主题(emerging theme),无论是向心度还是密度都相对较低。该象限只有一个主题类团,包括assemblages、spatial repertoire、heteroglossia、language variation、linguistic-ethnographic research等主题,这些主题尚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热点或建立完整体系,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Figure 5. Clusters in the fourth quadrant

图5. 第四象限类团

第四象限的主题被称为基础主题(basic theme),密度较高但向心度较低,这些主题大部分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超语研究基础主题包括多个主题类团,如图5所示,其中研究密度最高的第一个类团的主题包括translanguaging、multilingualism、bilingual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等。第二个类团的主题和第一个类团类似,同样是在教育方面,但是出现了early childhood、language attitudes以及language ideology以及具体的reading comprehension。第三个类团依旧以教育为主,且涉及到更加具体的教学与教学法,例如heritage language education以及CLIL,除此之外multimodality、deaf、trans-semiotizing、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也形成了新的研究趋势。其余的类团则着重自然超语的主题,比如关键词中出现了emergent bilinguals、superdiversity、identity、social media、discourse analysis,在分析现象的同时不乏对深层意识形态和社会公平的探讨。这些研究主题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和研究体系且较为独立,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较科学且扎实的基础。

5. 讨论

超语研究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超语现象的发现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但是超语研究起步较晚,起步于2010年,但近几年由于重要著作的出版其研究也发展迅速。超语的出现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二语习得单语主义的多语主义语言观,超语代表一种新的认识论范式 [7],其核心是承认和重视双语、多语者所具有的整体语言资源库(unitary repertoire)。脱离了政治色彩的超语具有多感官、多模态的特色,在研究上也呈现出了跨学科、多领域的特点,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依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超语的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双语/多语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有研究关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超语实践者的语言使用情况以及身份问题。

5.1. 超语实践教学的研究展望:全面研究与融汇贯通

尽管超语实践能够融入多种教学方法,从基于内容的教学到学术英语或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但不应将其简化为一种方法 [16],而它应该是“一套体现灵活多语言原则的相关策略” [17],该策略在教学环境中的使用能够节省时间,在解决问题、传达意义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最大化语言资源 [18]。而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双语/多语学习者有效的超语策略从而为教学实践带来启发(如 [19]),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上可充分发挥超语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以取得更好的外语学习效果。

众多研究发现,超语实践在双语/多语教育的运用中展现出了一系列优势,例如,超语学生的情感障碍,并减少疏离感、焦虑和紧张感 [20]、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投入 [21],从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 [22]、有利于增强课堂交流互动,从而可以改善生生、师生关系 [23]。也有研究者指出了其短板,有研究发现课堂上的超语实践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了他们在L2中的交际表现的有效性,而包括流利度、准确度、词汇复杂度等其他用于测量二语学习成果的指标都与单语教学的对照组学生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24],可见超语实践在双语/多语教育运用的表现和效果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具体情况复杂多变,比如教学内容、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教育政策、教学资源及其质量、教学目标等,放在某一特殊情况下的超语实践是否能发挥其理想优势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量与研究。

另外,教学效果的衡量指标和未来超语教育实践的目标应该如何设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我们假设学生语言资源中语言的相互影响是创造性的和有利的,而不是阻碍交流,则应该根据更多基于实践的规则而不是像目前这样的任何预先设想的规范或现有的语言形式来评估学生 [25]。研究者需要开发出最能展现双语与多语者多重语言能力的测试机制,这样的机制可以评估他们将不同语言的特征组合(而非分离)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能力 [13]。从图表可知,超语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和检测方式并没有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并且在语言学习者的能力测量中,超语研究者倾向于关注语言学习者的读写能力 [26],而实验研究中多层次的语言能力测量将有助于超语教学实践长短板的发现与完善,为其未来实践取得更好的效果指明方向。

超语实践与其他教学模式的融合贯通也是新趋势之一,已经出现了CLIL教学法融合超语实践的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 [27]),那么其他传统教学法和超语实践的结合是否能带来新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语法翻译法在超语教学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超语理论下“翻译”的概念更体现为对学习材料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再表达,在再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处理许多复杂的认知问题 [28]。该领域还需要大量理论及实证研究来衡量各种教学法融入超语教学的方法和实际教学效果,为未来超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带来发展空间。

5.2. 超语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打破壁垒与深化合作

超语与语言政策息息相关,比如超语起源的背景就是威尔士语的语言振兴计划,Cen Williams认为语言学习者的双语能力提高是由于英语和少数族裔特有语言威尔士语的切换使用,从而便有了“超语”一词最早的出现 [4]。随后García在美国建立于语言歧视教育政策的背景下对只能在教室里使用英语的西班牙裔学习者进行了研究,这些学习者总被认为他们的西班牙语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但García指出,只有语言歧视才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真正的绊脚石,例如单语政策的推行以及家族语言和社区语言的限制使用,而超语实践则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又改善教师的教学模式 [29]。

