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卢少勇,工学博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112月至今担任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湖泊生态创新基地洞庭湖生态观测研究站、湖泊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


研究领域

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


荣誉奖励

  1. 2012年,第九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
  2. 2011年,9,16,环发[2011]103号,关于表扬环保系统参加“十一五”环保成就展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相关人员的通报,第30人,共86人
  3. 2011,作为第一作者与金相灿研究员,余刚教授在《生态学报》合作发表的文章《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机理》,获该学报30年百篇优秀论文证书,这30年《生态学报》论文约6500篇,2010年,该期刊总被引频次全国期刊第一名;影响因子是生物学科第一名
  4. 2010年,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洱海富营养化综合防治成套技术),排名第14
  5. 2010年,获第七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6. 2004年,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科研项目

熟悉农村面源污染(村落生活污水、农田排水、灌溉余水)、城镇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污染的控制技术,湖泊、水库和河流的流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的初步设计。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4本,负责和参与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17项(施工图设计6项,初步设计11项),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3项,猪场污水处理与制肥项目1项。其中:人工湿地技术施工图设计3项,人工湿地技术初步设计4项,技术负责人,包括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的设计。人工湿地工程2年期的运行与管理3项,负责人。

2001年起参与水专项课题与子课题5项次,973课题2项次,社会公益项目1项次,财政部项目1项次,地方项目10多项次,其中环评项目5项次。以上研究经验为本项目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部分科研项目如下:

  1.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第7课题“农田排灌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十五”国家水专项课题(863项目),第三参加人员
  2. “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第四课题“湖泊水-沉积物界面过程对营养物迁移转化影响研究” (2002CB412304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参与人员
  4. “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8632005AA601010)的第5子课题“受纳湖湾污染负荷有效削减和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工程示范”中的子子课题1“湖湾周边截污和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十五”国家水专项课题(863项目),专题负责人
  5. “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8632005AA601010)的第5子课题“受纳湖湾污染负荷有效削减和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工程示范”中的子子课题2“湖湾底泥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十五”国家水专项课题(863项目),第一单位第二参与人员
  6. 十一五国家水专项“太湖富营养化治理与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项目秘书
  7. 十一五国家水专项“太湖富营养化治理与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第一课题“太湖流域环境综合调查与湖泊蓝藻水华控制系统方案研究”课题。课题联系人及子课题负责人
  8. 十一五国家水专项“太湖富营养化治理与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第九课题“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主要人员
  9. 十二五国家水专项,洱海缓冲带生态构建工程方案,子课题负责人
  10. 十二五国家水专项,贡湖水路交错带生态修复技术及示范,子课题负责人
  11. 全国重点湖库生态安全评估调查项目,国家财政部项目,负责数据库专题、洞庭湖专题(第二负责)、参与滇池专题
  12. 全国重点湖库生态安全保障方案,国家财政部项目,负责洞庭湖专题
  13. 湖南省重大咨询项目:城陵矶枢纽对洞庭湖水环境的影响,技术负责人


专利

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此外申请发明专利4项。



论文发表

  1. 参与编审著作5(副主编1),已完成4部。其余1部编写中。
  2. 已发表和已接收国内外期刊文章105篇:其中SCIEI源和ISTP源刊物文章20余篇,核心刊物文章80余篇。撰写专项重要研究报告近20部。已发表会议论文35篇(其中国际和国内会议文章分别8篇和27篇)。