在如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诸多国家或民族特别是多语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其语言环境较为特殊,他们一方面为了面向国际而实施或加强英语教学,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国家或民族的语言能够传承。超语实践颠覆了自上而下推行的严格的言分离政策,而且在单语意识形态政治中,超语可能对濒危的少数族群语言构成威胁 [15]。该领域研究常与语言态度结合研究,继续深入探讨语言政策或规划下少数族裔的语言教育问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方法的客观性,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探索超语教学实践的实用性。

5.3. 自然超语的研究趋势:模态多样化与跨学科发展

除了课堂环境中的超语实践,日常生活中的超语实践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首先,双语/多语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语言,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会产生何种差异,选择或调整的目的和作用何在,这些问题已经在少数研究中得到了解答(如家庭语境及工作语境),但是作为新时代的独特语言景观,对该现象的全面了解依旧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其次,在全新的网络时代,随着新时代信息的交互和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超语现象渐渐扩大着自己的范围。例如电脑辅助沟通就是自然超语实践研究的一个崭新话题,网络聊天中表情包、视频、音频等的灵活使用超越了语言与符号所限制的边界,让双方的沟通目的得到了更好的传达,促进并拓宽了跨文化交流方式,拥有多模态、多感官特点的自然超语或许能够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另外,疫情时期网络教学环境也为超语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如 [30])。

最后,自然超语的研究将更广泛地关注和解决残障人士的沟通交流问题,例如手语交流。超语实践理论在该领域的拓展将有利于完善或改进聋人教育方式,如今已经有少量相关研究展示了初步成果(如 [31]),有着广阔的跨学科与超学科的发展空间,其成果值得期待。

超语所关注的是一个庞大的语言符号系统,超语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人类认知方式的展现。双语与多语使用者可以用一种嬉戏的方式操控语言之间、语言与其它符号之间的边界,而他们的语言表达则通常是连续的、动态的,具有即时性且富有创意 [13],而复杂动态系统理论(Complex Dynamic System Theory)认为,人类活动是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包含多个关联要素之间的复杂交互,语言是在环境和个体互动中发展的,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非线性、非静止的过程,变化是核心要素 [32]。笔者认为,CDST对语言系统动态性和复杂性的重视以及超学科的概念架构能为超语实践研究带来崭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式,例如尝试采用聚类分析法来深层探究超语实践现象。

5.4. 自然超语的使用探究三类群体的身份建构:解构与流动

身份问题也是超语实践框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超语作为跨文化沟通中表达自身观点与情感、与不同文化集体群体互动交流的重要资源,对其使用者的身份构建、知识学习与自信心提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语言使用者而言,超语实践具有改变他们语言能力与身份认同及世界观的潜力 [13]。

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涉及多个方面。第一个是在双语教育背景下观察并分析学生如何运用多语言和多模态交际能力来建构社会身份(如 [33]),第二个方面是少数族裔在超语实践影响下的身份建构(如 [34]),第三个则是网络社交环境中跨文化交际的超语实践身份建构(如 [35]),除此之外国际政治形象与身份的构建、职业身份等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题。该方面研究通常使用个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研究数据将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解释超语实践中的身份构建问题。

6. 结语

超语实践不仅仅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也持有广泛的应用意义。超语研究是全球化背景下兴起的产物,近年来发展迅速,涉及语言政策、语言教育、语言治理等多个层面,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关注。随着超语实践理论的不断完善,双语/多语背景下的超语教学实践是主要关注的热门主题,教师和学习者作为超语的实践者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对象,除了教学超语研究,日常超语研究也占据了重要的部分,研究者的目光转向了不同环境与不同群体的超语使用情况。另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超语的概念也出现了拓展,形成了多感官、多模态的特色,网络交际中的跨文化超语研究也走进了视野,开阔了超语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虽然超语研究发展迅速,但是依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注国际超语研究理论与实践,把握好语言符号复杂和动态的特点,发现并解决研究漏洞,可以更好地推动相关理论在学界的传播以及超语实践在我国的运用。

基金项目

1) 2019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课题编号19YY22,课题名称:课语整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2) 202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课题编号YY21201,课题名称:课语整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参考文献

[1] Leung, C. and Valdes, G. (2019) Translanguaging and the Trans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Multilingual World.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03, 348-370.
https://doi.org/10.1111/modl.12568
[2] 徐锦芬. 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动态与前沿分析[J]. 现代外语, 2021, 44(4): 448-455.
[3] 王平. 语码转换与超语对比及其启示[J]. 外语研究, 2020, 180(2): 56-62.
[4] Williams, C. (1996) Secondary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Bilingual Situation. In: Williams, C., Lewis, G. and Baker, C., Eds., The Language Policy: Taking Stock, CAI Language Studies Centre, Wales, 39-78.
[5] Baker, C. (2001)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3rd Edi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Clevedon.
[6] Swain, M. (2006) Languaging, Agency and Collaboration in Advance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Byrnes, H., Ed., Advanced Language Learn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Halliday and Vygotsky, Continuum, London, 95-108.
[7] García, O. (2006)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erspective. Wiley-Blackwell, Chichester.
[8] Baker, C. (2010) Increasing Bilingualism i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Morris, D., Ed., Welsh in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Cardiff, 61-79.
[9] Li, W. and Ho, W.Y. (2018) Language Learning Sans Frontiers: A Translanguaging View.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8, 33-59.
https://doi.org/10.1017/S0267190518000053
[10] Canagarajah, S. (2011) Codemeshing in Academic Writing: Identifying Teachable Strategies of Translanguaging.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5, 401-417.
https://doi.org/10.1111/j.1540-4781.2011.01207.x
[11] Li, W. (2011) Moment Analysis and Translanguaging Spac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 by Multilingual Chinese Youth in Britain. Journal of Pragmatics, 5, 1222-1235.
https://doi.org/10.1016/j.pragma.2010.07.035
[12] Cook, V.J. (2001) 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7, 402-423.
https://doi.org/10.3138/cmlr.57.3.402
[13] 李嵬, 沈骑. 超语实践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 外国语, 2021, 44(4): 2-14.
[14] Aria, M. and Cuccurullo, C. (2017) Bibliometrix: An R-Tool for Comprehensive Science Mapping Analysi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11, 959-975.
https://doi.org/10.1016/j.joi.2017.08.007
[15] 秦永丽, 王平. 国际超语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预判[J]. 外语界, 2021, 203(2): 81-89.
[16] Tian, Z., Aghai, L., Sayer, P. and Schissel, J. (2020) Envisioning TESOL through a Translanguaging Lens in the Era of Post-Multilingualism. In: Tian, Z., Aghai, L., Sayer, P. and Schissel, J., Eds., Envisioning TESOL through a Translanguaging Lens—Global Perspectiv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Cham, 1-20.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47031-9_1
[17] Sayer, P. (2020). Translanguaging as Transformation in TESOL. In: Tian, Z., Aghai, L., Sayer, P. and Schissel, J., Eds., Envisioning TESOL through a Translanguaging Lens—Global Perspectiv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Cham, 363-374.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47031-9_17
[18] Sembiante, S. and Tian, Z. (2020) The Need for Translanguaging in TESOL. In: Tian, Z., Aghai, L., Sayer, P. and Schissel, J., Eds., Envisioning TESOL through a Translanguaging Lens—Global Perspectiv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Cham, 43-66.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47031-9_3
[19] Canagarajah, S. (2011) Translanguaging in the Classroom: Emerging Issues for Research and Pedagogy.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2, 1-27.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239331.1
[20] Ortega, L. (2020) The Study of Heritage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Bilingual and 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 Language Learning, 70, 15-53.
https://doi.org/10.1111/lang.12347
[21] Baker, C. (2011)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5th Edi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Clevedon.
[22] Infante, P. and Licona, P. (2021) Translanguaging as Pedagogy: Developing Learner Scientific Discourse Practices in a Bilingual Middle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24, 913-926.
https://doi.org/10.1080/13670050.2018.1526885
[23] Palmer, D., Martinez, R., Mateus, S. and Henderson, K. (2014) Reframing the Debate on Language Separation: Toward a Vision for Translanguaging Pedagogies in the Dual Language Classroom.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8, 757-772.
https://doi.org/10.1111/modl.12121
[24] Llanes, Á. and Cots, J.M. (2020)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Translanguaging in TESOL: A Plurilingual Approach to ES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19, 523-538.
https://doi.org/10.1080/14790718.2020.1753749
[25] Canagarajah, S. (2018) Translingual Practice as Spatial Repertoires: Expanding the Paradigm beyond Struturalist Orientations. Applied Linguistics, 39, 31-54.
https://doi.org/10.1093/applin/amx041
[26] García, O. and Kleifgen, J.A. (2020) Translanguaging and Literacie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55, 553-571.
https://doi.org/10.1002/rrq.286
[27] Nikula, T. and Moore, P. (2019) Exploring Translanguaging in CL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2, 237-249.
https://doi.org/10.1080/13670050.2016.1254151
[28] 盛云岚. 欧洲CLIL模式: 外语教学法的新视角[J]. 山东外语教学, 2012, 105(5): 65-69.
[29] García, O. (2009)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erspective. Wiley-Blackwell, Chichester.
[30] Cao, X. and Gao, X.A. (2020) Multilingualism and Translanguaging in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System, 88, 1-2.
[31] Swanwick, R. (2017) Translanguag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Dea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14, 233-249.
https://doi.org/10.1080/14790718.2017.1315808
[32] Larsen-Freeman, D. and Cameron, L. (2018)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33] Poza, L.E. (2019) “Los Dos Son Mi Idioma”: Translanguaging, Identity,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mong Bilingual Youth. 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 18, 92-109.
https://doi.org/10.1080/15348458.2018.1504682
[34] Nguyen, T.T.T. (2019) Translanguaging as Trans-Identity: The Case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Vietnam. Lingua, 222, 39-52.
https://doi.org/10.1016/j.lingua.2019.02.010
[35] Kim, S. (2018) “It Was Kind of a Given That We Were All Multilingual”: Transnational Youth Identity Work in Digital Translanguaging.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43, 39-52.
https://doi.org/10.1016/j.linged.2017.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